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時,有段日子我成了獨行俠。
獨中和國民型中學同學各分東西,家境好的全去了獨中,而我剛與之前小六時一起養觀賞魚的魚友鬧意見,財務糾紛導致友誼破裂,我暗自決定不再與任何人“結盟”。(學選舉期間的流行用字)
ADVERTISEMENT
選國民型中學替家裡省學費。除了上課,多數時間都一個人活動。我選擇看電影來逃避社交。13歲那年起,下午放學匆匆用過晚餐,向母親報備後,就一人步行離家3公里的麗都戲院報到。
小六畢業長假有打工,儲蓄了工資,因此能夠負擔當時的高消費。
看電影變成了功課,作業留第二天早上做;一星期中,最少有3個晚上是沉醉在劇情當中的。
自己常幻想是戲裡主角,甚至模仿著表情動作邊走邊演步行回家。從西片喪屍系列《生人勿近》到兇殺系列《13號星期五》,沒遺漏過任何一個。
一個人不用等人,也無需顧慮對方的選擇,只要是電影,自己想看就用50仙買1票,瀟灑地看完一整部電影,從不曾半途離席,也不打瞌睡,對看戲簡直是入迷。
記得因為學校不允許學生燙頭髮,自己選在年尾長假特地去燙了個“賭王王冠雄”髮型,當年是臺灣先以賭博為電影題材的,凡片必賭,導演競相找王冠雄當男主,因此多次出現王冠雄對王冠雄的局面。
最高紀錄還是一天內在鎮上3家戲院看3部電影,從白天看到太陽下山,走夜路像是還在戲院內,腦袋一直有不同演員面孔環繞,彷彿中了戲毒。
劇中找到靈感
多年以後,與家人觀賞電視重播的影片,雖然看過,但我從不劇透,而選擇像初看般,重溫內容,享受看戲的樂趣。只是孩子們總會好奇,怎麼爸爸曾看過這麼多電影。太太騙孩子們說爸爸當過帶位員,差點,女兒也想到戲院打假期工。
成家後,對看戲比較印象深刻的是,岳父在沙巴斗湖染虐疾,我一人從西馬飛去東馬,醫院要家屬為已經洗血的病患補充血庫,當天我抽1包血還給醫院,下午沒回旅館休息,吃了飯直接去看電影。
那時上映的是周潤發的《和平飯店》。中等規模的戲院,在炎熱的中午,我一人享用著冷氣看著電影,彷彿在私家戲院般,全程獨享。
常言戲如人生,人生亦如戲。常想,寫劇本的是經歷過才有靈感寫下劇情,有人卻從劇中找到靈感用在生活當中,兩者互用。果然人生何處不有戲,戲中不缺你我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