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收入或“可徵稅收入”作為鑑定援助對象的標準,最普遍衍生的問題是,我國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生活成本的不同,導致可支配收入不一樣。
ADVERTISEMENT
或許有人會覺得,現在在雪隆以外的地區吃一餐也不便宜。但無論怎樣,雪隆地區的高企房價和交通開銷,讓雪隆的生活費始終在全國“鶴立雞群”。
根據掌管經濟的前首相署部長慕斯達法於2021年12月在國會提供的數據,我國城市家庭收入每月平均8635令吉,鄉區則為5004令吉。然而著名財經網站《The Edge》指出,雪蘭莪的生活費遠高於吉蘭丹或登嘉樓的4倍。
換言之,月入1萬者,在雪隆,生活可能中等;而在半城鄉或鄉村,月入1萬者則可享有相對富裕的生活。同樣收入但身處不同地區,可以決定生活過得相較寬裕或拮据。
任何援助配套的一大關鍵,是如何鑑定援助的對象。我國剛公佈的2023年預算案中,大部分援助項目都以收入或 “可徵稅收入” 作為鑑定援助對象的標準。例如,月收入少於2500令吉的家庭(B40)可獲最高2500令吉的援助金,可徵稅收入3萬5至10萬令吉者(M40)的個人所得稅率降2%。
B40的官方定義是月收入4850令吉以下人士,M40則是月收入4851至1萬970令吉人士。以收入或“可徵稅收入”作為鑑定援助對象的標準,最普遍衍生的問題是,我國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生活成本的不同,導致可支配收入不一樣。政府官方定義的M40,可以是城市貧窮的一群,在大城市過著不容易的生活。當然,官方定義的M40,也可以是鄉村的富裕群體,在鄉村過著悠哉閒哉的日子。
進一步說,我國的M40和B40更可能生活在哪裡?
從慕斯達法公佈的數據分析,城市的更大群體都處在M40階層,但他們面對源於高企房價、交通開銷的更高生活費,及獲得更少的援助福利。而鄉村的更大群體處在中或低收入階層,也就是介於B40和M40之間,但他們面對更低的生活費及獲得更多的援助補貼。
城市的工薪族,明明生活艱難,卻不夠“資格”去享有B40的補貼福利。當然,沒有一個政策可以細微且全面的劃分受惠群體,但是如果政府能更有效的鑑定援助對象,把援助金送到需要的人手裡,尤其是城市貧窮的一群,就會有更多人可以過好一些日子。
這次的預算案,沒有實施之前有人預測的針對性汽油津貼。這對城市有需要的一群是個好消息吧?至少政府還保留一個對這一群體有實際幫助的措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