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對對說】:對比中文近義詞、相似字、生活慣用語,或讓成語配成對來對對碰,作原有釋義的對照、用法的對校,辨析語文應用上的正誤,釐清有關詞語的正確用法等等。)
ADVERTISEMENT
常在古裝劇中聽到:“ 你不原諒我,我就長跪不起!”——長時間跪著不起來,叫人為之動容!
追溯歷史中古人對“坐”與“跪”的細分,就知道“長跪不起”並非指長久跪著不起來。
現代人說“坐”,是將臀部放在椅凳之類的坐具上。古時沒坐具,古人席地而坐,即以“兩膝著地,臀部壓在腳跟上”的雅姿為坐,道是莊重。
這種像跪的坐姿,又與“拜”有點淵源。根據《說文解字》中對“跪”的解釋,“跪”本義屈膝(單膝或雙膝)著地,是拜也。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也有補充:跪拜是兩回事,不能一言概之。
《正字通·足部》解說得更細緻:兩膝著地,臀部安放於腳跟上,叫“坐”;兩膝著地,將大腿伸直隨時可傾倒的姿勢,叫“跪”;跪下以頭著地,叫“拜”。
綜觀上述,“坐”“跪”與“跪”“拜”姿勢相若,但像跪的是坐(現代跪為古時坐),像拜的實則是跪(現代拜為古時跪)。於此,不難洞悉“跪坐”與“跪拜”倆詞兒動作重疊的緣由了。
古人對“跪”還有細分說明。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說:準備拜的跪叫“跪”,不準備拜的跪叫“跽” (讀 jì)。
即是:兩膝著地,臀部置於腳跟上,為坐;臀部離腳跟而上身及大腿拉直(跪),但不準備拜的,叫“跽”。
《說文解字》中,“跽”是雙膝著地,上身挺直。這種跪法叫“長跪”。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又有補充:“人安坐時 (臀部放在腳後跟上的“坐”) ,身形鬆弛,為略示恭敬的“小跪”,挺直 (聳起) 上身,如同加長了上身,叫“長跽”。
“跽,長跪也”:跽即是長跪。 古時,一般人在公式會面上都席地跪坐,對地位高者答話或謝罪時,是以跽跪姿勢以示敬意。
因此“長跪”是一種跪姿名稱,“長”是指拉長了上身,而非指跪的時間長。 “長跪不起”不是長久地跪著不起來,“長跪不起”僅僅是以一種姿勢跪著,而不站起來的意思。
更多文章:
【中文對對說】林智勇老師 / 必須 vs 必需,各分天下
【中文對對說】林智勇老師 / 元旦、春節、立春,何者為年之始?
【中文對對說】林智勇老師 / 用感恩回應早安,言重了! 感謝vs感激vs感恩
【中文對對說】林智勇老師 / 一路好走≠一路走好
【中文對對說】林智勇老師 / 今天的隔天 ≠ 明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