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找賽馬歷史,免不了到星洲日報地下室的資料中心翻閱舊報紙。退休了的前賽馬版主編陳徽俊說,本報賽馬版於1975年才開始脫離新加坡星洲日報,漸漸獨立作業。
於是隨機翻找1977年一份賽馬版,文中寫“本報‘弦外之音’昨日連破三關,成績告慰。”另一份1996年標題打著“本報馬發貼士破5關”。一問之下,原來“弦外之音”和“馬發”都是他——陳徽俊。(閱讀全文)
ADVERTISEMENT
相關文章: 【賽馬新世界/01】走進賽馬場,看一場熱血沸騰的運動 【賽馬新世界/03】直擊賽場下馬兒的生活 【賽馬新世界/04】你知道嗎?太重不能當騎師,52公斤是上限 【賽馬新世界/05】冠軍練馬師,如何練就必勝戰馬?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吉隆坡25日讯)隆雪中华大会堂对近日《星洲日报》及教育部SPM分析报告出现国旗图案误植,引发舆论激烈反应表达关注,促请各造本着理性、包容的精神看待此类问题,勿将事件过度渲染或政治化,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社会对立,冲击我国多元社会的和谐基础。
隆雪华堂理解,国旗作为国家象征,其完整性和正确呈现应获得尊重与维护。出现错误固然令人遗憾,相关单位也已迅速道歉并采取纠正措施,这是负责任的态度。
指技术错误非蓄意亵渎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见,这是可以被修正的技术性错误,并非蓄意亵渎或否定国家象征的行为。”
隆雪华堂今日发文告表示,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能包容一切无心的过失,尤其错误方巳真诚的道歉,并纠正错误。将错误无限上纲,以刑事罪调查,这不是一个理性成熟的社会现象。
隆雪华堂强调,社会多元、舆论自由应与相互尊重并存。“我们呼吁各界共同营造一个更成熟、理性的公共空间,避免因个别疏忽究责,激化社会矛盾。”
隆雪华堂重申,在多元社会中,真正的和谐并非建立在绝对的一致之上,而是来自于对差异的尊重与对过失的包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地点拨与引导,以善意看待他人、以同理面对错误,才能让公民社会迈向团结与进步。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