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萬令吉,或者兩三個1萬令吉都用光後,春藥失效了,他們會繼續找春藥來吃,繼續打自己存款主意,當銀行追債追得緊時,最容易解決問題的,也還是那一筆存在公積金裡,須等到55歲退休了才能支領的存款。
ADVERTISEMENT
新年剛過,清明節未到,全球穆斯林將在3月封齋一個月,今年齋戒月不僅是“美食一條街”那麼簡單的節日,更多的是在齋戒月一個月前就展開拉鋸的“再提一次公積金存款”的政治角力。
仔細想想,這裡面水太深,越是往下分析,越是讓人細思極恐。
先來看一看一些數據:自冠病疫情後,政府先後4次讓人民提取公積金存款應急,每次最高可提取1萬令吉。有810萬名公積金會員,從4項計劃提出了高達1455億令吉的存款。
在2022年4月至5月的特別提款中,再提取446億令吉,合計有1901億令吉流入市場。這筆近2000億令吉的現金,理應讓各行業呈現門庭若市,百業欣欣向榮的景像。
事實是這樣嗎?
有的,還記得去年齋戒月時,幾乎各州金鋪都擠滿購買金飾的人潮嗎?因為她們,或她們的老公剛提取了最高1萬令吉的存款,又逢金價跌價,有了這麼多錢,不買些金飾,在開齋節時戴上身走出去炫耀一下,怎麼可以呢。
有的,還記得在開齋節前,傢俱店生意大好,汽車行一車難求,要換輛新車得等下好幾個月的景像嗎?拿了存款,得把傢俱換一換,汽車也因過去行管令賦閒在家,甚少開動結果出了很多問題,乾脆換一部好過節吧。
有的,只要付少少頭期錢就能擁有的物質享受,他們都趨之若騖,市場確實一片好景,本來應該在數十年後才流入市場的錢,過去2年提早在市場轉動,除了大宗交易,如一萬存款買不到的房屋買賣,各行業都迎來了“疫後春天”,好像很熱鬧,其實都是經濟學者所說的:春藥效應。
在車行的朋友說,買新車的人坦白說自己領了公積金來換車,他們付得起頭期錢,銀行貸款也批了,他只管安排交車,儘快讓他們提領新車,至於以後有沒有能力償還車貸,不是他的事。
在傢俱店、電器店的朋友說,顧客坦白說自己領了公積金來換傢俱,都選擇分期付款。他只管安排送貨,儘快在去年開齋節前把新沙發、新餐桌、新電器送到家裡,至於以後有沒有能力償還分期付款,不是他的事。
以此類推,當1萬令吉,或者兩三個1萬令吉都用光後,春藥失效了,他們會繼續找春藥來吃,繼續打自己存款主意,當銀行追債追得緊時,最容易解決問題的,也還是那一筆存在公積金裡,須等到55歲退休了才能支領的存款。
我嘗試詢問銀行界的朋友有關呆賬的事,他欲言又止,模稜兩可。當呆賬累積到一個可怕的數額時,破產人數也隨著增加,金融業會不會因此引發資金短缺,甚至更可怕的後果,這些都是不斷倡議,一直施壓政府讓會員提取公積金存款的人,故意漠視,蓄意淡化的後果。
都說要有至少50萬存款,才能過上有品質的退休生活,讓我們來看一看一組最新數據:2019年,百萬會員的存款中位數是1萬6600令吉,2022年跌至8100令吉,縮減了一半。
更可怕的是,在1310萬名55歲會員中,有670萬人,或51.5%的僅剩存款不到1萬令吉,其中最多是B40低收入,和M40中等收入群體。
不到1萬令吉的存款,要怎樣加緊存款,要如何努力工作賺錢,好讓自己在退休時,有至少50萬令吉的養老金呢?自然,公積金存款不是退休金唯一來源,你可以從房地產、股票、基金、定期、海內外各種投資來賺取更多金錢。
關鍵是,連1萬令吉存款都沒有的會員們,他們有能力做以上投資?縱使政府在齋戒月時急轉彎,再一次批准讓人提取公積金,還剩多少錢讓會員提款?
這是在第一次讓會員提款後,就埋下的恐怖後果,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讓人不敢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