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偶不只是出現在傳統戲曲,戲偶也可以運用於教學活動,幫助幼兒在語言和情感上的發展,美國電視節目《芝麻街》就是經典例子。
在本地,師範大學副教授雷志倫致力將戲偶融入幼兒教育,戲偶在他手上可以用來講故事;可以用來帶動唱;還可以用來訓練幼兒的小肌肉。由於戲偶易於親近,因此只要應用得當,戲偶會是幼教老師很好的小幫手。
ADVERTISEMENT
如果問馬來西亞哪裡收藏豐富的戲偶,那就不能不提霹靂州丹絨馬林的酷偶屋(PuppetKu House)。這裡有大約500個大大小小的戲偶,從簡單的手指偶到不容易操作的杖頭偶都有,除非你對人偶有莫名的恐懼感,否則這裡會是你認識各種戲偶的好地方。
酷偶屋由酷偶劇團創辦人雷志倫設立,他的另一個身分是蘇丹依德利斯師範大學(UPSI)幼教系兒童藝術與創意副教授,常常在大學和酷偶屋兩頭跑,既向社會推廣他熱愛的偶戲,也把戲偶融入他的教學裡。
身為師範大學副教授,他的學生即是未來的幼教老師,他除了教導製作簡單的戲偶,還教他們如何把戲偶應用在幼兒教學活動,比如用戲偶講故事、用手偶帶動唱和透過戲偶激發學生的創作力。像採訪當天,在肢體律動這門課上,其中一組上臺報告的學生,就示範怎樣用手指偶搭配音樂,幫助幼兒發展小肌肉和精細動作技能。
最適合想像力豐富的2~7歲幼童
戲偶基本上可以融入各種課堂,端看老師如何搭配課程應用。雷志倫說,戲偶特別適合2至7歲兒童,因為他們的想像力非常豐富,“比如我們觀察孩子玩遊戲時,他可能拿起洋娃娃,想像洋娃娃生病了,然後想像自己是醫生,要給洋娃娃吃藥,”所以如果善用戲偶這個工具,便可以幫助他們的社會行為發展。
另外一種情況是,有些小孩不好意思向大人表達情感,但他們會把布偶視為朋友,並且對布偶講話。他說,這種情況下,布偶可以幫助孩子發洩情緒和傳達心聲,但如果要用布偶做比較深層的遊戲治療或心理輔導,還是需要交給專業輔導員去引導。
除了幼教老師,他教導過的對象還包括各州的牙科護士。“為什麼護士也要學偶戲?因為護士可以透過偶戲向小朋友宣導如何照顧口腔衛生,未必只能像以前那樣,用假牙模型教小朋友怎樣正確刷牙。”
雷志倫近期參與的項目,是到幼稚園教小朋友如何預防水災。小朋友首先剪紙和把紙偶拼起來,然後透過在迷你偶戲臺的表演學習防災知識。“換言之,偶可以用來傳達很多訊息,活動兩三個小時小朋友都沒有問題。”
用故事留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雖然戲偶可以很生動,但對於從小滑手機和看動畫長大的小朋友來說,偶戲是否比得上炫目的動畫效果呢?
雷志倫對偶戲有信心,他說,小朋友通常喜歡新奇的事物,而偶戲就是一個新奇的東西,他相信初次接觸偶戲的小朋友都會覺得偶戲很有趣,不過前提是偶戲的故事要有吸引力,而且畫面需要不時變換,才能留住小朋友的注意力。
如果是戲偶工作坊,小朋友通常會學習製作簡單的紙偶,更進階則是製作手指偶和襪子手偶。當然,他知道要小朋友完全放下電子產品並不容易,所以他覺得倒不如好好結合科技,比如現在網上有很多關於戲偶的製作視頻和表演視頻,不妨就向小朋友推薦優質內容,讓他們認識多姿多彩的戲偶世界。
然而,不能否認有些小朋友不管怎樣就是對戲偶提不起興趣,甚至懼怕戲偶,這可能跟恐怖谷效應有關,或是他們以前看過類似鬼娃的驚悚片,從此對戲偶心存陰影。雷志倫說,這種情況確實是有的,“可是不多,大多數孩子還是喜歡戲偶。”
偷玩二哥紙偶從此結緣
雷志倫本身對於戲偶的興趣可能要追溯回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當時他二哥就讀五六年級,五六年級的美術課有一個單元是學做紙偶,他偷偷把二哥做的紙偶拿來玩,相信就是那時候愛上了戲偶這個玩意兒。
上大學後,他的本科是在馬來亞大學修讀表演藝術系(戲劇組),活躍於舞臺表演。接著他繼續在馬大讀碩士,真正開始對戲偶的研究,探討馬來西亞國家圖書館如何通過布偶表演推廣閱讀。之後在馬大教育系博士班,他設計戲偶教學,研究戲偶教學是否能幫助兒童的情緒發展還有社交能力。
他的第二個博士學位是在國家文化藝術學院(ASWARA)修讀,同樣研究戲偶的教育用途,不過這次的研究對象是大學生,“他們製作自己的戲偶,我的實驗是看這過程會不會提升大學生的智力和創意,研究結果發現戲偶的方式是有效的。”
2003年,他還在讀著碩士時創立了酷偶劇團(PuppetKu),但當時候劇團還沒有中文名,直到有一次劇團去中國參加藝術節,主辦單位把“PuppetKu”翻譯成“酷偶”,他覺得譯名很好聽,因此一直沿用這個名字至今。
借鑑外國,8年前自設藏館
酷偶屋大約8年前成立,成立的原因是他到國外交流時,發現外國戲偶館的館藏非常豐富,心想馬來西亞沒有戲偶館很可惜,所以決定自己辦一個戲偶館,展示他從各地蒐集回來的戲偶,以及多年來他親手縫製的近百個戲偶。
酷偶屋的外觀雖然不起眼,但館藏很豐富,甚至有些戲偶多得沒地方擺放,只好暫時收在箱子裡。他表示:“我不敢說酷偶屋的收藏最豐富,其實馬來西亞有不少戲偶的收藏品,只是分散在不同地方。”
如果比較本地和外國的戲偶,他說,馬來西亞的特別之處是多元,比如皮影戲雖然源自泰國和印尼,還有華人偶戲源自中國,可是當傳入馬來西亞,因為操偶師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所以他們表演的內容和對白跟著本土化,形成馬來西亞自己的特色。
不過在本地,偶戲有可能受制於宗教因素,比如除了伊斯蘭禁止偶像崇拜之外,傳統的吉蘭丹皮影戲曾經被指含有興都教信仰元素而遭到州政府禁止。他曾經擔心這個問題,但幸好有個穆斯林學員告訴他,如果戲偶用於教育並無問題,這才消除了他的疑慮。
培訓老師更有效推廣
戲偶的傳承方式有很多種,可以是表演;可以是博物館的展示;可以是融入學校的教學。這些方式雷志倫都不斷嘗試、不斷突破,但畢竟他一個人能力有限,所以需要用更有效率的方法將戲偶傳承下去,那就是培訓老師,由老師去撒下更多種子。
當年他決定任教時,第一志願其實是表演藝術系,但入職申請遲遲未有迴音,反而是幼教系請他去面試。面試時,他帶了一個玩偶在評委面前模擬教課,結果評委說他很適合幼教系。
“我被安排在這裡(師範大學幼教系)也是非常好,”他說:“如果我開課教偶戲,一班25個人,能影響的也就那25個人。但如果我在這裡(師範大學)培訓25個老師,我希望那25個老師也各為我培訓25個人,推廣起來就比較容易,不然我一個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雷志倫正著手籌備關於戲偶的教學手冊,預計內容會包括介紹戲偶的種類、怎樣做戲偶的模型、怎樣打造迷你偶戲臺以及附上偶戲的劇本。他希望這本集結他多年經驗的手冊,能給沒有受過培訓的老師參考。
想當年他對戲偶產生興趣,始於偷玩哥哥做的紙偶。他相信小朋友只要有機會接觸戲偶,就有可能愛上這種傀儡,所以他給予自己一個使命——“我要撒下好的種子。”
更多文章: 毒理學家陳碧玉,在生活中修煉“毒功” “一起懂街納” 引領新生代 關注在地社區 德國漢學研究者來馬收集資料,讚歎新村迷人魅力 自由創作人林嘉嬿苦拼7年,創藝之花盛開 專業吉他手黃子達把音符刻在骨子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