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剛出社會工作的前幾年,未有汽車,上下班都以摩托代步。要是剛巧碰上雨天,那就得淋雨了。
直到後來某天在外婆家因為無聊拿起一本《通書》(也稱《通勝》)翻閱時,發現當中有著一篇題為〈節氣與氣象的農諺〉的篇章,裡面收錄各種從事農業的古人憑藉多年對各種時節與天氣變化的觀察,整理出來的一套資料,以方便務農者參考,並預判氣候、預測農作物收成情況或避開天災。
ADVERTISEMENT
當時想著我雖然和農業沒有任何關係,但上下班日曬雨淋的,若能借此預判天氣,調整行程,那不也是美事一樁嗎?
因為當時對廿四節氣不熟悉,所以有一大部分都記不起來,但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當中的“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頂看初三,下看十八”和“立春落雨至清明”。裡頭的共同點是,若初三下雨,基本上接下來的日子都是多雨的,也就是說接下來的日子我的雨衣得準備好了。
知識得與時並進
今年除夕,團圓飯後和朋友聚會時剛好聊到天氣這個話題,我就向朋友們拋書包了。初一落,初二散,說明初一下雨的話,初二就會是晴天。當然也表明不一定準確,畢竟天氣預測這回事還是僅供參考嘛。
初一和家人到廟裡拜拜時,那雨下得是真的大。在廟裡避雨的我又想起初一落初二散嘛,明天該晴天了吧?結果,初二下午又下起了大雨。想起除夕那晚還剛跟朋友說到這個,馬上就失準了,還好我事先已跟朋友表明是僅供參考,不然就糗大了。
後來想想,農諺既然是古人記載的觀察經驗,自然沒有把近年全球暖化導致的氣候變化問題計算在內了。除了天氣本來就變化多端,還得考慮地域問題。總不可能《通書》所在之地,天氣都一樣,那太不符合邏輯了。
前人的經驗固然寶貴,但把知識與經驗套用在日常生活上,還得與時並進,把當前的各種變數納入考量。不然,就變成人們說的“一本通書看到老”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