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創造了科技,但人類又害怕被科技搶走飯碗。每一個新科技的出現,人類都會感到受威脅甚至擔憂被取代。可是科技進步,生產效率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有所改善不就是人類進化中一直以來都向往的方向嗎?既然如此,那我們人類為何還杞人憂天呢?
ADVERTISEMENT
ChatGPT一火,失業課題也就跟著熱了。火上加熱的是專家、學者們,他們紛紛給出“清單”,預測哪行哪業會消失而導致人心惶惶。多倫多大學傳播、文化、信息和技術研究所副教授Brett Caraway表示,人工智能(AI)技術還沒有讓所有人失業,但已經讓一些人感受到了危機。
牛津大學一項研究發現,2013-2032年美國47%的工作崗位可能會被AI取代。科技研究公司Gartner在2022年的一項研究預測指出,到2027年聊天機器人將成為約25%的公司的主要客戶服務渠道。李開復也預測客服崗位將逐步的被AI取代。最先被取代的將是聊天機器人和郵件客戶服務,接著是語音服務。他分析,初步階段AI將和人類聯手工作。AI提供建議性的答案、主題和固定回覆,人類則充當後備人員,處理AI無法處理的聊天或來電。這一過程會為AI在整個過程中積累大量資料,最終AI的工作表現將超越人類。
有科技業者表示谷歌將面對災難性的生存挑戰。互聯網的興起,黃頁就被淘汰了。人工智能的降臨,有可能在兩年內顛覆谷歌搜索引擎廣告的業務,它將在兩年內發生毀滅性的存活挑戰。
蓋茨表示人工智能有能力改變就業市場。我很大膽的預測人工智能可以顛覆就業市場!一成不變的、重複性的藍領工作確實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白領工作也無可避免的受到就業壓力。
有人說,人類獨有的創造力是最不容易被取代的。因此,我們人類沾沾自喜,創造力好像是人類唯一一張免死王牌。可是,阿爾法(AlphaGo)與人類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對戰中,AI出其不意的創新棋術戰勝了人類!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AI-Generated Content)的進展,讓人類看到AI也可以做很多知識創意型的工作。
人類創造了科技,但人類又害怕被科技搶走飯碗。每一個新科技的出現,人類都會感到受威脅甚至擔憂被取代。可是科技進步,生產效率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有所改善不就是人類進化中一直以來都向往的方向嗎?既然如此,那我們人類為何還杞人憂天呢?
與其對AI感到不知所措,不如與時並進,用行動發揮自身的價值。在科技領域一而再、再而三的突破極限和創造其獨特性的時代,人類一定要持續不斷的自我進化才能免於被淘汰。
想想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互聯網出現之前和之後,舊的行業沒落了,新的行業萌芽到壯大都證明了人類所處的行業都會無可避免的面對重新洗牌命運,人類也就順理成章的需要去學習、去適應,甚至去探索生機。
人類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看,沒有可能回頭看。
然而,當我們對ChatGPT有很多想法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感到焦慮,迫切需要深入探討的是為什麼國內大專畢業生無法在畢業6個月內獲得工作機會?高等教育部長莫哈末卡立諾丁指出,根據該部畢業生追蹤研究系統(SKPG)數據,2021年共有28萬6299名大專生畢業,當中有4萬1467人(14.5%)在畢業6個月後還未找到工作。
據報道,鄰國新加坡的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已全面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去年大學生在畢業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是過去五年來的新高。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以及新躍社科大學在2月19日聯合公佈畢業生就業調查指出,在大學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的人是過去五年來的新高。整體而言,包括兼職和自由業工作在內,去年有93.8%的畢業生在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工作。
回頭看看我國這一批的國家生力軍,他們一畢業就失業了!多麼的讓人頹喪。ChatGPT vs人類,誰搶誰的飯碗?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我國生力軍沒有具備就業市場的優勢。在來勢洶洶的ChatGPT時代無法投入國家生產力,我國還有未來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