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發佈: 12:20pm 08/02/2023 58點閱

吳詠駩

活在自然

島嶼

吳詠駩

活在自然

島嶼

吳詠駩|看不見的華萊氏線——兩旁島嶼物種大不同

群中大大小小、地理形狀和環境多樣的島嶼,孕育著最驚豔的生物學現象。因此無論是面積多麼小的島嶼,都應該要去探索。

4
刁曼群島中的Tinggi島。

1857至1862年期間,英國博物學兼野外生物學家華萊士(Alfred Wallace)曾來到馬來群島考察自然。他探訪過馬六甲、新加坡、砂拉越和印尼一帶的島群。結果他發現,在婆羅洲與蘇拉威西之間,往南至印尼的峇釐島與龍目島之間,彷彿有一條隱形的線(後來取名為華萊士線Wallace Line),把兩側島上的物種區分開來。

ADVERTISEMENT

在地理上,婆羅洲島(包括沙巴和砂拉越)與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雖然相隔著500公里以上的海域,但生活在這3塊土地上的野生動物種類相當相近。然而,婆羅洲與蘇拉威西只隔著一片約120公里的海峽,兩島上的動物卻有很大差異,彷彿是世界的兩端。

蘇拉威西島上的鹿豬(Babirusa,島上有3種)、水牛(Anoa,島上有兩種),以及像袋鼠一樣有育兒袋的紋袋貂(Dwarf Cuscus)和袋貓(Bear Cuscus),都是西馬、蘇門答臘、婆羅洲和爪哇所沒有的動物類群。而蘇門答臘、馬來半島至婆羅洲所擁有的馬來熊、貓科動物、鼠鹿、長臂猿等,在蘇拉威西島上都不存在。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發佈: 4:35pm 06/01/2025 1.0千點閱
【2024讀家選書(中):文學類】《活力副刊》編輯室選書,來了!

編按:希望本期的“偏見選書”,可以讓你窺探活力副刊編輯室的閱讀偏好,並從中得到靈感,選出你自己的私房選書哦。

【讀家】2024年度選書完整名單(十大非文學類)

1.孫德俊《AI時代2053》,大將

2.陳亞才《瑰麗的萬神廟》,元生基金會

3.陳靜宜《我說福建面,你說蝦面》,大將

4.李永球《正月初九天公生:馬來西亞華人拜天公禮俗》,志成文史工作室

5.吳詠駩《太平湖 • 公園生態之美》, NetsEcoVenture & Netseco

6.陳然致《逝者與法醫的對話記錄——解剖臺前的工作日常》,大將

7.賴昭宏《傷痛的祝福——大體捐贈者家屬的自述》,大將

8.朱宗賢《霹靂地方掌故》,深齋校友會及學樂書苑

9.白偉權《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一八四一

10.莫家浩《臆造南洋:馬來半島的神鬼人獸》,一八四一

孫德俊以簡潔有力的文字,拆解現下複雜多變的科技動態,帶領讀者瞭解科技正在對日常生活、職場文化、商業模式造成的種種影響。當我們跟隨孫德俊從人本角度理解科技,它不再冰冷艱澀,而是成為邁向美好未來的重要工具。
此書圖文並茂,總共有380多張照片、超過10張圖表、5張地圖,以及專有名詞對照表。這是我國第一本以中文書冩馬來西亞印度教與印度廟的專書。通過此書,讀者可以瞭解馬來亞 / 馬來西亞印裔簡史、認識印度教,看懂印度廟。這也是促進跨族群溝通和相互欣賞的一個讀本。
臺灣飲食作家陳靜宜,透過筆尖,細膩描繪馬來西亞美食,牽動讀者味蕾;也透過與臺灣及周邊國家的相似食物比較,讓讀者能更生動地想像與感受馬來西亞美食獨具風味的特色。此書收錄了49篇文章,讀者跟隨作者走訪各地探尋美食的腳步,讓你更深入理解該美食的進化及發展,品嚐起來時,更有滋味。
《正月初九天公生-馬來西亞華人拜天公禮俗》是第一本討論我國華人拜天公禮俗的專書,內容以文獻資料說明中國很多地方都有拜天公風俗,不僅僅是福建人。而拜天公不是因為福建人被屠殺而有的,真正起源自道教經典記載的玉皇上帝於正月初九午時誕生。還有眾多供品介紹解說,如糕粿,牲醴,水果,茶料,蜜餞,五獸,甘蔗,茶酒,香燭,桌圍,天公座,紙錢等,如何補運等等風俗詮釋,共有七百多張全綵圖片。
每座城市都應該有一本記錄其自然生態的書籍,供社區居民更加認識和珍惜身邊的其他生命。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生物與生態知識的彙編,更是一場富含人文視角的動人之旅。作者跨越一年的時間,累積超過35天的深入探訪太平湖公園,讓我們有幸見證了公園在不同天氣、不同季節的各種面貌。
“逝者的證詞,只能透過法醫學來訴說——這是一份關於逝者與法醫的對話記錄。以醫學與法學知識點為輔,一步步透過死亡去觀察社會人性與真實生活故事。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真相,在法醫眼中往往不止於此。擁有職業自帶的理性邏輯思維,卻又擁有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和想法——翻開此書,閱讀法醫陳然致筆下那些理性與感性交織的工作日常。
雙親先後病倒,她成了“照顧者”;雙親相繼離世後,她遵從母親想要捐贈大體的遺願,成了“大體捐贈者家屬”。而在擔下這些身份前,她在國際慈善組織上班,也是器官與大體捐獻的意願者,卻沒想過有一天會以“家屬”的視角,審視起過往的信念。後來,她遠赴臺灣修讀生死學,專業地學習喪親陪伴與臨終關懷,為的就是成為更好的“負傷療愈者”。
老師的書寫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說魯白野是建立在建國之後對新興國家的期許,張景雲是一代文人辦報的文化省思,張集強代表著新一代具備專業意識的文史評論書寫。朱老師的書寫介於魯白野和張景雲之間,或許祝老師寫作的時候沒太多的企圖心,卻也形成其特色。——曾維龍博士
《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呈現南洋的華人生活。回到歷史現場,聚焦於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的拿律;以該時空拿律的人、事、物為核心往外延伸,開展引人入勝的小故事;體現了華人族群之間、其他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經濟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他們都是拜別唐山離鄉背井在馬來半島這片異域上重生的華人。
《臆造南洋:馬來半島的神鬼人獸》,思辨馬來半島的特色。宏觀的歷史論述,只有到了微觀的個案身上,才能充分顯現多樣性;以邊佳蘭及新山的歷史,談論人群關係、傳說記憶、符號儀式等;從“中心——邊緣”,探討“神、鬼、人、獸”的身份流動;揭示不同角度臆造的南洋,以及馬來西亞文明的另一面。

相關文章:
【2024讀家選書(上):文學類】《活力副刊》編輯室選書,來了!

【2024讀家選書(下):印象篇】 ❶“地方性”再發現 ❷變變變 ❸流散、回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