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22日综合电)去年,一名6岁的印度女孩遭枪击身亡后,她的父母作出了捐献她器官的艰难决定,这在印度是极少见的。尽管印度人口预计今年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在器官捐献排名上却是全球第67位。
去年4月,罗莉·普拉贾帕蒂在家里熟睡,父母就在隔壁的厨房准备晚餐。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女儿开始尖叫起来。父母跑到房间里时,罗莉大声叫喊着他们,随之不省人事。这时他们才发现罗莉右耳后有血流出来,原来一颗流弹飞进了屋里,击中了罗莉。
罗莉被紧急送院治疗,但很快便被医生宣布脑死。诺伊达警方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案件仍在调查中,目前还未找到任何嫌疑犯。
印度捐器官者少之又少
罗莉的父母怀着悲痛的心情,毅然决定捐出女儿的器官,这在印度是少之又少的。罗莉成了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AIIMS)年纪最小的捐献者。
她的父亲解释,要做出这个决定并不简单。他说:“我们想到女儿的器官可以救人一命,这是应该做的事情,所以作出了捐献的决定。我们女儿的生命在接收者的体内得以延续,她依然活着。”
罗莉的两个肾都移植给了14岁的德夫·乌帕德哈亚。德夫的父母告诉BBC说:“我们经历了一个奇迹。”
他们等待合适的肾等了4年,罗莉的肾让德夫重获新生,大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罗莉的肝脏捐给了一个6岁男孩,她的心脏瓣膜捐给了一个1岁和另一个4岁的儿童,而她的眼角膜移植给了2个成人患者,分别为35岁和70岁,使他们恢复视力。
与尼古拉斯故事有相似处
罗莉的死与尼古拉斯的故事有很多相似之处。
1994年9月,7岁的尼古拉斯与家人在意大利旅游时,他们的车被歹徒射击,击中了尼古拉斯。警方怀疑歹徒认错了车。
男孩的父母,玛姬和雷格,决定捐出他的器官。自此之后,雷格为推广器官捐献的运动而竭尽全力,希望鼓励更多人愿意捐出器官。
1993年,也就是尼古拉斯被枪杀的前一年,意大利每百万人有6.2人捐献器官;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上升至每百万人有20人捐献器官。
这一升势的部分原因是意大利在1999年转为施行“选择退出制(Opt-out)”,即如果没有明确表达反对,所有成人都是潜在的器官捐赠者。但最重要的因素也许是,意大利向民众灌输捐献器官可以救人一命的概念。
“尼古拉斯效应”大大提升了意大利器官捐献率,希望这一转变也会在印度上演。
医生以“尼古拉斯”告知器捐影响
在印度,古普塔医生是推广器官捐献的先锋。他用尼古拉斯的例子来告诉罗莉父亲,捐献器官可能带来的影响。
柳叶刀神经病学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印度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头部损伤。古普塔医生说:“这里有很多潜在的器官捐献者。”
印度有超过14亿人口,但自2000年起,印度每年平均只有700到800人捐献器官。古普塔医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宗教、年老家庭成员的观念等是阻拦器官捐献的几个因素。
“我相信每个人天生都有能力去作出改变。我的贡献只不过是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