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被法律貼上不奉養標籤的,未必是世俗眼光中的“不肖”。
ADVERTISEMENT
談論了多年,包括在希盟首度執政時也曾提及,婦女、家庭及社會發展部終於準備在明年向國會提呈老年人法案,當中包括研究擬定適合的法令,以懲治沒有奉養父母的兒女。
依據聯合國的定義,當一個國家的65歲或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的7%至14%,意味著有關國家已邁入老齡化。2020年公佈的人口普查報告顯示,大馬65歲或以上的人口已從2000年的3.9%激增至2020年的6.8%,而估計到了2030年,60歲或以上人口將佔據總人口的15.3%。
老齡化社會無論對經濟和社會層面都帶來了挑戰,醫療資源負擔加重之外,在少子化的情況下,奉養父母誠然是為人兒女天經地義的責任,但生活素質提高,也同一時間面對生活費上升的壓榨,年長一輩也明白兒女面對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窘境,現實也教曉他們,古人所說的養兒防老的觀念,已在時代的衝擊下愈顯不管用了。
暫不說一些原生家庭本是矛盾和問題重重,奉養父母本是出於愛與道義和職責所在,淪落到需要立法來規定並約束子女必須奉養,是不是也意味教育的失敗,也是社會的悲哀?
立法管束兒女必須履行奉養父母的責任已相繼在多個國家落實,美國國會早在1965年落實老人法,新加坡也在約莫20年前通過贍養父母的法令,而中國也在10年前實施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家庭成員必須在經濟各方面照料老年人。俗話說,人不能自律就必須靠法律來約束,但奉養父母本與自律無關而該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本能,若兒女因本身經濟條件不許可,甚至差勁到父母的三餐都照顧不上,迫使父母必須狀告兒女不仁不義,基本上是親子關係也已決裂,除了血緣,已無“情”可言。
東方普遍尚推崇孝道,但在社會觀念的改變和生活型態已不同的當下,許多父母不再寄望兒女會反哺,兒女成才而不是充當“啃老族”已是父母最大的福氣,還有一種情況是眼看兒女也被生活的負擔壓得喘不過氣,心疼兒女的父母不忍自己再加重兒女的負擔,若晚年生活還勉強有退休金在手還能清儉過餘生,否則堪稱淒涼度日。爾今,在理財觀念深植以及強烈危機意識感的影響下,不少人更傾向於趁年輕開始進行財務規劃,確保自己老後不會成為日本人所形容的“下流老人”(泛指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
另外,不能忽視的是,關係淡薄也與原生家庭關係不睦、父或母未履行照顧子女的天責也有一定的關係。別忘了,不是每個家庭都如童話故事般,一家人相親相愛,也不是像小學作文中,如規範和教條式的寫道:家是我的避風港。對一些父或母缺席在他們的生活中,或是自小就是爹不疼,娘不愛,甚至是被父母視為累贅的孩子,提起原生家庭,對這些內心住著受傷小孩的兒女,那是一種只有自己最懂,外人未必能理解的痛。
電視劇《安家》中,劇中孫儷飾演的房似錦,真正名字是房四井,原名的背後就是她一段悲泣不被重男輕女待見的故事。劇中上有3個姐姐的她,一出生就被母親嫌棄,甚至準備把她丟進井裡淹死,所幸被祖父所救,而“四井”的名字正由此而來。長大後的她,擺脫不了的是母親把她當成搖錢樹。戲裡戲外,被原生家庭傷害得體無完膚的孩子,時間未必能完全治療內心的傷。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被法律貼上不奉養標籤的,未必是世俗眼光中的“不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