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3日彭博電)中國政府據悉已要求國有企業逐漸停止使用4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俗稱Big 4),表明儘管中國去年與美國達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允許美方對數以百計在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進行審計檢查,中國仍然對數據安全感到擔憂。
知情人士說,中國財政部等政府部門近在上個月對部分國有企業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他們在與4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同到期後不再續簽。因討論非公開信息,他們要求匿名。
ADVERTISEMENT
其中一人表示,雖然境外附屬公司仍可使用美國的審計機構,但母公司被要求在合同到期後聘請中國大陸或香港的會計師。
消息人士說,中國尋求遏制與美國有關聯的跨國審計機構的影響,確保中國的數據安全,並促進本土會計行業的發展。
他們透露,中國方面多年來一直在向國有企業提出類似建議,但最近重新強調應該使用“4大”以外的會計師事務所。
知情人士稱,有關部門並未設定最後期限,替換將隨著合同自然到期逐步進行。
雖然去年的中美審計協議顯示這兩個彼此競爭的超級大國仍可在一些問題上展開合作,但中國方面的窗口指導表明,在國有企業和先進技術等敏感領域,脫鉤還在繼續。
中國面臨的一個風險在於,轉向知名度較低的審計機構會增大國有企業從國際投資者吸引資本的難度。
香港Port Shelter投資管理的首席執行員哈里斯(Richard Harris)說道:“這給中國國企吸引國際資本增加進一步的障礙,會計師本身就有保密的法律責任,我不確定性此舉可能帶來的數據保密是否真有那麼重要,足以彌補對國際資本的阻礙作用。”
所謂“4大”會計師事務所指的是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和德勤,它們各自的中國代表,以及中國財政部,均未回覆尋求評論的請求。
美國證監會(SEC)週三拒絕就中國當局這一做法置評。通常而言,SEC並不強制要求企業必須和上述4大會計師事務所中的一家合作,但根據規定,企業必須使用在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註冊的會計師事務所。
如果PCAOB連續3年不能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底稿進行全面檢查和調查,這些公司可能存在摘牌風險。
PCAOB主席威廉斯(Erica Williams)在週三發佈聲明稱:“PCAOB繼續要求對所有在中國註冊公司的審計底稿充分檢查和調查,不管這些企業是不是全球網絡體系的一部分,這個事情不存在例外情況或可鑽漏洞。
如果中國政府在任何時候以任何方式阻礙或沒有給PCAOB行使全面檢查權提供便利,委員會將立即採取行動。”
PCAOB去年12月完成了史上首次對部分中國大型公司的現場審計工作,表示在由普華永道和畢馬威主持的香港現場審計中能夠充分審查審計文件。PCAOB計劃在今年進一步開展實地檢查。
包括中國東航、中國人壽和中國石油在內的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已自願申請從美國退市。
但PCAOB一位發言人表示:“即使有的公司自願退市,也不能使他們免於被PCAOB抽查審計情況。PCAOB對企業的檢查是回溯性的。如果一家公司在某一年退市,PCAOB可能檢查在其退市前幾年時還做為在美上市公司的審計情況或調查其審計工作。”
被中國國有企業拒於門外將對這些會計師事務所造成衝擊。據中國財政部數據,四大會計師事務所2021年在華業務收入合計達到人民幣206億元(約30億美元或133億令吉)。
自去年9月PCAOB啟動歷史性檢查以來,大約60家總部設在中國大陸的香港上市公司已經更換了審計師,其中既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企業。根據在香港交易所發佈的公告,規模較小的大陸和香港事務所填補了“4大”留下的近20個空缺。
雖然“4大”目前在中國佔據主導地位,但規模較小的對手正在逐漸崛起。新業務的潛在贏家可能是那些規模較近的競爭對手,例如天健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大華國際和容誠會計師事務所。
中國媒體“界面新聞”報道,自去年12月以來,上海和深圳上市的逾80家公司也更換了審計機構。中國監管機構曾對一些小公司的工作質量,以及在上市客戶陷入困境時的應對能力表示過擔憂。
哈里斯說:“‘4大’之所以成長,是因為他們的獨立性和規模,而且全球化經營且接受不同監管機構的監管,這強化了信任感,西方金融體系依賴這種信任。雖然小公司應該採用相同的內部控制和外部監管,但他們必須加倍努力才能贏得信任,畢竟4大的信任是幾十年時間建立起來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