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会员文

发布: 1:10pm 10/02/2023

体育

运动

牛油小生

各就各位

体育

运动

牛油小生

各就各位

牛油小生|Last Play

竞技审美之外,道德之线无所不在,每个参与者、关注者都处在审判席上而不自知。

fkxx230219swy_butter1

两只小猫草地上追逐、腾跃、打滚、嬉闹、轻咬彼此⋯⋯雏兽游戏锻炼肌肉、心智,为未知的一切做准备。

ADVERTISEMENT

起源于游戏。

游戏发自本能,从玩心到创意的蜕变。

一条绳子,可以用来跳绳,可以用来拔河,放到地上它就是一条能被赋予意义的线,4条线可以组成格子,把格子排列组合起来,一个小女孩跳起格子,化名西西(1937-2022),操纵文字起舞;线平行,形成道,博尔特(Usain Bolt,1986-)飞奔突破人类极限,费尔普斯(Michael Phelp,1985-)游出自己的王国。

线,交织可以成网,把它挂在两根棍子,拉开,调节高度,就可以打排球、羽毛球和藤球,集中把它绑在一个框里,可以创造球拍。

看得见的线勾勒游戏范围,看不见的线是抽象条例规则,界定种种疆界。但不是所有线都清晰分明的。足球世界里越位线至今仍是个好玩的争议,哪怕科技再先进,鹰眼系统立场多中立,看不见的越位线到底多粗多细,从哪里计算起,永远是可以争论的课题。

这些虚线没有终点,它们持续衍生出各种规范,一步步定义一项项,促成不断演进的致胜战术。

公平与公正的考验

规则催生了仲裁者,他们被寄予厚望,必须大公无私,吹哨举牌,极负责任地斩断比赛流程。裁判是比赛与游戏中最关键也最不受欢迎的人物,公正执法是他们应尽的责任,一旦犯错就会遭遇排山倒海的攻击。

有人就有政治,既然线催生了权力,那么权力就有被滥用的可能。日韩世界杯执法韩国与意大利之间八强赛的厄瓜多尔裁判莫雷诺(Byron Moreno,1969-)、操纵赛果多年的NBA赌徒裁判员唐纳基(Tim Donaghy,1967-)⋯⋯令人咬牙切齿。

权力必须制衡,必须拉出新的线来挑战权威,NBA与NFL球队教练每场比赛有一次挑战判罚的机会,网球员与羽球员可以借鹰眼挑战人眼的不足,但一切仍必须尽速处理,毕竟比赛拖拖拉拉不受电视转播机构欢迎——无形中又有一条线诞生,左右事态发展。

赛场上可否实现无政府状态?终极飞盘可以为此提供社会实验,赛场上不需要裁判员,选手互相监督,自我举报,争胜负的同时也必须兼顾人性美德,一如街头运动精神,滑板高手之间为彼此完成的不可思议动作而欢呼,惺惺相惜。

对手摔倒你可以乘虚而入,也可以把球踢出界外暂停比赛。穿著锤子球衣的义大利狂人迪卡尼奥(Paolo Di Canio,1968-)可以在进球后纳粹敬礼饱受批评,也可以在比赛关键时刻,对方门将受伤之际主动伸手抱球犯规暂停比赛,宁可放弃空门得分的机会,也要让伤患接受治疗,赢得全场掌声。

善恶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世事无绝对。

竞技审美之外,道德之线无所不在,每个参与者、关注者都处在审判席上而不自知。

性爱成瘾的NBA球星曾经跨越那条线,Showtime时期的洛杉矶湖人队,魔术强森(Magic Johnson,1959-)等人每天醉生梦死,直到强森感染艾滋病毒,仓皇告别赛场,名誉扫地。当人们以为强森就此玩完,他不仅证明此病并非绝症,还成功逆袭,重返赛场,带领美国梦之队夺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男篮金牌。

fkxx230219swy_butter

从体育看人性

人们最爱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故事。

在另一条战线,网球传奇比莉·简·金(Billie Jean King,1943-)罢赛、抗争、创造WTA、实现男女球员同工同酬;小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1981-)证明女性生育后仍能保持顶尖竞技水平;美国女子足球队入禀法庭寻求性平正义;美国女子体操队成员勇敢出面指控队医纳萨尔(Larry Nassar,1963-)骇人听闻长达18年的性侵罪行;史密斯(Tommie Smith,1944-)与卡洛斯(John Carlos,1945-)在1968年奥运男子200米颁奖台上握拳抗议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NBA球星勒夫(Kevin Love,1988-)坦露运动员面对心理疾病的艰苦历程⋯⋯从点成线,从线到面,体育竞技可以拓展到人性的方方面面。

运动家将游戏提升为技艺,在条条框框中寻找自由,人们在笼子里踢球、结合乒乓与足球、改造羽毛球在海风吼吼的沙滩打球、水底打橄榄、各种身体极限挑战,甚至走入虚拟世界。

自由带来创意,创意带来新的规范,不满足的人们又会再突破条条框框,文明总在如此公式中循环。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4:00pm 05/04/2025
绿量 | 未来可为穿戴设备充电 汗水变能量 研究有突破
 绿量 | 汗水变能量?  未来穿戴设备或靠人体汗液供电  颠覆能源利用方式
迪肯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研发从人体汗液获取能量的创新技术,汗水可能不再是汗水,而是未来的可再生能源。(图取自卫报)

(维多利亚5日综合电)每次运动结束,你是否都迫不及待地脱下湿透的衣服、冲进浴室?你可能从未想过,那堆被丢弃的汗湿衣物,竟然蕴藏着可再生能源的潜力,甚至可能让你的可穿戴设备彻底告别充电器。

直接在皮肤表面发电

在澳洲迪肯大学前沿材料研究所(IFM),未来纤维研究团队正在研发一项创新技术:直接从人体汗液中获取能量,为可穿戴设备供电。这项突破性的研究有望让“插电充电”成为历史。但他们的思路并非从衣服上提取汗液,而是直接在皮肤表面发电。

IFM研究员乌斯曼正在参与这项研究,他的愿景是为循环经济重新设计材料,使其具备“非凡功能”。

可穿戴设备项目的研究团队包括纳米发电机(即将能量转化为电力的微型装置)专家和设备制造专家。乌斯曼则专攻“MXene”材料——一种比纸张薄百万倍的新型材料。

乌斯曼希望基于自己的博士研究,探索如何将MXene转化为实际可用的纤维材料。就在这时,他遇到了正在研究可穿戴水力纳米发电机(HENGs)的苏红丽及其导师、设备制造专家尼尔加兹。三人的合作,打开了全新的设计可能性。

“苏博士找到我时,他的难题是寻找能够提升设备性能的材料,”乌斯曼回忆道,“而我正好有一种特性独特的材料,但不知道它的最佳用途。于是,我们一拍即合。”

他们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可穿戴HENGs设备,这类设备能够利用汗液蒸发过程产生能量,属于更广泛的能量收集技术范畴,其目标是更高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羊毛结合MXene打造导电纤维

迪肯大学所在的吉朗地区,历史上曾是羊毛贸易和出口的中心。因此,研究团队决定探索羊毛是否能与MXene结合,创造出适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导电纤维。

“我们都知道羊毛会缩水,”乌斯曼笑道,“但换个角度想,这意味着羊毛织物能够承受极大的拉伸力。这对可穿戴电子设备至关重要,尤其是导电纤维,我们需要它既坚固耐用,又能保持导电性。”

乌斯曼并补充:“羊毛本身价格昂贵,如果我们能为羊毛边角料或废弃纤维赋予新的功能,那将极具价值。”

研究团队首先在盐溶液中测试了嵌入MXene的羊毛样本,结果显示其具备出色的导电性。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实验——看看它是否能用人体汗液成功发电。

遵循科学实验的传统——自己先试试!苏红丽自告奋勇成为实验对象,他戴上原型设备,在跑步机上跑了6到10分钟。

“当他跑完后,我们发现电容器真的充上电了!”乌斯曼兴奋地回忆道。“于是,我们把它接到一块小型手表上,真的成功给手表供电!”

展望供电智能手表到宇航服

乌斯曼认为,这项研究在可穿戴设备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不仅仅是智能手表。对于医疗设备来说,能持续供电的装置可能带来革命性变化,例如全天候健康监测设备,无需充电即可提供不间断保护。

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可能会改变人们对“汗水”的认知。从单纯需要清洗的生理副产品,到一种可再生能源的来源。

尽管目前仍需时间寻找产业合作伙伴,并开发产品将这项技术推向市场,但乌斯曼和研究团队已经开始展望更宏大的愿景。

“想象一下,如果太空人的太空服不再需要笨重的电池,而是直接利用人体汗液供电,那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突破!”乌斯曼畅想道,“希望在未来10到15年内,我们能看到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梦想必须远大。”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