霹靂州瓜拉江沙(Kuala Kangsar)為霹靂蘇丹王宮所在地,因此有“皇城”之美譽。皇城生活節奏緩慢,古老建築處處林立,走進這座城市,來一趟皇城之旅,漫步時光的長廊,閱讀它的歷史記憶。
年末長假,細雨紛飛的下午,我和旅伴自霹靂極北端的山城宜力出發。自76路拐進往拉班湖的州內公路,來到小小的甘榜。把車子停在湖邊下車看湖,拉班湖有個很美的名字──霧鏡潭。十多年前曾探訪,湖景依舊,完全沒有改變。遠山蒼綠與穹蒼白雲朵朵,湖面光滑如鑑,山與雲的倒影特別清晰。近處的幾艘捕魚小船安靜靠在湖邊,絕美的一幅圖畫。
ADVERTISEMENT
1928至1930年間,英國殖民政府在霹靂北部興建貞德羅水壩,大水淹沒低窪地區,形成這美麗的內陸湖泊。二十多年前的電影《安娜與國王》,影片中周潤發飾演的國王在湖上泛舟那一幕,正是在此處取景拍攝。湖面上黃色小花覆蓋靠湖邊處,一個馬來同胞教小朋友拋魚竿釣魚。我將在宜力買的炸油條和糕點遞給小朋友,男子連連道謝。
告別拉班湖,我們決定在皇城江沙逗留一晚。從76路轉進江沙,過幾個交通燈,抵達市中心草場。天色已暗,兜兩圈後決定在靠近大鐘塔處的酒店落腳。入住盥洗後我們到街上餐館吃晚餐,仿若兩隻餓鬼出籠,炒冬粉燜伊麵蛤蜊湯醬蒸尼羅紅,還有一碟招牌炸雲吞配上兩杯薏米水,飽餐一頓。老闆娘和藹可親強力推薦剛到貨的啦啦──蛤蜊。此湯味道極佳,爆香的薑絲煮得湯頭異常鮮甜。食物價格經濟實惠性價比極高。
夜間的草場一隅,迷你八角樓燈火通明璀璨如夢如幻。這座建於1920年的建築是蘇丹伊斯干達莎玩馬球的休息點。遙想當年人們在這裡活動,仿若看見王族在馬背上追逐球兒的身影。
老建築,散發濃濃古意
翌日清晨天未破曉,帶把雨傘獨自出門晨運去。想到昨晚和旅社櫃檯小弟的對話。“這兒有很多老建築,你可以慢慢看。以前我爸爸的時候,不懂幾年了,江沙淹大水,整個鐘塔只剩那粒時鐘。你去看山上的女子中學,大水淹到它草場的石階。還有,我們這兒很悠閒。如果說霹靂第一人多熱鬧的是怡保,第二太平,第三才是我們。”
心中好奇。越過旅社前方的大馬路先到大鐘塔,美麗的小小燈泡在鐘塔處形成四散的線條即景,獨樹一幟。鐘塔前方的青青草地有兩座潔白方形拱門,站在那裡細看老建築的壁畫,大象畫工細膩傳神,仔細看大象背上一張椅子。1877年已故蘇丹伊德利斯加冕時,大象是坐騎。老街的潔白老店屋身很長,古老建築散發濃濃古意。
沿著河邊的紅磚人行步道,往山上走去。來到蘇丹阿茲蘭莎展覽館,恰逢館內整修無緣探訪。與守衛交談,指一個耄耋老者,他最懂這個地方的歷史,你問他。
老者告知此處是現任蘇丹的公公所建。當年實際上有兩間,這間金碧輝煌大氣的舊王宮是Istana Hulu(筆者翻譯為上游館),與對面的Istana Hilir(下游館)相對應。上游王宮是蘇丹尤索夫擁有,下游王宮的主人則為蘇丹阿都加林。如今對面的下游王宮處是一排民居。守衛允許我入籬笆內近距離拍攝。正殿前面的水池有陶壺居中的噴水池。
皇家清真寺,宏偉壯觀耀眼
繼續往王宮走去,王宮路地段是當地人稱武吉占丹(Bukit Chandan)的皇家山,筆直的道路左邊是宏偉大氣的建築──皇家清真寺(Masjid Ubudiah),金色圓頂耀眼奪目,尖塔宏偉壯觀,八角形的建築周邊有皇家陵墓和老區民居。
這座於1913年動工的建築出自建築師亞瑟‧本尼森‧哈拔(Arthur Benison Hubback)之手,他也是吉隆坡火車站、怡保火車站及吉隆坡國家清真寺(Masjid Jamek)的設計者。相傳當年蘇丹伊德利斯曾在往波德申時龍體欠安,向上蒼祈願,返回江沙後為還願遂有建此清真寺的倡議。所有大理石皆由意大利運來,奠基儀式在1913年,建築期間附近有一場宴會(王族成員為孩子進行成年割禮的宴請),蘇丹伊德利斯和拉惹朱蘭(Raja Chulan)飼養的兩頭大象嬉鬧打鬥,踏碎了建築材料,結果重新從意大利運來的大理石又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導致船期延誤。1916年蘇丹伊德利斯駕崩,蘇丹阿都加林繼位,1917年清真寺正式落成。當年建築費用耗費30萬。
慢慢踱步在建築前後方走一圈,心中默默讚歎,建築之宏偉觸動人心啊!在清真寺隔壁草地則是高腳木屋,極為精美,我讓小夥伴小鹿留下身影,後來人們告知這是王族的住所。
漫遊王宮,與王族後裔相遇
皇城子民是幸福的。清晨時分,看見許多運動的人們圍繞著名的皇家宮殿外圍走一大圈,空氣清新氛圍極佳。遠眺圍繞江沙的群山,走道旁樹木鬱鬱蔥蔥,竣工於1933年的依斯干達利亞王宮建築庭院深深,我在鐵籬笆邊總算找到一個小小石頭能夠遠眺王宮。
繞過另一處,來到出名的黃色木製建築——記憶宮殿。這座馬來傳統宮殿牆壁用竹子與棕櫚樹樹皮建成,由外遠觀,白黃黑三色的複雜編織組合很突出吸引。窗戶周邊的百葉窗裝飾著精美的花木雕圖案。
此處除了是皇家成員舉行葬禮的地點,也是舉行皇家儀式的所在地,國父東姑阿都拉曼命名為記憶宮殿。到訪之時恰逢修葺不得其門而入,沒有用一根鐵釘的建築仍然很震撼。
繼續漫步王宮外圍,差不多兜一圈圓滿之時,看見一座美麗的廢墟建築。黃色石階在黑色木板建築前有一股蒼涼。霹靂王子故居。不知怎麼的腦海浮現古人“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詩句,建築破敗但仍可感受那股大氣沉穩。
一看手機跑步軟件,不知覺走了6公里路。沿著來路回去,向守衛道謝,在人們介紹下往展覽館另一邊老區去,在那裡看見美麗的木建築紅屋,以及毗鄰擁有大庭院的米南加保建築。走到屋子前方徵求拍照,女主人口操流利英語,竟是遇上王族後裔東姑,交談甚歡,告別後繼續往山上的女子中學走去。
上山路走得大汗淋漓,不消多時便抵達女中SMK RPK- Raja Perempuan Kelsom。先在守衛處報上名字說明自己也是教書匠,想看被大水淹沒的石階。守衛允許後往他指明的草場去。
經過美麗的校舍,走入建築內,走廊地磚花紋精美,拱門窗戶,通往辦公室的樓梯古色古香,維多利亞風格的內部裝潢清淨明亮風格乾淨,仿若回到時光隧道。走到草場,下到第二個石階,終於看到旅社小弟介紹的水淹之處。這建築已在山丘上,水淹至此,可想當年大水災之嚴重程度。
維多利亞鐵橋,硝煙之地
回到旅舍旅伴嚇死了,簡你的腳不會累啊,走9公里路。往維多利亞鐵橋出發前,我們到靠近修車店屋的路邊攤吃地道馬來同胞食物。旅伴的蒸椰漿飯配三峇蘇東和煎雞蛋,我的鮮蛤咖哩面和牛肉碎,味道極佳,果然高手在民間。叻沙也出名,奈何裝不進了。在市區拍攝好些老建築照片包括美麗的火車站,我們往下一站奔去。
按谷歌地圖指路,20分鐘後來到橫跨霹靂河的寧羅維多利亞橋。建於1897年的鐵橋是皇城眾多英殖民建築遺產之一。當年霹靂鐵路局主導,由英國工程師負責,500名來自印度的工人花費28個月時間(因有經歷兩次大洪水)建成,為主要運輸錫礦的要道。
大橋建成後二戰時期1941年12月日軍入侵,英軍為切斷日寇進攻勢頭炸橋,橋身受損,日軍還是坐浮筒船渡河。1942年2月新加坡淪陷英軍告敗,日軍重新修橋。日軍聘請當地居民,日薪55仙並用6個月時間修好橋樑。2002年與鐵橋平行的新火車路啟用,這座鐵橋走入歷史。我帶著小鹿走過橋的另一端去,遙想當年此處硝煙四起。
皇城江沙,緩慢低沉的生活節奏腳步不急不躁,難忘的休閒充電之旅。
延伸閱讀: 【馬來西亞‧雪蘭莪】雙威夜間樂園:狂野西部,越夜越歡騰 【馬來西亞‧彭亨】淡馬魯──甦醒的睡城 【馬來西亞‧砂拉越】尼亞洞,聆聽萬年光陰的故事 【馬來西亞‧彭亨】到文冬,挖掘獨特的人文瑰寶 【馬來西亞‧玻璃市】北部邊境小鎮巴東勿剎 【馬來西亞‧檳城】喬治市/尋訪娘惹之旅 【馬來西亞‧東海岸】東海岸自駕遊,走一趟最美的3號公路 【馬來西亞‧雲頂】雲頂天城世界大開門戶,無障礙設施先玩為快 ! 【馬來西亞‧霹靂】柏隆皇家公園大自然之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