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言論的出現不會是“偶然”,種族的融合也同樣不存在“必然”。國民的融合靠的除了個人智慧,基本上還需要提高全民教育;當視野得到開拓,層次自然就會提升。
如果說前國家羽球選手黃廣益在抖音發佈帶有種族敏感的視頻,是一個僅僅為了牟取個人私益的“偶然”,那麼隨後伊斯蘭黨主席哈迪阿旺指首相安華領導的團結政府,是一個由希盟非穆斯林國會議員主導的政府,而且沒有把具有誠信的穆斯林領袖放在主導位置,則顯然是一個“必然”了。較後時則還有檳州第二副首長拉瑪沙米促請首相安華改革公務員體系,“打破巫裔壟斷”的言論引起軒然大波。
ADVERTISEMENT
當然,這些人過後不是表示歉意,說自己完全是用心良苦才會那麼說,就是表示媒體在報道時,誤解了他講話的原來意思。過往迄今無一例外。
但真的是這樣嗎?身為馬來西亞長大的我們,真的就接受這些人的“解釋”,如此簡單地相信事件的全部了嗎?
答案自然不是。我們大家心裡都知道,很多隱藏在現實中所發生的事情,是永遠沒有真相可解讀的。也許打從我們以種族作為各自的政黨基本架構時,就已經種下了今天這些揮之不去的種種種族議題。
東姑阿都拉曼或陳禎祿等人受到時代的侷限,又或者在他們那個年代根本就不存在種族問題,也就促使他們在建立聯盟時,認為以巫統、馬華和國大黨作為結盟的基礎架構是正確的。事實也是如此。很多長輩在緬懷過去時,都會提到當時華人經營的咖啡店,隨時可見華印巫坐在一起用餐。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這樣畫面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更糟糕的是,在五一三事件後,有政治人物察覺到宗教對政權有很大的粘貼力。然後我們就見到了已經開始疏離的各種族,在政治對宗教的操弄下,大家走得越來越遠了。即便是有人在努力嘗試修復這情況,無奈大趨勢已經成型,從此華人經營的老式咖啡店,再也見不到友族的身影。至少在西馬半島是如此。
然後這些種族和宗教議題,也成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每逢全國選舉時,必定會被拿出來添油加醋地相互攻擊的課題。幸好我國人民還是善良純樸的,大家也就聽聽而已;選舉後這些議題又很自然地消聲滅跡,直到下一屆的大選。
雖然說人們都是聽聽而已,但“曾參殺人”的成語故事,大家也都不陌生吧。這些涉及種族宗教的話題說得多了,總難免會在一些人心裡紮根。在這之後,各種族從建國之初的無縫融合,逐漸變成了今天的因陌生而相安。然而,相互間的一些鬱悶和不滿總還是要有個宣洩缺口。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久不久,仍然會聽到一些涉及種族和宗教的強烈批評言論。
慶幸的是,在經過“烈火莫熄”運動的推動,十數年的堅持下來,不但實現了政治上的政黨政權輪替,更可貴的是,我們也開始有了一批相互認識,可以彼此深入批評的新一代。可是要從“因陌生而相安”,回覆到當年那種“種族間無縫融合”的狀態,這條路仍然漫長。
但我們無需懼怕諸如文章開頭所述那些偏激言論,因為防洪宜洩不宜堵,當時機到了,這一類的言論就會自然而然的慢慢消失的。
極端言論的出現不會是“偶然”,種族的融合也同樣不存在“必然”。國民的融合靠的除了個人智慧,基本上還需要提高全民教育;當視野得到開拓,層次自然就會提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