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找賽馬歷史,免不了到星洲日報地下室的資料中心翻閱舊報紙。退休了的前賽馬版主編陳徽俊說,本報賽馬版於1975年才開始脫離新加坡星洲日報,漸漸獨立作業。於是隨機翻找1977年一份賽馬版,文中寫“本報‘弦外之音’昨日連破三關,成績告慰。”另一份1996年標題打著“本報馬發貼士破5關”。
一問之下,原來“弦外之音”和“馬發”都是他——陳徽俊。
ADVERTISEMENT
報道:本刊 白慧琪
攝影:本報 陳啟基
影片:本刊 黃琬焮
“《星洲日報》的賽馬版是由我開場和收場,沒有接班人。”前賽馬版主編陳徽俊最後這麼說到。雖然《中國報》至今還有賽馬版,內容實是轉載自新加坡。說起來,他可算是我國最後一位中文馬評了。
2月4日,雪蘭莪賽馬日,相約在雪蘭莪賽馬公會看馬。陳徽俊邀報館前同事同行,他們親切地喚他“馬仔”。雖然已經退休3年,馬會的守門保安、職員、騎師、總經理都還認得他,就像老朋友敘舊。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馬會特地招待位於4樓的廂房,居高臨下看完馬場全景,兩面牆還有電視轉播現況和同時進行的新加坡賽事。陳徽俊拿起《馬經》重操舊業,大夥聽他解釋裡頭天書般的文字和數字,到底透露了馬兒的什麼秘密;一會兒熒幕上又出現幾個號碼,原來是馬評的預測。他謙虛說,每匹賽馬的職業生涯不長,是以他退休3年後再來看馬,已經不認識現役馬兒,不敢給貼士。
“有一個時期我狀態相當好,每個禮拜都有中馬,破三關、五關。”預測神準的時候,陳徽俊能在七八場測中5場,一般則中兩三場,也有掛零的時候。“如果測得很準,真的那麼厲害,就發達囉,去賭馬就好了。”
從零開始編輯賽馬版
話當年,陳徽俊於1969年先接觸賭馬,常到馬場報到,蒐集很多資料,做足功課。憑這些經驗,1975年他透過時任星洲日報怡保經理羅紀良推薦,加入報館協助成立賽馬版。在那之前,賽馬版是整版由新加坡電傳過來。(沒錯,比傳真還要再復古一些呢!)
陳徽俊入職後先在編輯部校對組適應兩週,便被派去新加坡學習編賽馬版。“我去新加坡拿了一千多匹馬的資料,它過去怎麼樣,從澳洲、紐西蘭怎麼運來,屬於什麼(品種),過去的歷史……”在1970年代,從零開始設立賽馬版並不容易,馬匹、騎師、練馬師的中英文名字都要整理,報館排字房還要到外面特別鑄字用以鉛字印刷。“開始是這樣啦,非常辛苦,上了軌道就輕鬆了很多……”說起近半個世紀前的往事,特別雲淡風輕。
翻閱70、80年代的賽馬版都有“馬丹”和“馬超”的預測。陳徽俊揭開他們的神秘面紗,分別是新加坡《星洲日報》賽馬版時任主編與副主編,還有一位前主編叫“馬神”。剛開始編賽馬版,陳徽俊與新加坡的前輩保持密切關係,上手後,主編馬丹替他開了小欄位叫“弦外之音”,開始評馬、測馬,成為後來的“馬發”。
“馬匹賽過之後,要蒐集它的成績,跑過什麼路程,誰在騎這匹馬,狀態怎樣,我們都要知道。”說起賽馬分析,實在有太多因素能夠左右賽果了——馬兒擅長短中長程?適合乾地還是溼地?習慣怡保、檳城還是雪州馬場賽道?騎師和練馬師表現等等。“最重要還是它的狀態,是不是操得很驃悍,這樣我們就把這匹馬點為頭馬。”他也看《南洋商報》、《新明日報》的馬評,再綜合個人觀點測馬、評馬。只能說,44年的馬評專業實在無法濃縮成三言兩語。
最難忘的經歷……
“賽馬對我來說是意想不到的,這叫做‘機遇’,剛好有機遇我就進了這圈子。”因為主編賽馬版,陳徽俊有份固定工作,也因此到過英國、香港看賽馬。他記得在英國小鎮Cheltenham,富豪乘坐一架架直升機前來看馬,也記得香港馬迷對賽馬運動的瘋狂。
只可惜,馬來西亞賽馬業不如香港蓬勃,各大報章賽馬版也後繼無人,紛紛結束。“後繼無人對我來說是好的。”說來也是,因為沒有接班人,陳徽俊得以從55歲一直續約到69歲,續約13年。
44年在賽馬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他說,有一次英女王蒞臨雪蘭莪馬場頒獎。據說,女王當時身體抱恙,卻堅持到馬場,果真是非常愛馬的英國人。再來就是1988年,主策熱門馬的新加坡騎師陳國光,竟然在一出閘時就故意跳下馬,製造墜馬假象。最後,他被裁判判定終身禁騎,是當時轟動馬圈的蓄意跌馬事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