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e潮

發佈: 8:00am 16/03/2023

e潮

虛擬空間

科技Talk

Web3.0

虛擬展覽廳

沉浸式商務模式

AR/VR技術

JudaUniverse

【科技Talk】“分身”體驗虛擬空間?Juda Universe為大馬人創造新穎購物樂

報道:本刊 林德成 攝影:本報 林明輝
Juda Universe為《星洲日報·醫識力》創建了新網頁,目前在更新內容,還沒正式上線。

每當提到元宇宙,許多人馬上聯想到臉書所構想的三維虛擬空間。每個人有“分身”,自由在虛擬世界探索,生成一種“肉身在現實,分身在虛擬”的感覺。當然,若想要有身歷其境的體驗,最好佩戴VR虛擬頭盔,會有另一番景象。

但是,現在要求民眾遁入元宇宙世界就太著急了,倒不如暫且退一步,讓民眾無需佩戴VR頭盔也能享有逼真和有趣的瀏覽網頁體驗。

ADVERTISEMENT

Juda Universe是一家創建“虛擬空間體驗”的大馬科技公司,利用3D科技和AR/VR技術為企業架設虛擬展覽館、虛擬實境商店,或者提供虛擬試戴商品技術。消費者足不出門,亦能舒服地坐在屏幕前,用360度全方位視角瀏覽博物館、汽車展覽廳、零商店,甚至下單購買產品。

報道:本刊 林德成
攝影:本報 林明輝

美國商業雜誌《福布斯》曾報道,“沉浸式的商務模式證明了有更高的轉化率、銷量和較低的退貨率。”目前,Z世代是受科技驅動的消費族群,他們會用TikTok、Instagram來搜索美食、景點和產品。這個消費族群具有活力,願意嘗試科技新品。當市面上出現AR虛擬試衣、試妝、試鞋,立即吸引他們嚐鮮,在網上“試穿”和購買商品。許多企業也因此意識到網頁需要改革,通過沉浸式體驗和遊戲互動,讓消費者願意在網頁逗留、分享和推薦。

Juda Universe首席營銷官(CMO)陳佳欣說,外國消費者對於AR/VR應用有很高的接受度,反觀本地市場較為保守一些。她發現大馬民眾比較容易適應虛擬導覽(Virtual Tour)和虛擬展覽廳(Virtual Showroom)的模式。

陳佳欣說,所有的改變都是從小部分人開始。以網購為例,大家曾擔心遭詐騙,如今變成了生活新常態,網購已是稀鬆平常之事。

“當我們製作這些虛擬導覽之後,就要思考怎樣運用這些網頁才能讓整個生態系統變得更好。”以製作馬來傳統風箏WAU為例,年輕一輩未必知道整個工序,但通過虛擬導覽便可以一目瞭然,打破地域限制,近距離地欣賞和了解這門傳統手藝。

模擬真實產品細節與紋理

在2019年9月份成立的Juda Universe一直主打提升網頁的互動體驗。Juda Universe首席技術官(CTO)羅富城說,其中一個方式是通過“數碼模擬”(digital replication),讓用戶湊近屏幕仔細觀察產品的全貌。

該公司其中一個項目是為汽車品牌製作互動網頁,他們將一輛真實的汽車轉化成數碼圖像,精準復刻整輛汽車的外觀、皮革紋理、光澤、顏色和質感。當用戶在網頁上點擊車門,還可以進一步看到內部儀表臺和方向盤。假設顧客想購買限量版車款,網頁也能展示普通版和限量版的差異之處,顧客得以慢慢欣賞,細心觀察。“上網購物時,你只會看到2D照片,但是我們要把東西變得可以互動,用戶可以獲取更多資料。”

3D形式的購物商店,採用全方位、多視角真實效果的感官體驗。

你會想要在網上購買汽車嗎?

可是,並非每一間汽車展覽廳會有限量版車款。此時,銷售員可以拿著平板電腦,打開網頁,向顧客講解有關車款和特點。他說,公司所製作的網頁無需安裝任何插件,一切都是透過雲端運作,整個過程非常便捷。

提供“AI試戴”功能

其實,創建網頁時,設計師是可以創造360度全景、720度全景(球體影像)和VR虛擬空間,或者在VR空間融入360度的全景影像。對Juda Universe而言,公司想要用戶有無縫的瀏覽體驗,儘可能不用外接VR設備,而著重開發AR功能。

羅富城隨後現場展示“AI試戴”技術,他打開一個網頁,點選眼鏡款式,再借助筆電的前置鏡頭,便能將虛擬眼鏡佩戴在臉上。

羅富城現場示範“AI試戴”技術,通過筆電鏡頭,將一個墨鏡戴在臉上。

“用手機掃描網頁二維碼就可以(試戴)了。我們需要有一個鏡頭去捕捉你的頭部範圍,這樣我們可以放墨鏡、口紅、帽子等。”

據瞭解,用戶註冊賬號時需用手機掃描臉部,讓系統自動識別臉部特徵,分辨出五官的位置。Juda Universe採用了TensorFlow機器學習數據庫來開發3D立體智能試戴功能。這項技術可以偵測臉部輪廓的深度和建立網格線。當用戶點選產品,系統會自動檢測鼻子、耳朵、眼睛的位置,再將虛擬產品套上去。

Juda Universe會著重開發AR功能,比如AR傢俱擺放功能,用戶可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通過屏幕將產品佈置在家裡,看看效果。

“我們也知道民眾關心隱私,我們是不會儲存任何個人資料。”當用戶註冊賬號時,系統會通過鏡頭獲取臉部資訊。一旦關閉網頁,這些資料都會消失,不會儲存在網頁或伺服器裡面。“其中一個關鍵點是去中心化和隱私安全。”

Juda Universe也有提供AR試戴功能,通過手機或電腦屏幕,查看產品戴在手上的效果。

網頁可以更加“Web3.0”

Juda Universe也為很多房地產公司製作虛擬展覽廳。羅富城笑說,許多房產網頁的照片看起來很逼真,顏色鮮豔奪目,有時未必是真圖,而是用技術渲染而成的畫面。技術人員可以調整燈光、背景、更換飾品,以符合客戶所需,呈現出精緻的傢俱風格和氛圍。他補充,公司還可以在房地產網頁嵌入一個二維碼,讓用戶掃描之後看到屋子的平面圖。

羅富城說,幾年前,沒有人談去中心化存儲,現在隨著Web3.0的到來,許多企業開始去了解去中心化存儲、網絡隱私權、區塊鏈技術等等。

他希望網頁可以更加“Web3.0”一些,不僅僅是圖文呈現,還能夠上傳播客節目內容。“或許用戶打開網頁時,想要一邊工作一邊收聽播客節目。”

隨後,羅富城展示一個仍在開發的醫藥資訊網頁,裡頭會有一個AI助理解答用戶的問題,未來亦有可能搭配ChatGPT的功能。“這個AI助理的語音包是比較自然的,可以調聲音快慢、高低音,非常細節的。”那麼在醫藥資訊網頁會不會有視訊問診功能,他直言是可行,取決於醫生能不能在固定時間提供線上問診服務。

如果去展覽廳或看示範屋,有時碰到人潮洶湧,無法好好地欣賞屋子的面貌和平面圖。通過網頁瀏覽可以預先查看屋內的裝潢、設計、傢俱擺設等等。
網頁上的房產傢俱照片看起來很逼真,有時未必是真圖,而是用技術渲染而成的畫面。

設計網頁時,首先要考慮用戶體驗,比如為什麼在網頁左下方會有一個按鍵?甚至還得設想顏色搭配、字體大小,他不想用戶瀏覽網頁時有一絲猶豫。如果客戶主要服務的群體是高齡長者,或患有老花,不適宜長時間閱讀網頁文字,那麼網頁可以添加語音朗讀或播客內容,用各種方式讓他們接收到資訊。

Web3.0發展仍處於雛形階段

元宇宙與Web3.0有很密切的關係,人們普遍認為Web3.0要有加密貨幣、NFT、VR等元素。羅富城認為,現階段還未普及,不一定需要有這些元素。“假設今天我們的辦公室,每個人都有加密貨幣(錢包),那麼確實是時候添加這項功能。”

Juda Universe能夠為客戶網頁添加視頻內容,當用戶瀏覽時,點擊產品可以馬上看到產品的視頻解說。

同時還得顧慮長者會不會陷入“數碼鴻溝”,“你要求一個長者申請一個MetaMask加密貨幣錢包,他說不定反過來問你,不能給現金嗎?這是一個數碼鴻溝,不容易解決。”

“我們也沒有涉獵NFT項目,我們更在意地是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解決對方現有的難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

Juda Universe能夠為客戶網頁添加視頻內容,當用戶瀏覽時,點擊產品可以馬上看到產品的視頻解說。

他認為,大馬的Web3.0市場仍處於雛形當中。幾年前,大家沒有強大的硬件、平臺和API,如今市場有很多高效工具,研發成本也降低了,可以加速整個科研進程。“當一切零件affordable,市場就會grow。以前也不是每個人擁有手機,現在人手一機。”

陳佳欣說,初期是一個難熬的階段,需要時間醞釀。她說,所有的改變從小部分人開始,好比以前的網購平臺,大家會心生質疑,擔心被人詐騙或買到假貨。現在變成新常態,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步入5G網絡時代,瀏覽網頁的網速和流暢度肯定會大幅提升。若配合AR/VR技術,未來是有可能創造出類似於科幻電影《頭號玩家》的沉浸式體驗。

他們是Juda Universe幕後的團隊。
相關稿件:
【科技簡訊】微軟不玩元宇宙了 已解散開發團隊
【科技Talk】銀行卡、二維碼、APP都行!Sonicboom讓泊車繳費變簡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7:25pm 05/06/2024
【科技Talk】小心陌生来电 钱财随时被骇客“钓”走
消费者在做任何网上交易之前,必须先警惕(Awas)、思考(Fikir),再判断是否要喊停(Blok)。

坊间接二连三出现盗款事件,弄得市民人心惶惶,担心银行户口的钱财会随时“不翼而飞”。面对网络犯罪日益猖獗,大马交易所和丰隆投资银行(HLIB)日前携手举办题为《在数码经济世界如何应对网络威胁》的网络安全座谈,邀请多位专家分享观点,从不同的面向去降低网络攻击风险。

报道:本刊 陈星彤、林德成
摄影:本报 陈启基

根据“马来西亚网络安全策略(MCSS)”释出2020至2024年的报告,大马有可能因网络攻击损失高达510亿令吉。截至今天,个资外泄的争议不曾停止,而为了窃取民众资料,骇客冒充军警诈骗、拦截银行转账通知,层出不穷的网络攻击手法,让大众防不胜防。

LGMS创办人兼网络安全专家冯宗福提醒大众,若收到陌生来电时必须保持警惕,即便对方掌握了民众的个人资料,言辞具说服力,但未必是他的真实身分。冯宗福称:“打电话的人可以说是警察或税务人员,虽然他们可以说出你的地址和身分证号码,但有可能是罪犯伪装的。”他提醒,大众个资无可避免地泄露,任谁都会不小心误入网络钓鱼骗局中。

透过研究恶意程式,其团队也发现骇客越来越“聪明”。冯宗福以网络银行为例,早前恶意程式只能读取用户名称、密码或简讯,如今“进化”成有拦截或删除简讯的功能。这也是为何受害者投诉,不曾收到银行发送一次性密码(OTP)和转账验证码(TAC)短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储蓄被转走。他解释道:“其实用户确实收到短讯,只不过被恶意程式(Malware)中途拦截了。”

骇客如何一步步靠近?

冯宗福表示,虽然大多受害者喊冤,声称没有下载陌生应用程式。惟他强调,你我身旁不乏让骇客有机可乘的机会,比方说一些免费的网络热点也许是假冒的。“你到了公共场所要用免费Wi-Fi(网络),或许这就是恶意程式(入侵)的机会。”

冯宗福解释,骇客创造假的网络热点,便能偷窥连接者的浏览记录,甚至盗取账号密码。

透过点击假冒的网络热点,骇客可以取得账户的名字和密码。不过,这还不足以让他们伸手到用户的储蓄户头。因此,民众在登入网络热点后,骇客会要求他们下载手机应用程式。冯宗福解释:“举例来说,恶意程式会检测到你是安卓用户,要你下载APK(安卓应用程式的安装包),否则不给你用网络。”

下载APK后,大多用户没细读“条款及条件”便点击同意,殊不知却为恶意程式开了方便之门。这时,一旦用户做任何银行网上交易,恶意程式可以立即读取银行送来的OTP。冯宗福强调,在众多银行储蓄被转走的案件中,不曾查出是因银行网络安全漏洞所致。“在调查恶意程式如何触及受害者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都是用户下载了不当的应用程式所致。”

“经手人”太多 增加调查难度

不少受害者投诉银行和警方办案时间太长,丰隆银行集团董事经理兼总执行长多米尼.富达(Domenic Fuda)不讳言,类似诈骗案具一定的复杂度,在处理上确实会花一段时间。为了检查受害者的手机是否装有恶意软体,银行会特别要求受害者提供手机,以进行数位鉴识。

“试想想,若要提供手机给网络安全公司作数位鉴识,必定会耗上一定的时间。”惟他强调,即便未有确凿的调查结果,银行方也会赶在3个工作日内,告诉受害者最新进展。

至于可否直接从银行系统查看被转走金额的流向,富达坦言不可能。他就过往的案件说明,诈骗分子善于伪装,多重身分抹去了数位足迹,“受害者被骗走的储蓄或许转入A银行、再去B、C银行或更多,一旦取出现金后更难追踪。”

强调银行网络安全防备充足 惟消费者必须保持警惕

为了打击网络犯罪,丰隆银行成立了Red Team等网络安全团队。富达称,单靠银行的努力,是不足应付日益“进化”的网络犯罪分子,还需要消费者配合。

他举例,许多受害者误入网络犯罪分子圈套,不慎登入与真网站外观和名字相似的虚假网站。富达劝大众,在使用银行线上转账等服务前,再三确认个人图像(Profile Image)和安全短语(Security Phase)是否正确。

此外,丰隆银行陆续推出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措施,包含目前已取消短讯发送验证码服务。未来,该银行也会有“冷静期”(cooling-off)步骤,“申请转账的用户,有或许一天的冷静期,才决定是否真的要转这笔钱。”民众有充裕时间判断是否落入了网络犯罪的圈套。富达补充:“消费者在做任何行动前,都必须先警惕(Awas)、然后思考(Fikir),再判断是否要喊停(Blok)。”

“在网购或使用线上银行服务时,花几秒钟看一看网站标志、banner等是不是正确的,辨认网站真伪。”如今,银行加强了网络安全举措,间接也会让线上服务不像以往这么迅速。但他认为这是为了保障用户的利益,而必须采取的措施,“最重要是确保交易安全。”

富达强调网络安全教育必须从幼时开始,因此丰隆银行走入校园,希望教会孩童相关知识。

诈骗分子永不用真实身分

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部(CCID)助理警监莫哈末立端(ASP Mohd Riduan bin Abd Majid)在网络和多媒体犯罪调查小组已有14年经验。他坦言,现在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复杂。在调查时,警方需要多方的协助,像是银行、电信公司、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大马网络安全机构和科技公司的技术支援。

回顾2008至2010年,如果发生诈骗事件,警方很容易取证,可以去呼叫中心(call center)收集资料。可是,在数码时代,诈骗分子会利用云端技术躲过危机,然后采用特定的安全措施,又与外界合作,有层层叠叠的关卡防护,令到警方很难突破。

需知诈骗分子永远是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分,他说,诈骗集团会使用互联网电话服务(VoIP),冒充银行、警方、移民局单位的电话号码,让民众堕入骗局,短短几分钟内痛失钱财。因此,警方会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紧密联系,请求他们确认诈骗集团的位置或IP地址,然后实施各种封锁,不让他们继续行骗。

除了VoIP,他们还会用VPN、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隐藏网络“足迹”。由于这些VPN服务商不是本地公司,警方需要向这些外国服务商索取资料。可是,这些VPN服务商是会为用户的隐私权捍卫到底,他们未必愿意和执法单位合作。

遭勒索,不要交赎金

与此同时,犯罪集团会用不同的域名(Domain)在网络撒网“钓鱼” 。当警方阻断一个域名,另一边厢又会冒出一个新的域名。“他们其实已经预先准备了上百个域名,所以你们会不断接收到钓鱼(邮件)。”对此,警方提醒民众点开网页时,即使网页界面设计没有任何可疑,也不要完全松懈。先确认网址拼写是否正确无误,接着网址前面是否有“https”,因为“https”是指经过加密和验证的安全链接。

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部(CCID)助理警监莫哈末立端说,如果遇到勒索病毒,千万不要支付赎金。

既然警方有网络和多媒体犯罪调查小组,犯罪集团也懂得反警方追踪和取证。当警方充公他们的电脑,未必找到证据,有时会一无所获。当谈及令人闻风丧胆的勒索病毒,莫哈末立端声称,警方不鼓励受害者支付赎金。一般上,骇客会抓住受害者的害怕心理,设下时限,要求对方迅速支付一笔庞大赎金,不然会公开手上的机密资料。然而,这可能是陷阱。即使缴付赎金,对方未必会解除病毒危机,反而会不停要更多赎金。

网购欺诈案最严重

根据莫哈末立端展示的数据,从2019年至2022年,我国民众遭遇了很多网购相关的欺骗案。在2019年,警方接获3512宗投报,受害者损失大约2804万1146令吉;2020年则增加至5850宗,损失金额约4165万1705令吉。2021年最为严峻,或许是行动管制令缘故,许多人居家办公和网购商品,结果不慎掉入网购欺诈陷阱。那年一共有9602宗投报,损失高达7445万2045令吉;而在2022年虽然有回落,一共有8018宗投报,但损失金额却高达1亿1484万6974令吉。

“这些诈骗分子会在社交媒体打虚假广告,比如脸书、IG、WhatsApp和其他的平台。民众相信这些广告,然后就点击下单。当他们下单付款,这些款项会汇入到钱骡(money mule)的戶头。我们逮捕了这些钱骡,就会控上法庭。”

他说,现在犯罪分子在网上容易获取骇客工具,只要搜索就会找到相关资料和教程。民众上网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资料。

(原稿上传于29/12/2022)

相关稿件:
【科技Talk】当诈骗犯真好赚 NFT诈骗一年损失逾亿美元
【科技简讯】澳洲推出反SMS诈骗条例 要求电讯公司拦截骗徒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