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能ChatGPT爆紅後,很多人都驚歎它的文字組織及學習能力,那時我的腦海中就浮現一個畫面,那就是它是否能取代記者,特別是在撰寫專題報道如《醫識力》的主文?
ADVERTISEMENT
當人工智能ChatGPT爆紅後,很多人都驚歎它的文字組織及學習能力,那時我的腦海中就浮現一個畫面,那就是它是否能取代記者,特別是在撰寫專題報道如《醫識力》的主文?於是日前就進行了嘗試,當我輸入“什麼是繼發性低皮質醇症”時,它瞬間列出一些相關的資料,且以不同段落來完成。可是再對照與訪問醫生所講解,卻發現有些資料似真似假,或更直接來說,真假尚須再謹慎區分,不僅如此,它也欠缺真實案例,在人機之戰,人類暫時以一比零稍稍領先。
可是為何要進行對比?難道不是更應該共存嗎?以近期兩則文章為例,分別是由社會新聞組同事完成的追蹤報道,內容是關於“導師炒股陷阱”,一點一滴揭發炒股中種種套路以及相關報道等,至於《醫識力》則刊登馬大醫藥中心(UMMC)腎臟科主任林仕軍教授,由這位兼具理論及臨床經驗的醫生親自講解,到底有哪些腎病是可以被治癒;之所以要特別強調可以被治癒,皆因為在坊間很多時候一旦提及腎臟有事,患者就以為一定是慢性腎病,然後只剩下洗腎這條路,殊不知尚有一些腎病只要及時被發現,是可以被治療且能治癒,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等。
須坦言的是,任何一則專題報道的完成一點也不容易,因為撰寫的記者必須要先做好大量的資料蒐集。先以那則“導師炒股陷阱”為例,記者必須要很瞭解這行業中是如何運作,以及熟記相關的專業名詞,否則就算在追蹤報道過程中有出現哪些蛛絲馬跡,也無法察覺到。
至於《醫識力》的每一則主文報道更必須謹慎再謹慎,因為錯誤的醫藥資訊足以導致不必要的意外發生,所以下筆的記者在撰寫前要做的“功課”(即看資料)絲毫不能馬虎。但別忘記,大部分記者並非醫科系畢業,以我為例,我是新聞系畢業,之後就進入報館擔任採訪記者,從地方新聞到意外新聞,最後才轉入醫藥新聞,換言之我不曾接受過醫學培訓,可是在每次採訪前卻必須熟讀有關的醫學資料,否則在採訪時想聽懂醫生講解根本是不可能的。
記得有一次專訪血液科醫生談白血病的治療及管理後,回來在撰寫稿件時,腦海中就不斷浮現AML、ALL、CML及CLL(白血病的分類)等字眼,甚至在寫完稿後,這些醫學名詞仍不斷在腦海出現。
因此對我而言,ChatGPT的出現,或許能更好地幫助我在採訪前做足資料收集,比如說當我輸入“子宮內膜異位症”到底是什麼時,通過人工智能的強大資料收集及整理,我可以對採訪主題有更清晰的概念,且能擬出更有深度的問題等。
還記得當ChatGPT爆紅時,一位擅長講解關於金融的Youtube博主小lin說就曾試用人工智能來撰寫腳本,結果真的就寫出來了,但博主也坦言若是按照所寫出的腳本照稿念,估計兩期就能“掉粉”了,這也說明了ChatGPT的文字能力是很強,但並非全能。
因此下次若看到專題報道,比如上述提及由意外組追蹤報道,或者是《醫識力》深入報道時,請多給予關注,這些報道背後是撰寫的記者花了無數心血才得以完成。與其花時間去關注網絡無聊事(如家婆內褲到底誰洗),或政治上那些魑魅魍魎的搞作,不妨更多關注切身問題,比如如何避免網絡詐騙或避免血汗錢一朝被騙,或者是更多與個人健康有關的問題。
正如有句話這麼說,別吹噓你”有“多少房子或車子,你該炫耀的是你”沒有“三高及沒有病痛,那才是真正的財富。而要如何炫耀呢?那就是在日常就要多關注個人的健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