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一位女性当家庭主妇,不应该是社会眼光所致,而是一位女性在平等自由的前提下,自愿作出的选择。
今天的马来西亚华人社群,男尊女卑的心态逐渐被淘汰,尤其是中年和青年一代。
ADVERTISEMENT
当我为年长者拟遗嘱时,还是会看到儿子获分配比女儿更多的遗产。反之,中年人的遗嘱,则多是一视同仁,或者全部由配偶继承。
“女大当嫁”、“女儿不入学堂”、“家庭主妇”等传统思维也逐渐在华裔社群中消退。也就是说,社会对职场女性的有色眼光逐渐消失。国家银行前后有两位女性总裁,马大和国大曾有两位女副校长,2018年马来西亚第一次有了女性副首相。
同时,我们也乐见女性开始在某些传统男性行业立足,如工程师、建筑师、企业家等等。
但是,有些传统思维模式还是残留在我们的文化和行为中。这些封建思想残留物,很多人还是认为是合理的。就是这些“合理化”男尊女卑的观念,令到很多当代女性无法真正的与男性竞争。
很多企业,在同等资格下,还是会比较偏向男性。从聘用、升职、加薪等,都是男性优先。当然,企业老板也是有其“资本主义”的考量,即男性不会怀孕,所以比起女性的有薪产假,男性占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
还有一些数据显示,和男性比较,女性会比较情绪化。我个人非常反对这一类的调查数据,毕竟是人都会有情绪。
每朝每代,只要有贬低女性的思想,都会有其相应的“理由”。古代人最重要的生活条件,是打仗和耕作。这两个续命条件,都是以肢体能力为考量,而男性占了这一方面的大优势。
谁主宰了军权和粮食,谁就站在权力之巅。男性霸占了这两者上万年,以父系氏族建立社会基础。今天,还是有偏向男性的说辞,如以女性的“有薪产假”或“情绪化”来合理化男性优先的观点。
今天,社会主要的职业,不再是以人力农耕和军队为主。以往农耕和军队的体力活,已被机械取代;而操纵机械者,是男是女没啥差别。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摆脱不了已经深入文化的行为。例如,子随父姓。马来西亚华人,包括女性本身还是认为,孩子全都随母亲姓氏,是比较难接受的。
法律上一些男尊女卑的规定,反而对女性有利。如被判入狱的女性无须理短发,没有鞭刑;或者在性骚扰上,“女性骚扰男性”仍是社会比较难理解的情况。
此外,也有很多政策,以提升女性地位为主,如设立妇女家庭部(没有特设男性的部门)、女性企业比例目标、针对女性的贷款等等。
然而,一些偏帮女性的政策,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一个靠自己实力在企业或集团当上领导的女性,可能会被视为偏帮政策的受益者。在社会学,这称为“反面平权行动”(Adverse Affirmative Action)。
男尊女卑的彻底消失,不应该是由“成果”来决定其绩效,而是“机会”。举个例子,一个有偏帮女性政策的企业可能会有30%女性主管的固打。但是,这30%的女性主管,在平等的前提下,可能不比很多更有资格的男性竞争者强。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教授(Jorden Peterson)认为,鼓吹男女平等,应该是机会均等(Equality of Opportunity), 而不是结果平等(Equality of Outcome)。
一个完全没有男尊女卑的社会,社会相信的是平等的机遇,不看性别,而是个人选择。在这个社会,可能在杏坛、会计业还是女性较多,企业、工程相关职场还是男性为主,但这是男女就业者在平等机会下的自由选择。
看山是山,再看不是山,之后看还是山。文化和传统应该完完全全彻底摒弃男尊女卑。即使一位女性当家庭主妇,不应该是社会眼光所致,而是一位女性在平等自由的前提下,自愿作出的选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