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文化更容易的传承下去,那么我们需要非常了解其意义,看这意义是否与时并进,以及能否与本地文化结合,改变形式把其精髓传承。
传统是文化,一个民族灵魂的一部分;身为一个民族的一分子,传承文化是义不容辞的。但是令人疑惑的是,到底我们是什么民族?要传承哪一个文化?
ADVERTISEMENT
就以马来西亚华人作为例子。在大格局,我们都是“华人”,文化属“中华文化”。但是格局放小以微观看传统,马来西亚华人又有祖辈地缘性质之区别,如福建闽南、广东、客家、海南琼州等等。
除此之外,还要区分明末清初时下南洋的峇峇娘惹,以及清末民国时期南迁的一代,以及现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嫁入或迎娶马来西亚人的中国人。
同一片国土,同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但是文化方面却甚多;有延续清朝民国时期的文化传统如穿旗袍马褂,有追溯到明朝的“拜天公”仪式,甚至还有发动恢复唐朝“汉服”的运动。
另一方面,又有和马来文化结合的峇峇娘惹文化,以及完全对文化传统没有认知,完全崇尚西方文化的一群。
每个小格局的传统都有所差异。举例,闽南人在“拜天公”时会摆放甘蔗。据传说,在明朝时期,倭寇海盗在福建沿海横行霸道。福建的居民都躲到甘蔗园,很多人因此逃过一劫。所以福建籍的华裔在拜天公时,会比其他籍贯的华裔更为注重甘蔗为贡品。
传统更大差别的例子,就譬如信奉基督教的华裔,不会“点龙香”、拜天公、祭拜祖先等等。娘惹在拜年时不会穿着民国时期的旗袍或者汉服,反而是穿地道化的“Kebaya”。
还有一些祖辈地缘性质的传统如祭拜妈祖、九皇爷诞、马六甲王舡、柔佛古庙游行等,其他华裔都不会保留。也有传统因宗教而异,如华人传统葬礼、佛家葬礼、道家葬礼、基督教仪式都非常不同。
一般上,马来西亚华人要传承的传统,都是各个地缘不同宗亲,不同宗教的华裔所能认同的,其中包括新年。阳历新年为日历的一月一日,农历新年则是传统农历的正月初一。主要是庆祝一年已过,整个国家挨过了夺命的冬天,一家人团圆,准备来年开耕。
传统,尤其是形式传统,都是要以形式来让后辈了解其精髓,辅助其精髓得以传承。
有四种人。一是只传承形式,却对其精髓截然不知,第二是两者都传承,第三是传承精髓但改变形式,第四是完全放弃传承。
这都看个人而定,而我本身鼓吹的是第三类,也就是了解传统的精髓,然后地道化的改变形式。这和峇峇娘惹文化很相似。
今年的年三十晚,我家人一起吃的团圆饭,不是在酒楼,也不是自家准备,而是到附近的嘛嘛餐厅,没有五福临门,没有捞生,没有敬酒,没有火锅。
这已经是我家第四年如此吃团圆饭了。顾名思义,团圆饭注重的是“团圆”。我们继承了“团圆”,而不是传统的“饭局”。
为了这个“团圆”,我和在吉隆坡工作的兄妹早在去年就订购了火车票,确保年二十八前把手头上的工作都处理好。如果我成家立业了,我要我的下一代记得,团圆本身比饭局更重要。可以牺牲饭局,但是不可以放弃团圆。
在清明节时,响应慈济功德会的号召,不在祖坟前烧冥纸、点大香,而是供奉鲜花。清明节扫墓的精髓是“缅怀祖先”。如何“缅怀祖先”,无需盲目尊崇古人传下来的形式传统。
但是,第一类人,只继承形式传统,对其精髓却毫不了解,还一昧专研这个形式传统,甚至会抨击他人不尊重传统,这,我无法苟同。
还记得有位朋友和我说起他对端午节的热忱;赛龙舟如何排兵布阵、练习;如何击鼓来协调划桨等等,但是问起端午纪念的屈原,和原先端午的祭拜水龙等,他都毫不知情。这完全失去了传承的意义。
一个文化,从春秋战国传到今日,形式传统上肯定有所改变。服饰、食物、仪式等等,都一直在改。唯一不改的是其意义和精髓。
在马来西亚,和祖宗所在的中国有很大的差别,一是天气,二是时代科技,三是本地文化。若要文化更容易的传承下去,那么我们需要非常了解其意义,看这意义是否与时并进,以及能否与本地文化结合,改变形式把其精髓传承。
不能与时并进的文化如男尊女卑、女儿不入学堂,不能参加科举当官,或者身上发肤受之父母,不剪头发等,我们都应该要放弃。但是好的文化如孝顺,如果能融入马来文化,就譬如行礼亲吻父母的手,更加能够将中华美丽的文化,发扬光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