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养生

发布: 1:00pm 03/03/2023

养生

中风

盛晓峰

高血压

昏迷

瘫痪

植物人

脑干出血性中风

闭锁综合症

脑神经外科兼脊柱专科医生盛晓峰/建筑工友脑干出血性中风 成了植物人

作者:盛晓峰

病人简介:峰哥,54岁的建筑工友,因脑干成了,至今仍在加护病房,未脱离险境。

根据峰嫂的说法,峰哥有,4年前曾经小中风,但这几年来健康良好,少有病痛,他自恃身体好,对高血压掉以轻心,医生给的药物也是吃吃停停,忙起来时常忘记吃药,也没有回去医院复诊,疏以追踪及监督病情。

ADVERTISEMENT

在这里我想再次慎重提醒大家,小看高血压是大错特错,因为高血压是个无声杀手,总是突然把人杀个措手不及。

1月4日当天,峰哥如常放工回家,他把脏兮兮的外套丢进洗衣机后,就进入浴室。没多久,峰嫂发现浴室内毫无动静,叫门也没回应,于是撞门而入,始发现峰哥昏倒在地,四肢抽搐。

送到医院时,他已陷入重度,清醒指数只有3,无法自主呼吸,必须紧急插喉急救。血压则飙至220,电脑断层扫描时发现脑干中心的脑桥(pons)出血,证实是出血性中风,血块延伸至上端的基底神经节(basal brainstem),造成(Locked-in syndrome)。

仅占中风个案的1% 十分罕见

十分罕见,仅占中风个案的1%,却足以造成可怕的闭锁综合症。看过《潜水钟与蝴蝶》一书的读者应该知道,闭锁综合症是全身随意肌(除了眼睛)的一种症状,病患虽然意识清醒,但却无法动弹,不能言语,只能透过眨眼和转动眼球,与人沟通。

我告诉峰嫂和她的女儿,由于出血处位于大脑深处,手术极为困难,如果冒险开刀,手术误伤的可能性远比手术成功的几率大。再说,出血量不多,也没有继续出血的迹象,所以保守治疗是最好的方法,当务之急是控制血压和确保供氧充足。

身为医生,我也有责任告诉家属,峰哥的情况十分凶险,可能随时被缺氧引起的种种并发症夺去生命,就算他八字硬,大步槛过,日后也得长期卧床,所以家人必须做好心理准备,面对庞大的照护压力与经济负担。

──我知道这些话很残酷,但我不得不对家属坦白相告,仔细解说。

脑桥出血,导致出血性中风,血块延伸至上端的基底神经节。

在这艰难的时刻,有些家属可能会怨怼医生是不是不想救人,尤其是在家属听了不一样的第二意见后。峰哥的家人也一样。我心平气和地建议他们不妨再征询第三意见,再做决定。到了最后,他们总算放下心中的怨怼和恐惧,让峰哥接受保守治疗。

一星期后,峰哥的清醒指数升至7,家属同意做气管切开术,方便抽痰之余,也降低长期插管对口腔和喉咙的损伤。之后,峰哥又因为高烧不退,至今仍无法离开加护病房。

【医学常识】

问:闭锁综合症和脑死亡一样吗?
不一样。脑死亡是脑功能完全丧失,而闭锁综合症则是心智正常,患者只是无法使唤躯体,无法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换句话说,病患就好像被禁锢在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里。

问:什么是脑干?功能是什么?
脑干位于大脑下方、小脑前方,由中脑(midbrain)、脑桥(pons)和延髓(medulla)三个部分组成。脑干是大脑、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重要通路,负责接收和发送运动和感觉信息,是维持身体重要生理活动的反射中枢。

盛晓峰(Dr. Sia Sheau Fung),脑神经外科医生兼神经外科和脊柱专科顾问,早前服务于马大医药中心,目前在私人医院执业,同时也是马大医学院的客座讲师,热衷于医学研究及写作。个人邮址:sfsia02@yahoo.com
相关文章:

盛晓峰/非典型脑膜瘤 年龄越大 复发率越高
盛晓峰/左顶叶脑溢血性中风呈半昏迷状态 手术抢救过来 

盛晓峰/银行经理患面肌痉挛 半边脸肌不自主地抽搐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发布: 7:10am 31/03/2025
科学家提出新指标 助力预测心脏疾病风险
科学家提出新指标 助力预测心脏疾病风险
(示意图)

(纽约31日综合电)一项新研究表明,将每日平均心率与步数数据结合,并通过简单计算得出的新指标,比单独记录步数或心率更能准确评估心脏健康状况,为希望自主管理健康的人群提供了科学参考和便利。  

《纽约时报》报道,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研究成果指出,许多人使用智能手表监测心血管健康,通常会记录每日步数和平均心率。

研究团队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将每日平均心率除以步数,计算出所谓的“每日心率步数比”(DHRPS),以此评估心脏的工作效率。

研究发现,DHRPS指标较高的人更容易罹患第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中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的疾病。

研究的主要作者、范伯格医学院3年级医学生陈展霖(音译)解释:“这是一种低效率的表现,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就能大致判断心脏的状况。”

克利夫兰诊所儿科心脏病专家彼得阿齐兹认为,这一指标相较单独的步数或心率数据更具有参考价值。“关键在于心脏为完成一定工作量的表现。DHRPS是一个合理的衡量方式。”

虽然DHRPS指标未涵盖运动时的心率,但是它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足以为健康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阿齐兹说,研究的大样本规模增强了结果的可靠性。根据了解,研究人员分析近7000名智能手表用户的Fitbit数据与电子病历,并基于DHRPS将参与者分组。结果显示,DHRPS较高的群组更易患病,且指标比单独的步数或心率更能预测疾病风险。

陈展霖还举例说明DHRPS的参考意义:2个人每天步行1万步,其中一人的平均静息心率为80(处于健康范围中段),另一人的为120。前者的DHRPS为0.008,后者为0.012。比率越高,意味着心脏风险信号越强烈。

他强调,这一指标成本低、计算简便,适合希望自主管理健康的人群。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