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品所謂的“環保”只是一種假象。歐盟近期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受調查的產品中超過一半做出模糊、具有誤導或虛構的綠色產品宣言。我跟參與調查的歐洲消費者一樣,在閱讀包裝上美好的宣言時,其實難以相信企業真的有說的那麼好聽。
前幾天我在教室吃蒸玉米,同學看了覺得新奇就拍下我啃玉米的照片。另一位同學問:“Corn on the cob?”(玉米芯上的玉米?)我脫口而出:“玉米不在玉米芯上在哪?”下一秒我理解了,corn on the cob對他們來說是普通玉米,還有一種是沒了玉米芯,只剩玉米一顆顆包在塑膠袋裡。後者沒什麼稀奇,稀奇的是前者。玉米剖了皮、切得美美的,包在塑膠袋售賣。這種脫褲子放屁的產品這裡有很多,比如剝了殼的水煮蛋和沒了皮的橘子,統統裝進塑料盒售賣。
ADVERTISEMENT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可英國的超市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地方。在生鮮部門我還在罵罵咧咧的,到了雜貨區卻總有讓我驚喜的產品。比如說茶吧,一般這裡是很難買到散裝茶葉,但就算閉著眼睛從架子隨意拿一盒,茶袋都是biodegradable或者compostable的。不爭論這兩者實際對環境好不好,看看價格,並沒有比塑膠茶袋更貴。
再繼續逛下去。普通不過的雞蛋,全紙盒蛋託還有動物福利組織認證;最便宜的巧克力,包裝上寫著100%可回收,可可還來自公平貿易;某某清潔劑,瓶身百分百由回收塑料製成而且還做到碳中和!這些有著“環保”包裝的產品並沒有所謂的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簡單理解是低碳產品的生產成本比普通產品高出的部分),很多甚至是同類產品中最便宜的。換句話說,今天小明就算以省錢為唯一目標走進超市,都可能在不知覺中買到這樣的“環保”包裝產品。
這就是低碳循環經濟在我心裡真正的樣子,至少部分是這樣的。消費者不必學習辨別哪個包裝可以回收哪個不能,也不必學富五車才能理解標籤上的成分表、認證標籤又或是宣言。任何人就算過著什麼都無所謂的人生,都可以活成一個低碳的樣子。
綠色宣言的亂象
這就說到重點了。前面說得很夢幻是吧?但超市商品所謂的“環保”只是一種假象。歐盟近期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受調查的產品中超過一半做出模糊、具有誤導或虛構的綠色產品宣言。常見的包括:氣候中和、碳中和、100%碳補償;你能買到最綠色的產品!;2030年前減少50%(減少什麼?價格嗎?);生物可分解、可降解、生物質塑膠等等。當然,英國已經脫歐了,但我跟參與調查的歐洲消費者一樣,在閱讀包裝上美好的宣言時,其實難以相信企業真的有說的那麼好聽。
當然,這樣的轉型陣痛是必然的。作為最具氣候前瞻性的政治體系,歐盟已準備進一步管控綠色包裝的一片亂象。另一邊廂,綠色包裝亂象還未在馬來西亞發生,在超市要找到用100%回收塑膠包裝的產品都很不容易,大聲嚷嚷自己多環保的產品更是少之又少。從上而下,東南亞仍缺乏低碳轉型的法規推動;從下而上,消費者也甚少因產品更綠而掏腰包。缺乏需求,也就沒有改變的必要。換句話說,連哄一鬨消費者的工作都省下來了。
從這個角度去想,歐洲和英國的商品急著塑造綠色形象,這反倒不是什麼壞事了,管他真心假意,至少人家還花時間花錢哄我們呢。你說是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