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二戰結束,留下了不少爛攤子,其中一件就是一夜間變成廢紙的香蕉錢。老人家說,很多人忍痛把家裡一袋一袋的香蕉錢扔掉或者燒掉,欲哭無淚。
香蕉錢是日治政府在新加坡、馬來亞、砂拉越、北婆(沙巴)和汶萊所發行的鈔票,先後發行了多種面額的鈔票,因10元面額的紙鈔正面印上了一棵香蕉樹而得名。
ADVERTISEMENT
話說1941年太平洋戰雲密佈,砂拉越在9月隆重其事的舉行了布洛克統治百週年慶典後,拉者梵納‧布洛克夫婦就和部分歐籍官員前往馬來亞遊玩,而後前往澳洲避難。很多砂拉越人也感到形勢不對,城裡人紛紛避走海口區或鄉下,古晉、詩巫等主要城市的店屋大門深鎖,大擺空城。該年12月,日軍先後佔領砂拉越各處,並於平安夜當天在幾乎沒有遇到多大抵抗的情況下,佔領首都古晉,砂拉越宣告全面淪陷。
掌控金融體系,香蕉錢問世
日治時期,除了在軍事上推行的系列措施,也出手操弄金融體系。當時,砂拉越有3家華資銀行,即聯昌銀行、廣利銀行和華達銀行;而外資只有英資渣打銀行一家,以買辦形式經營。古晉淪陷後,華資銀行的資產全數被凍結,倒是華人的典當商還獲准營業至隔年。1942年7月,東京的橫濱正金銀行(YOKOHAMA SPECIE BANK,三菱日聯銀行的前身)接管渣打銀行的業務,並在砂拉越其他城鎮開設分行,宣告日軍全面掌控砂拉越的金融體系。1944年,日治政府迫使一批馬來和伊班社群頭人和一批華商持股設立共榮銀行(KYOEI BANK)。
在貨幣方面,戰前砂拉越使用本身的貨幣,一般稱為“砂拉越元”(Sarawak Dollar),與當時流通的新加坡幣和馬來亞幣等值。砂拉越元自1858年由白人拉者政府發行,最初僅發行硬幣,大約要到了20世紀初期才開始發行紙幣,最小面額是1/4分硬幣,最大面額則是100元紙幣。
隨著新加坡在1942年2月15日淪陷,日治政府宣佈在新加坡、馬來亞、砂拉越、北婆、汶萊推出貨幣,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香蕉錢。初期,香蕉錢的幣值等同於馬來亞幣。儘管日治政府並沒有禁用其他的硬幣——包括砂拉越元,然而隨著市面上流通的硬幣出席短缺後,人們被迫只能使用香蕉錢。必須一提的是,稍有遠見者當時囤積手上的砂拉越元。
香蕉錢是以紙幣的形式問世,最初在1942年推出面額1元、5元、10元以及1分、5分、10分和50分的紙幣。隨著戰事吃緊,日治政府需要投入更多資金,便開始大量印製鈔票,甚至在戰爭後期推出面額100元和1000元,沒有序列號的鈔票。可想而知,這個違背市場機制的做法只能導致香蕉錢嚴重貶值,通貨膨脹的問題急劇惡化,偽鈔情況也非常惡劣。其時,民間已經出現嚴重的物資短缺現象,生活苦不堪言。據說到了這個時候,一粒雞蛋要價50元,民眾經常必須揹著一麻袋的香蕉錢去搶購有限的物資。
戰敗消息流傳,買地保值免淪廢紙
日本即將戰敗的消息在坊間流傳時,人們將信將疑。此時,聯軍的戰機不時出現在古晉上空,進行轟炸任務,然而卻很少看見日軍的攔截,更加深了日軍即將戰敗的傳言。稍有判斷力者,或者收到內幕消息者,都感覺到一旦日軍戰敗,香蕉錢可能會淪為廢紙。有先見之明的,趕緊用手上的香蕉錢換取物資或者地皮。
比如黃炳成先生的回憶錄《築夢椰林下》就有這樣的記錄,“且說父親在獲得楊某的面授機宜後,便開始尋購土地,3天后,他用500元香蕉幣,在端必臘買下了一塊麵積約10畝的農地……洞悉日軍將投降內幕消息的人似乎還不少,因此很多人急著買地皮來保值,以致海口區的地產交易驟然間熱絡了起來。”
Bob Reece撰寫的《日治時期》(MASA JEPUN)也提及,朱寶興(Choo Poh Hin譯音)帶著一大筆香蕉錢到古晉,用了數千元買了很多貨,然後再花了120元吃了一頓咖哩飯。
朱氏的兒子F.S.Choo撰寫的《孫悟空的孩子》(CHILDREN OF THE MONKEY GOD)一書,指出當年香蕉錢的信用盡失,人們甚至不敢再使用,寧可採用易貨交易(物物交換)來買賣。
日本宣佈投降後,澳洲聯軍接管砂拉越,在9月12日宣佈香蕉錢正式作廢,砂拉越元也恢復了原有幣值,這個宣佈對很多手持大批香蕉錢的人來說猶如五雷轟頂。《日治時期》就記錄砂拉越加帛省一位達雅人,為日本木材公司沒日沒夜的工作,因為香蕉錢的匯率遠高於英鎊和砂拉越元,積攢了上千元的儲蓄,結果因為聯軍的宣佈而化為烏有。
這個案例確實令人感到難過,但它並非特例,後來儘管許多人曾經爭取解決香蕉錢作廢造成損失的問題,但都無功而返。香蕉錢成了貨幣歷史上,一堂慘痛的課。
延伸閱讀: 蔡羽/依岡兄弟的三馬拉漢日本園 蔡羽/砂拉越也有港主制度 蔡羽/二戰前的日本情報網 蔡羽/古晉老街經歷過的日本手 蔡羽/一個火車司機的老照片 蔡羽/金色石隆門的苦難和淚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