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你年少時的熱愛嗎?時時刻刻帶著球馳騁球場,比起考取好成績更享受進球的喜悅。抑或在社團課室裡的老舊燈泡閃呀閃,都無阻你與同伴賣力放聲唱,只為完美呈獻臺上3分鐘的演出。
如今的你離開無憂年紀,是否也帶走炙熱?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人依舊延續當時的熱忱。中學的青澀到成為人夫人父,無論在臺上還是私底下聚會,他們4人“不務正業”地以美聲團體的身分“不誤正業”持續在唱。
ADVERTISEMENT
問起何以在忙碌的日常中堅持練唱,他們皺了皺眉,眼神彷彿透露出對提問的疑惑:對喜歡的事,不就該這樣?
報道:本刊 陳星彤
圖:受訪者提供
說起由李錫耀、蔡志斌、林澤俊和陳子濱組成的美聲組合“不誤正業”,過去3年內,他們在充滿鑼鼓、嗩吶聲的熱鬧新年歌曲中,以阿卡貝拉的演繹形式脫穎而出,在網絡上廣受好評。
每臨近農曆新年總會有大批粉絲“敲碗”期待他們的歌曲,而不誤正業今年釋出的新年歌曲——〈阿媽的新年願〉,改編自本地創作組合“另類音樂人”於1998年的作品。臉書上的觀影人次在截稿時逼近2萬次,深受網民喜愛。
大眾對他們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唱新年歌的組合,但不誤正業組合的成員、也是本地著名音樂家兼指揮的李錫耀澄清說,“其實我們不只唱新年歌,平時也在唱歌。”
採訪當日,其他3名成員就聚集在李錫耀家中練習新曲。
聲音“廉價”又好玩
陳子濱、蔡志斌和林澤俊圍在鋼琴前,看著手中的電子譜和歌詞,隨著李錫耀的彈奏跟著唱。他們在年少因加入中學合唱團相識,友情羈絆超過20年。雖然4人的職業和人生規劃上大相徑庭,惟對歌唱的熱誠始終如一。
至於為何選擇阿卡貝拉的形式“出道”,李錫耀笑著說:“最便宜嘛,因為樂器都帶在身上了。”阿卡貝拉即無伴奏合唱,中世紀的教會音樂只是以人聲清唱,因此清唱是阿卡貝拉最原始的形態。直到後來,人們在此歌唱藝術上進一步“開發”,加入不同聲部甚至使用人聲模仿樂器。
在現代,阿卡貝拉團員組成可以分為主唱(Solo)、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Alto)、男高音(Tenor)、男低音(Bass)以及人聲打擊(V.P.)。通常一個人負責一個聲部,所以4個人到8個人是較為常見的人數。
因此,李錫耀強調音樂具備多元的表演形式,“若以歌唱來說,不需靠其他東西、唱出和絃或伴奏,看似廉價但異常有趣。”陳子濱對上述說法深感認同,“比如說要播音樂才能帶動一個人唱歌,但我們自己就可以成為背景音樂,非常好玩。”
他聲音低沉渾厚,在組合中負責男低音一角,負責唱主音的蔡志斌在一旁打趣地說:“你聽,他(陳子濱)的聲音就可以當作背景音樂。”至於林澤俊的聲線偏薄,大多負責歌曲的高音部分。
大家推讓當主唱 唱背景音樂更好玩
4人言語間盡顯默契,讓人好奇是否會上演“爭主唱”的戲碼而心生嫌隙。蔡志斌笑著搖了搖頭說:“我們爭著不要做(主唱),我一直跟他(李錫耀)說不要。”他帶點“委屈”地說:“其實一個人唱主旋律會有點悶,因為整首歌曲‘嗨’的不是我是他們,大家一起唱背景音樂會比較多東西玩。”
李錫耀接著說明,“當你唱主音,就是說你在‘前線’,其實失去了一些樂趣,因為好玩的東西都在背景。”即便如此,林澤俊強調主唱的重要,“如果主旋律不唱好的話,我們3個不知該如何配合,會很緊張。”
阿卡貝拉難度提升
李錫耀在其中擔任指導和編曲的角色,他依據4人包含自己的聲線作調整。他不否認按各自的聲線重新編曲,加上訓練等都非常耗時,惟他強調這是所有“藝術品”必經的磨練。
“所有藝術品都需要時間,在市面上看到的人聲樂團練習時間都很長,至少每週5至6次。”李錫耀以古典聲樂為例稱,演出者堅持至少10年,其光芒才有可能被看見,“如果說我們都具備很好的條件可以直接唱(阿卡貝拉),那一定是騙人的,(藝術品)需要時間去醞釀。”
至於不誤正業等同“只唱新年歌”的美麗誤會,林澤俊笑稱是媒體“渲染”所致。其實,4人素日裡會練習其他歌曲,而新年歌不過是曲目之一。若未來不誤正業欲開辦音樂會,李錫耀坦言練習新曲目非常重要,“我們不可能只唱新年歌,如果想開音樂會,還需要七八首曲目當庫存。”詢及一首歌花多久時間完成,林澤俊表示胥視李錫耀的決定,“看他要把我們推到哪個境界咯。”
一群人唱 歡樂多
熱愛歌唱的4人,為何選擇一群人的歌唱並非獨唱,蔡志斌搶先回答:“其實是因為一個人唱,氣沒有那麼長。”語畢其餘的人忍俊不禁,他再接著說:“一個人唱歌沒有那麼好聽,我需要他們襯托我的美。”現場的歡笑聲不間斷。
但看似玩笑的發言,李錫耀和林澤俊再也贊同不過,前者娓娓說明:“如果他一個人唱歌的聲音是Mono的,若與我們一同配合,兩個Mono加起來就變成Stereo。這樣一來,彼此的聲音更美、更豐富,可以享受被聲音包圍的感覺。”他們隨即用兩個音階示範,4把聲音見準時機一層一層相互疊加,生活的煩躁彷彿跟著他們悠揚且和諧的歌聲,瞬息間得以忘卻。
“當一把一把不同的聲音加入歌曲中,很難不因為歌曲的變化感到興奮。”林澤俊有感而發地接著說,“解釋了那麼多,聽我們開口唱就能完全理解。合唱的魅力對我們來說,就是人生的魅力啊。”
糾錯思維不適用音樂教育
午後的練唱來到尾聲,李錫耀要求3人重新將歌曲唱一遍,即便出錯也得繼續唱。目前從事音樂教育的他解釋,華人教育中不斷糾錯的思維並不適用,“音樂沒辦法停留,它是一直往前走的,(音樂)停住表示永遠停留在那一刻,導致你每到那個關卡會一再出錯又再回去。”他強調,這樣的訓練可以確保演出者在臺上穩定的表現。
4人在歌唱路上相伴甚久,對李錫耀在音樂藝術的高要求,陳子濱、蔡志斌和林澤俊充分能理解,因此會努力達到其要求。前者更形容音樂為藝術品,但凡在演唱時吸氣或吐氣稍微慢了些都是缺陷,“生活允許我們犯錯後再重來,但在臺上只有一次機會。演出者無論之前的表演多完美,只要錯一次就會被記得。”
練唱解苦悶
惟有透過時間累計以及反覆演練,才能避免在臺上出現失誤,但他不諱言世上不存在完美,“所以一個藝術人只能嚴格地將自己推到接近完美。至少推自己去200分的位置,才有空間慢慢倒扣。”
在忙碌的生活中抽時間練唱,在旁人眼裡看似不容易,但對不誤正業來說再也正常不過。“就像生病要吃藥看醫生,我們不唱就不愉快、不能抒發內心的苦悶,所以還是要把歌唱一唱才會好。”林澤俊這樣形容。
更多文章: 戲偶——幼教老師的小幫手 “一起懂街納” 引領新生代 關注在地社區 德國漢學研究者來馬收集資料,讚歎新村迷人魅力 自由創作人林嘉嬿苦拼7年,創藝之花盛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