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9日訊)多年來走不出中等收入陷阱,勞動薪酬不增、人才外流、馬幣貶值、債務提高、競爭力下滑等等,馬來西亞面對的這些問題是鐵一般的事實,但要如何走出這死衚衕?
大馬獨欠“人和”
國際知名的經濟學家丹斯里沈聯濤認為,大馬具備天時與地利的條件,獨欠“人和”這一點,以致無法走出困境。
ADVERTISEMENT
他說,因“人不和”,國人對自己的國家沒有信心,國家也走不出去。唯有達致“人和”,讓國人在共同的話語平臺上達致經濟共識,決定國家未來該走的路,才能帶來改變,這才是馬來西亞擺脫困境的契機。
目前是宏願開放大學喬治市開放及高等研究院(GIOAS)主席的沈聯濤,是在丹絨武雅住家接受《星洲日報》和世華媒體集團旗下另3家中文報,以及新加坡《聯合早報》聯訪時,從經濟角度暢談馬來西亞。
立場中立吸資 地理資源佔優
大馬具備天時地利
在一場戰役中,“天時、地利、人和”需要三者並存,才是成功的戰略。而沈聯濤認為,我國已具備天時與地利的條件,可謂萬事俱備,只等待最後一道東風,就是“人和”。
他國危機帶來契機
他首先談到的“天時”,是指一個時機。中美關係緊張加上俄烏戰爭,他國的危機為我國帶來契機。中美關係導致一些投資者從中國出走轉向東盟,大馬和平與立場中立,成為投資選擇地之一就是例子。
AI時代為轉型好時機
他說,加上顛覆性的科技革命,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集體大智慧的發揮,這重要的因素為我國帶來經濟轉型的好時機,加強“天時”的優勢,就看我國領導人有無智慧抓住機遇。
天然資源豐富
來到“地利”這一點,他認為,大馬落在非戰爭國家的地理位置,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也是全球第4大經濟體,即東盟的一分子,具備良好的先天條件。
最後一點,就是約兩小時的訪談期間,沈聯濤一再提起的“人和”。
需擴經濟蛋糕 減社會不公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國家,對沈聯濤而言,不同種族、宗教、文化、科學背景的人民有不同看法是好事,反映出多元,多元中有一些“吵吵鬧鬧”,避免不了。
多元背景仍需有共同話語
但當各社群開始出現隔閡,失去共同話語的平臺,問題就來了。
沈聯濤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各別社會群體開始建立“圍籬式社群”,用政客的方式去談論問題。人民失去共同話語的平臺,沒坐下來談論國家未來,深怕說了一些話,變成“我得罪你,你得罪我”的局面。
大家一起決定要走的路
他說,即便來到上世紀80年代初,前首相敦馬哈迪提出“向東學習”政策時,卻有國民覺得是“往西看”,分歧明顯。由此可見,有些話還是要說清楚,否則就不知道,也做不到。
“在複雜的國際大局勢裡,只有馬來西亞自己決定怎麼找到自己的路,不是由一個人或一個種族做決定,而是大家一起去決定。”
政治人物應“少說多聽”
他主張政治人物應該“說少一點,聽多一點”,讓人民在共同的話語平臺上,至少達致經濟共識。這共識就是“人和”的基礎。
“即便這一條要走的路,完全遵照伊斯蘭或中東的看法,也是一種選擇。但前提是,中東是不是一個成功的經濟體?若是,我第一個站出來贊成,那不是問題。”
對他而言,社會問題不來自種族或宗教,或誰是外來者,而是出現社會不公。社會不公是系統性問題,不容易解決,但最簡單的道理是“有錢就有得分”。唯有擴大經濟蛋糕,扶持人民提高收入,給中小企業多一點喘氣的機會,減少社會不公,才是正確的做法。
綠潮源自社會不公
“為什麼我們要擔憂綠潮?有綠潮是因為社會不公,如果社會公平,大家高興,就不談政治了,對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