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人工智能進一步“蠶食”人類的工作,人類全面喪失低端工作的一天,還很遙遠。對於一個追求高薪社會,高素質生活的國家(如我國),這當然不是什麼安慰。
ADVERTISEMENT
ChatGPT在去年11月30日,橫空出世,很快成為輿論焦點。網絡搜索引擎龍頭谷歌第一時間宣佈也將推出類似技術,與已經搶佔先機的OpenAI/微軟抗衡。驅動ChatGPT的英偉達芯片商,股價大幅攀升。
這些發展顯示,資金市場看準了此技術變革,可能可以強勢主導經濟走向。
科技界發展人工智能,一日千里,但絕非這幾年才發生的事。從深藍到Alpha Go,人工智能的進步,都一再引起人類的關注。
一般認為,人類有別於萬物,乃是在於人類具有思維能力。思維能力一般上也是通過語言文字表述。
此次ChatGPT引起格外關注,原因想必是因為人工智能直接以人類的自然語言接受提問。回覆方式也是以人類的自然語言。因此,直觀上ChatGPT技術意味著機器進入人類專屬領域,又邁進了一大步。
只要技術進一步完善化,此技術可以直接取代簡單的客服回應工作。其實,以機器回覆客服詢問早已在許多企業施行。
但是,目前許多自動回應都是侷限於簡單的結構試回覆,效果不佳,也常常引起客戶的抱怨。ChatGPT技術的普及,最直接可以優化的是這方面的工作。但是,以目前人們試用的體驗,ChatGPT似乎還沒有具備全面取代傳統客服工作的能力。
參考過去人類科技的發展。技術優化取代相對簡單的人類工作似乎是必然的趨勢。如果機械化之前主要取代的是人的勞力,具備語言能力的人工智能取代簡單的語言溝通,似乎只是時間的問題。
歷史經驗顯示,技術取代人類工作的同時,往往也可能製造其他相關領域的工作。以上提到的勞力工作被取代後,人類大量加入成為商業社會的文職人員。
此外,即使機械化令勞力工作流失,全球許多地區依然保留了人力勞動,而沒有全面自動化。這些地區,一些與世界發展脫節,一些也因為經濟的滯後,導致薪資水平低廉;以至於在物流發達的年代,到這些地區設廠,比在地機械化,成本更低。
國家與區域經濟發展失衡在可預見未來依然會存在。所以,即使人工智能進一步“蠶食”人類的工作,人類全面喪失低端工作的一天,還很遙遠。對於一個追求高薪社會,高素質生活的國家(如我國),這當然不是什麼安慰。
ChatGPT沒有自主意識,不會有影視作品中刻畫的機器人統治人類的狀況,甚至無法替代人類的決策角色。但是,在經濟單位當中,做決策的只是少數的領導。大量屬於中等位階的工作,在ChatGPT“競爭”下,勢必面臨低薪之窘境。
我國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多年,產業結構困於技術中階良久。倘若沒能在ChatGPT等技術成熟之前跳出牢籠,到時翻身恐怕更難。
上星期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主題似乎是幫助赤貧人口,達致扶貧的理想。這個方向固然沒有錯,但我國的經濟與教育結構,也應該奮力擺脫束縛,急速轉型。ChatGPT風潮,對我們是一個重大的提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