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迦南地

|
发布: 7:10am 21/02/2023

学生

温思拯

迦南地

教育改革

破坏学校

学生

温思拯

迦南地

教育改革

破坏学校

温思拯.学生破坏性行为的社会成本

温思拯

教育部应该把重心放在,提升教育工作者这方面的技能,以推行全人教育来塑造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威南一所中学的的设施的方式“庆祝”放长假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引起关注,笔者相信这不是一起单一或偶发的事件。

ADVERTISEMENT

这起事件再次敲响教育改革的警钟,同时也反映青少年问题的严重性。

破坏学校的行为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违背学校的规矩、随意吐痰、在图书上涂鸦、在课桌上写字、涂鸦墙壁、打破学校的窗户、破坏学校的厕所和运动设施等都是常见的破坏学校的行为。

破坏学校的行为在欧美和英国也是普遍现象,2021年12月,在苏格兰就有一篇报道指出,当地政府耗费超过50万英镑来修复伦弗鲁郡区学校遭受的破坏。

在美国甚至有学生涉及纵火和暴力的行为,而这些破坏学校的行为会在学生毕业后带入社会。所以,我们可以看见美国破坏与暴力的事件日益严重。

学生破坏性行为反映社会问题和教育的缺口,因为恶意破坏的动机可能是出自于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不满与报复、寻求刺激、嬉戏、向朋友炫耀、遇到同伴的挑战,或宣泄压抑的情绪。

有鉴于此,学生破坏性行为不仅是教育和纪律层面的问题,也涉及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范畴。

在青春期的少年很容易被同伴影响而误入歧途,大多数在学校的违法行为都是集体进行的,如抽烟、逃课、群殴、故意破坏。

参与集体违法行为是获得身分认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集体表达对学校规矩或老师教导方式不满的一种诉求。

简单来说,故意挑战规范或反社会行为是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抗衡的表达;或可诠释为对成人权威的反叛。因为这些所谓的“坏孩子”往往都是被忽略的一群,他们或是因父母忙碌而受忽略,又或者在学校上受到不平等待遇。

无权无势的他们不能公开反抗,所以只能透过破坏行为来宣泄情绪;希望透过这些行为引起他人的恐惧与关注来提高他们自己的自尊心。

在美国有一项研究显示,一个具有破坏和攻击性行为的人若没有受到该有的惩罚,他会因此而感到愉悦并会加剧这样的行为。

教育是任重道远的工作,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扮演育人的重任;老师不仅要确保教学跟得上进度,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压力等身心灵的发展。

可是,不是每个老师都受过辅导等相关的训练,所以欠缺有关知识和技能来指导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

有鉴于此,教育部应该把重心放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工作者这方面的技能,以推行全人教育来塑造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和谐发展的“全人”。

笔者提倡“宽容而不纵容”的教育理念来更正与重建这些“问题学生”。因为他们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群孩子,我们应该看到破坏和暴力行为背后破碎的心灵,并给予安慰、辅导和归正。

破坏学校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过修复学校的成本,当中长远的社会成本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