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期待的心情去看林建利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这是一个儿童版英语戏剧,而我特别好奇他怎样把一个早恋、殉情、暴力与杀戮的经典作品改编为儿童剧?另一个我更想知道的是:他怎么做儿童剧以实践他的儿童剧观?因为之前与他交流过本地儿童剧的现况,惊觉他对儿童剧很有看法,那次交流获益甚多。
ADVERTISEMENT
来到演出地点宾利音乐学院(Bentley Music Academy),发现这里是一个音乐演奏厅,三十多人的大乐队就摆在那里,一时之间还以为走错地方。正在犹豫之际乐声骤响、灯光亮起,才发现乐队后面有个舞台,舞台上有简单象征性的布景装置,此刻乐队提前暖场演奏。
这个演出由KL莎士比亚剧团与宾利音乐学院联合制作呈献。一个轻装上阵的3人演儿童剧加上36人的交响乐(BMA Orchestra)现场演奏的豪华配置,75分钟的视听体验,感觉就是奇妙。“奇”在于轻简的戏剧和繁复的音乐结合;“妙”在于两者的互相辉映相辅相成。在交响乐方面,乐曲是来自不同的作曲家,有莫扎特、门德尔松、格里格,也有现代作曲家如Philippe Glass 与 Arvo Pärt的作品。这些都是指挥凯文·菲尔德(Kevin Field),因应这个改编特别挑选和重组的。因为儿童剧的关系,减少了太过悲伤与沉重的元素,增加了轻巧趣味和戏剧性的曲子。其中编导根据原剧第一幕第四场,罗密欧的朋友茂丘西奥叙述他做的一个精灵──春梦婆的梦,设计了开场时春梦婆在交响乐演奏库劳D大调幻想曲的乐声中“飞”向人群(观众),她“飞”过时用魔法棒点“亮”许多小观众的头,如此建立了本场演出的“视”与“听”的观赏默契,也为整个戏剧的开始营造了浪漫加神秘的基调气氛,同时预热了观众参与的热情。
音乐的部分就此打住,下面重点说林建利如何处理儿童剧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开始与结束的“致辞”
一是说书人。在原剧的第一幕与第二幕的开始,莎翁各写了一段开场诗,由一位“致辞者”上台“致辞”,内容大意是这个戏剧的故事大纲、人物背景及故事进展。这两段内容也就是戏剧的说书部分。这个说书手法在改编后的戏剧随处可见,可以说原剧的“致辞”被扩大了──每一个场戏的开始与结束都要来一段“致辞”,由3位演员轮番上阵说书。说书的好处是显然的,因为一出儿童剧不能太冗长,本剧长度为75分钟,但莎翁原剧如果全本照演要180分钟,少了的105分钟,就靠说书的方式补足,使故事完整。但是故事完整并非说书的唯一目的,或是最大的目的。说书的更大作用,是借此与小观众交流,除了向他们解释一些复杂的背景以外,也带领鼓动着小观众的情绪,让他们始终保持看戏的专注。
二是采用了扮演、游戏的演剧法。本剧3位演员扮演了16个角色,平均每人5至6个角色。读者可以想像以下的角色分配吗──罗密欧的扮演者(林建利)又去扮演朱丽叶的父亲,朱丽叶的扮演者(Nikki Basharudin)兼任表兄提伯尔特,提着剑和罗密欧决斗?剧团年纪最大的演员(也是联合创办人)林顺兴扮演罗密欧被杀的好友茂丘西奥,还演修士劳伦斯及朱丽叶的妈妈?但观众并没有因此感觉混乱,因为通过说书,演员已经和观众建立了默契。反而因为演员和角色分离,角色死去后演员可以再扮演另一角色,让观众明确他在看戏,那么观众不会也不必沉浸在悲伤情绪里,这样就避免了原剧的内容带来的沉重残酷感,让儿童在愉悦中了解了故事,欣赏戏剧,并在过后思考它的意义。
三是创作的参与。化被动为主动,让小观众参与到戏剧创作里,是儿童剧常用手法。本剧观众参与度可说是淋漓尽致了:3位演员在戏开始不久,就邀请观众参加凯普莱特家的舞会,教大家“跳舞”。所谓“跳舞”当然极其简单,实际上就是坐在那里的3组手势动作。即便这样,也让观众玩得不亦乐乎。而有意思的是,这组“舞蹈”却是本小利大,在剧中重复使用了3次。(第二次在剧中“秘密结婚”时祝福新人而跳;第3次是故事完毕后全场“欢欣起舞”,仿佛是观众作为一个创作者,也要来一个谢幕仪式似的。)其它鼓动观众参与的还有:协助罗伦斯神父制药、加入凯普莱特家族和蒙太古家族的对峙呛声……
施展漂亮身手的舞台
本剧的观众参与,其实也是一种游戏演剧法。这包括前文提到的春梦婆的魔法棒点人,以及表演在道具上的应用,例如击剑决斗用反过来握的长杆莲花、送信人直接把信折成纸飞机飞给收信人,都在游戏。但游戏只是戏剧的其中一种手段,本剧表演的专业,还体现在演员对台词的精雕细琢,以及坚持了铿锵有力、标准的英语发音,给人美的享受。本剧的动作调度,从舞台延伸到观众席:包围观众的环形走道,种物理的靠近,还有一种心理的亲切,因为除了能看清表演的真实感、力与美,还能感受到演员敞开的心灵,乐于分享的喜悦。成了演员施展漂亮身手的舞台,近距离看他们表演,不只是一宾利音乐学院不是阶梯式剧场,观众无法看全演员的身体,演员到观众区演戏,不只弥补了音乐厅对戏剧演出的某些局限,还达到了更好的观赏体验,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最后要回答本文开头的疑问:本剧的解决方案是制造距离感。开场由春梦婆这个梦仙子开始,营造童话故事的感觉──她飞到维罗纳,在凯普莱特家外面朱丽叶雕像的心口发梦,设定了这对情侣的故事“可能”是雕像的一场梦。至于解惑,林建利说:“随同看戏的老师和父母们获得一个机会(教育)和孩子们讲解这些敏感问题”──这是长幼两代人一起看戏的另一层意义吧。
更多文章: 郭少麒/学舞与生活美学 吴伟才/洋人的宠物画 身体、材料与空间 带你走近视觉艺术──《劳动与重量巡展》 西北孤鸟/活在真空里喝心灵鸡汤的艺术家——《静声》剧评 谭宝婷/追逐赤子心 舞出人生的态度──青年舞蹈家郭少麒 吴伟才/加山又造──昆虫·山海·裸女 郭碧容/关于亲情、成长与自闭症──《深夜小狗神秘事件》戏剧演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