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下來,外出採訪拍攝難免還是會“凸錘”,但也已經不太好意思以自己是“半路出家”作為藉口了。
ADVERTISEMENT
今年1月去拍攝一家老小唱歌,我差點就搞砸了。過去跟攝影界前輩交流時就曾被考問:一條影片,畫面和聲音,何者重要?當然兩者都很重要,只是從現實面來說,聲音更為重要。怎麼說?
尤其是以談話內容為主的專訪影片,畫面拍得再美好,收音若太差,觀眾肯定“出戏”;畫面拍爛了,其實還有很多補救空間(拍得太晃或太暗,還可以後制調整,剪片時也可以利用其他空鏡來“掩飾尷尬”)。比起畫面上的追求,一般觀眾往往也情願是聲音起碼要聽得清楚。收音的完美效果,有時候還能很大程度補足畫面上的缺憾呢。
這是真的。曾看過一條影片,全程採訪畫面一直在晃動(不是耍技巧),似乎也沒打燈,場景顯得暗淡,然而主持人和受訪者之間的對話清晰,話題之有趣,卻能讓我追看(其實是追聽)下去。作為觀眾,原來只要聲音清楚,畫面我就可以將就一些了。
聲音上的失誤,也不是說完全沒得救,只是救不了多少。前幾天跟報社的攝影組同事聊起天,他也認同錄音比影像重要——聲音壞了,就是壞了。如果未及時在採訪現場發現問題,錯過了補錄機會的話,後果會很可怕。總之,有音無影,事小;有影無音,事大。
回頭說說我怎麼差點搞砸那次的拍攝吧。那天架了個Shotgun Mic(槍型收音咪)在攝像機上拍完受訪者們談話後,緊接下來就是拍他們一家老小唱K了。結果,我全程都繼續用“槍型收音咪”來拍攝及收音,就這樣“翻車”了。
簡單來說,Shotgun只適合錄製前方對象的聲音,並不適用在打開Karaoke音響設備下一群人又唱又跳的情況。當時我沒戴耳機,無法發現異樣(不過在音樂的轟炸下,戴著耳機又能聽到什麼呢?),拍攝回來重聽片段,可想而知音效是極不理想的。該怎麼說呢,是渙散嗎?還是扁平?而且很小聲。
還好,那天我還有善用另一架備用攝像機。他們重唱幾遍,我就再拍幾次。機上自帶的錄音功能,音質聽起來自然,片段完全可以用得上,於是危機解除。這也許純屬僥倖,也是我無意中的自救方式。
寫這些也不是自我檢討些什麼,說檢討太言重,畢竟根據當時的剪片考量,受訪者的談話內容本來才是影片重點,唱歌方面的才藝表演只是作為畫面穿插的點綴罷了。後者的收音缺陷,後製調音還能救回些許,一般觀眾若不戴耳機,不太會影響整體觀感。因此事情發生時,我沒有太緊張。
拍攝上偶爾的失誤,雖然也不會再以自己是“半路出家”為藉口,但幾年經驗下來,再多的失誤,也知道總有辦法可以化解的。這也是一種自信。
更多文章: 李依芳/時尚,看了沒有懂 袁博文/我被“家暴”了! 林德成/我與馬榮成 林芷桑/Covid-19全球緊急狀態快要結束?你準備好了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