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在课室里认识锦华兄的女儿巧庭,才认识为父者锦华的。
如果没记错,初见锦华,应该是近20年前了,当时马大中文系前主任已故苏庆华老师返槟田调,请熟知门路的锦华安排及带路,张少宽先生当时似也同行。苏老师电邀我也去一探究竟,我乐得跟前辈随行学习,也就此认识了锦华。那一次锦华刚与伙伴筹办了“古月照今城”的文化活动不久,所以对他的社会活动留有印象。后来的持续联系与合作,都跟槟城的在地文化活动有关,比如前些年他办了好几届的民俗文化营,这极具意义的民俗草根文化活动,虽然是群策群力完成的,但锦华是主要的推手,活动理念和设计,都有他的心血在内。
ADVERTISEMENT
民俗文化营是这十余年间我们俩共同参与,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我参与了他筹划的活动。对许多槟城人来说,民俗节庆文化里的锦华身影,其实出现得更早:迄今大家耳熟能详的槟城新春庙会,他们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以一群友好非正式结社的协同方式,在乔治市老社区一起渲染闹起腾腾的年节气息了。
从新春庙会到民俗文化营,锦华一直都在集结同行同愿者,在社会层面推广民俗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尤其在民俗文化方面培养了一群年轻的生力军。更不得不提的是,2012年的一系列动地吟诗演,傅老心生一念,想说能不能在槟城渡轮上也做一场诗的演出?有想头但要实现的挑战很大,后来却真的完成了一场“海上动地吟”。在槟威海峡日夜穿梭而迎风破浪的老渡轮,那一夜在晚风徐徐的诗海上缓行,应当沉淀成很多人抹不去的美好记忆了。这个不容易实现的诗的梦想,就是锦华耳闻之后,两肋插刀地居间协调而促成的文化美事。
锦华推动民俗文化,也珍惜民俗文化。近20来年,他集结了一群年轻人,让他们学习和传承逐渐淡出现代生活的民俗游戏。在这方面,他不但自己办营队,让新一代的小孩来参与,也在街头庆典活动里现身,甚至走进校园面对幼苗,推动文化扎根的工作。这些民俗童玩不光存乎他的脑袋里,我记得他甚至有记事本来悉心记录和梳理的,投入之深,可见一斑。后来应邀撰写专栏而形诸文字,也就更加广为人知了。
近几年大家都生活忙碌,疫情以来很多新、老朋友,大多经年不相见了。疫情隔开了人情,想说疫情趋缓了,社会活动得以恢复常态,应当得以一一见到旧时人了……却没想一些人短暂地不见,就再也见不著了,比如一年多以前的陈耀威,以及眼下的锦华兄,他们都是槟城的精彩人物,都成为历史了。
注:本栏目 “昔约今城”作者郑锦华于日前猝逝,在此向其家人表达哀悼之意。
相关文章: 郑锦华/斩鸡头 郑锦华/颜色背后的禁忌 郑锦华/纸在童年玩意 郑锦华/来自脚车的滚轮圈游戏 郑锦华/那些年,孩子经历过的“战争” 郑锦华/衣襟上的男女扣 郑锦华/龟背上的祈愿 郑锦华/昔日的蚶去了哪? 郑锦华/“大小”以外的痰盂 郑锦华/恋念槟城浮动的岛屿 郑锦华/生死各有100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