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的宗旨是唤醒每个人对正义的渴望和良知,对抗不公。
如果读者还未观看《毒舌大状》,我先声明,本文有剧透。
ADVERTISEMENT
此贺岁档港片已经冲破一亿港元票房,受到全球华裔影迷的钟爱。
故事是说了一名大律师(庭审律师)在一场刑事辩护因敷衍疏忽,导致当事人被判入狱多年。然而他良心发现,用了几年的时间为其翻案,并成功在重审中获得无罪开释。
我考获英国大律师执业执照(大律师),并在英国共和联邦司法制度的马来西亚时常做刑事辩护。这个电影主角的精神深深吸引了我,并且重新激发了当初读法律的初衷。无论你是不是律师,都建议你观看这部电影。
虽然电影制作方已经尽可能还原一个庭审的情况,但其中很多细节,因为情节需要达到戏剧化效果,而更改了很多原本法庭上的程序。
马来西亚刑事法庭和香港的最大差别,是我们没有陪审团。马来西亚的推事庭、地庭和高庭,都是由推事和法官兼任陪审团的职责。
其中一个原因,是马来西亚的种族区分较深。倘若某族群的被告,遇上另一个族群为主的陪审团成员,那么可能就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对被告一方不公。
接下来,要纠正一些有关此电影在英共和联邦国家刑事法的一些错误。
在该电影,辩护方一直被要求“证明”被告的清白。马来西亚、英国、香港都好,刑事法的辩护方向都不是以“证明”清白为主,而是对检控方的证人和证据提出“合理疑点”。
也就是说,只要有充足的“合理疑点”,即使没有证明清白,也必须无罪开释(除了一些特殊的刑事案如危险毒品法令等等)。我在该片完全没注意到关于“合理疑点”的说辞。
第二,该片的主题是庭审。在庭审,都是律师和检控方盘问及交叉盘问证人。在盘问和交叉盘问环节,都不是律师一口气陈述整个案情的时候。盘问和交叉盘问,应该是一问一答。如果不是,那么法官应该立刻制止。
接下来,证人上庭的次序。刑事与民事不同,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表面罪名(prima facie/prosecution case )。表罪成立后,才进入辩护环节(defence)。
在表罪环节,只是传召控方证人,由辩护律师交叉盘问。当陪审团决定,表面罪名成立后,才开始传召辩方证人,被告是第一个被检控官交叉盘问的证人。
有人问,电影里提到“leading question/引导性问题”指的是什么?
引导性问题,即是已经有答案的问题,让证人回答是或者不是。例如,今天下午5时,你在星洲日报总部,是不是?
非引导性问题则譬如,今天下午5时,你在哪里?
当证人是由控方传召,那么他只能被检控官盘问一些非引导性问题,辩护方则可以交叉盘问,问引导性问题。反之,辩方证人可以被检控官交叉盘问引导性问题,而辩护律师只能盘问非引导性问题。
虽说如此,整部电影的宗旨是唤醒每个人对正义的渴望和良知,对抗不公。因剧情所需更改香港刑事法程序,并不会对该片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是一部连律师都感触良多的电影,希望推荐给所有读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