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訊)由馬來西亞七大鄉團協調委員會及各婦女組主辦的“嘗享文化”七大籍貫美食一條街活動,獲得踴躍反應,吸引逾1000名公眾湧往出席,掀起追尋及品嚐不同籍貫的特色及失傳佳餚的熱潮。
這次活動在吉隆坡天后宮禮堂舉行,本報為媒體夥伴。參與聯辦的七大鄉團及婦女組,包括馬潮聯會、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馬來西亞廣西總會、馬來西亞三江總會、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馬來西亞廣東會館聯合會及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
ADVERTISEMENT
林秋雅:美食文化緊緊相連
七大鄉團署理主席兼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總會長拿督林秋雅在開幕儀式上致詞時說,自2016年起,七大鄉團值年主席總會的婦女都會承辦、其他6個總會聯辦美食節,推廣及宣揚各籍貫美食,這是第4屆,也是疫情後七大鄉團舉辦的第一場公開活動。
她說,七大鄉團美食節像濃縮版的馬來西亞華人餐館,民眾可在一個屋簷下,品嚐到各籍貫美食,包括近乎失傳的傳統糕點。
她指出,我國各大鄉團竭盡心力推廣中華文化,而美食和文化緊緊相連,籍貫美食蘊含各自群體的文化與歷史背景,對社會的影響是深遠而廣泛,南來的祖輩,跟同鄉相互照應,用食物解鄉愁,可惜土生土長的新生代,大部分對原鄉認知模糊,對方言掌握有限,對籍貫美食一知半解。
林秋雅指出,這次的“嘗享文化”美食節為新生代提供接觸自己的“根”的管道,透過美食認識文化,深入瞭解祖輩精神,認同自己的籍貫,延續文化脈絡。
她說,美食是文化傳播的一種,例如舉辦美食節或設立美食博物館等,此外可建立品牌,以食品企業或餐館等宣傳推廣籍貫美食,也可參加國際美食展覽或餐飲文化交流會,或促進國際美食文化交流與合作,推動籍貫美食發展。
她說,特別是科技時代,大家可把各籍貫美食分享在社交媒體,宣傳美食文化,讓更多人瞭解和欣賞,該會婦女團也特別推出《海南美食情緣》新書,收錄62道特色佳餚,宣揚海南美食。
王淑儂:以中英文介紹美食
馬潮聯婦全國主席兼美食節籌委會主席王淑儂說,民以食為天,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先輩們都會在保存和烹煮食物時費盡心思,從家庭餐桌做起,養成節儉不浪費食物的好習慣。不過,在當代社會,擁有一手好廚藝的新鮮人越來越少了。
她說,除了漸漸失傳的各籍貫傳統美食外,方言也慢慢在生活中消失,而方言是文化的載體,承載區域群體的生活記憶,是拉近彼此距離的溝通密碼,例如各籍貫流傳下來的俗語、童謠、歌曲等各有特色和魅力,都是值得口口相傳的民間文學。
她說,今年現場也設有以中英文呈獻各總會簡介及3道籍貫美食的展覽資料,讓英文教育家庭成長的華裔孩子和友族也能瞭解自己的根,自己的文化。
出席嘉賓尚有馬來西亞潮州公會聯合會總會長林家光、馬來西亞三江聯合總會會長雷漢、馬來西亞廣西總會總會長李治穩、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副總會長拿督吳亞烈、馬來西亞廣東會館聯合會副總會長拿督斯里胡榮興、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副總會長曾勁華、永遠榮譽主席潘斯里謝叔珍、雪隆海南會館會長符和澤、美食節籌委會副主席廖雅瓊、拿汀梁小琴、胡寶珠、林秀瓊、趙愛蓮、黃美景及星洲日報總經理(企業公關及業務促進總)陳金泉等。
參與美食一條街各籍貫單位及佳餚:
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文昌雞飯、海南棕、笠、薏粑、海南咖椰、酥盬餅、咖椰角、壓粑
馬來西亞廣西總會:釀豆腐卜、木耳豬肉、蝦米醬、姜蒜醬、剎騎馬、糖環、廣西龜苓膏
馬來西亞潮州公司聯合會:潮州雙烹粽球、芋泥、綠豆爽、滷鴨、滷肉、滷豆乾、滷蛋、滷粉腸、豆沙餅、鴨頸、花生餅、貢糖、朥餅、粿條仔、潮州炒麵條、菜粿、鼠殼粿、紅桃粿、醃生蝦、醃蝦姑、大魚丸、豆支片、炸豆腐、飛碟、豆支卷、長豆支、文冬豆腐卜、啦啦煎、蝦餅、魚餅、幹蝦米、適耕莊糙米、光鏘
馬來西亞三江聯合總會:江蘇名菜紅燒獅子頭、上海雲吞(餛飩)、上海菜飯
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冬姑雞腳、烘肉、黃梨排骨、芥菜飯、福州湯圓、福州魚丸
馬來西亞廣東會館聯合會:煎堆、豬腸粉、粽子、芋頭扣肉、港式點心、糯米雞、魚丸、叉燒包、生肉包
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河婆擂茶、算盤子、酸豆腐、餈粑、粗葉板、梅菜扣肉、蒜∕韭菜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