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失去獨特性,贏了AI 又怎樣,AI寫稿的確可以為人類所用,但是人呀,別放棄自己的心,更別為此葬送人的獨特性,如果你靠AI寫稿,那不妨再用你的心去看一遍吧,請相信自己。
ADVERTISEMENT
人工智能(AI)能寫稿,且能在最快的速度完稿,這件事特別引起我的關注;我想任何文字工作者都會關心,因為它跟我們的飯碗息息相關。關心這個事情的人,作文老師一定榜上有名吧。
我本是文字工作者,後來成為數字工作者,再後來還是有人找我寫稿,所以我又繼續我的文字工作,同時又兼數字工作。這個過程使我明白,機器人還是無法取代人的情感,更重要的一點,一篇有血有淚有骨頭的文章,永遠都有價值。
即便機器人快狠準,把人類的成就結晶快速整合,立馬呈現,但更多類型的文章由歲月淘洗而成,它需要歷煉和沉潛,經歷考驗和沉思,更要人類的反思和檢討。
所以機器人寫稿我真的不害怕,它可以寫贏我,快過我,但我的情感它複製不了,就算它更好,也不是我。機器人努力的收集人類的經驗,而人類卻漸漸依賴人工智能,甚至忘我。
在10年前我讀到一則新聞,大意是說一則地震稿,機器人可以在25秒完成,當時我就害怕了,因為我還在從事文字工作,我知道必須準備,但我現在想,當時我是膚淺了。但是當下有那個危機感,要的!
70年代出生的我就是一付怕飯碗保不住的樣子,想要加快自己寫稿的速度,可是越來越吃力,當時我沒有想到,兩者是不一樣的東西,就像榴槤和木瓜,生產出來的東西當然也不能比。我一味的快,可惜跟不上,我努力的往腦裡塞,但不夠網路廣,當時我覺得壓力,還有欲振乏力。
不只我如此,連我身邊很多的文字工作者都迷茫了,大家趕著快,趕來趕去,真是撲了個寂寞。最好笑的是,早上11點的新聞發佈會,竟然早上11點半就趕著記者上導言。可惜,我們連迷茫的時間也沒有,因為大潮已經席捲而至。
新聞還沒發生完畢,能上的稿件也是有限公司,但是大家無法追求個人的獨特性,只求捏出來的產品跟乒乓球製造廠做出來的乒乓大小一致。
無論如何,我從迷茫中走出來,從事了理財的工作,近來我從網上看到一則機器人寫的稿,題目是《人們如何理財》;天呀,太可惡的精準,機器人只是寫出四個要點,就寫出了財務工作者每天都向顧客灌輸的“聖經”,真的是神來之筆,它簡直就寫出了我每天跟顧客談話的“臺詞”。
我們能比AI精準嗎,可不可以?我更想問的是:我們有更好的東西,可不可以不要去看那些不重要的東西?
人,可貴可觀的是獨特性,然而,很多文字工作者和我一樣膚淺沒有看清這一點,而是每天趕鴨子上架,就像把文字大量倒進垃圾桶,這樣下去的我,真的失去了熱情,有文字的日子也變得平庸和討厭。
所以我說,面對AI,危機感,要的!失去了熱情就是失去了人的獨特性,我們沒有必要因為AI而架空自己,可是偏偏就是有一籮筐的人栽進去。
我為何會知道AI寫稿始終跟人寫稿不一樣呢?AI整合人類的經驗而寫稿,而人是走心而寫稿;離開文字的日子,有人再找我寫稿,因為他們要寫出自己的故事,而這些經歷是歲月與心的結晶,是一種獨特性,它可能有類似,但絕不可能擁有完全一樣的想法,更不靠“精準”完勝。
當我們失去獨特性,贏了AI 又怎樣,AI寫稿的確可以為人類所用,但是人呀,別放棄自己的心,更別為此葬送人的獨特性,如果你靠AI寫稿,那不妨再用你的心去看一遍吧,請相信自己。
最後,我想告訴讀者,那則AI用25秒寫出的地震稿,並無法寫出汶川大地震現場的人間煉獄,若你請AI念出死亡人數,相信它也會給你最精準的發音,可惜當時還不普遍人工智慧;大家如果記憶猶新,莫忘汶川大地震時,當時播報死亡數據的新聞主播是哽咽落淚,含淚唸完所有的死亡數據,完畢觀眾也落下了眼淚,民心所引發的社會能量也是前所未及的。
這就是人與機的不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