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19日訊)原住民部落孤立無援的窘境時有所聞,對許多慈善和救濟組織而言,要走進部落施於援手的最大難題,除了需要跋山涉水,還要消除他們對外界的戒心。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由於沙巴和砂拉越幅員遼闊,因此要拜訪和援助居住在當地偏遠內陸的原住民並非易事;即使是在大馬半島,要進入一些原住民村落,路途同樣相當艱辛,爬山涉水更是家常便飯。
耕心慈善協會原住民援助計劃負責人林偉廉接受馬新社訪問時說,他們在霹靂所援助的一個原住民村落,首先需從雪蘭莪開車5至6小時抵達宜力的一個小碼頭,過後再乘坐1小時半的快艇。
“下船後,我們還要站在四輪驅動車的後面,再走(開車)45分鐘至一小時的山路才會到(目的地)。”
耗13小時在路上
他說,如上所述,原住民援助計劃的其中一個挑戰即是舟車勞頓,如果他們是要從雪州去到外州,所花費的汽油成本就更高,以及一天的考察工作可能需要花12至13小時在路途上。
他指出,各個援助項目如建設工程在展開後,也還需數次親臨當地監督進度。
他說,耕心慈善在2013年推出的原住民援助計劃目前是集中在雪蘭莪、彭亨和霹靂,至於也有不少原住民的吉蘭丹,以他們目前的人力物力而言,暫時無法擴大至該州。
需溝通很久才給身分證
林偉廉說,該協會在援助原住民所遇到的另一個挑戰是,一些原住民對外來者戒心較重。
“原住民對外界的人有防備心,不管是政府還是非政府組織進去(村落)幫忙,他們都會比較小心,就算是要身分證,也需要溝通很久才會給。”
林偉廉說,該協會通常會向原住民發展局(JAKOA)取得名單,過後再尋求該局的批准,以進入村落援助原住民。
他指出,他們也有一名熟悉彭亨原住民村落的義工,在這名義工的引導下,他們也比較容易與原住民接觸。
提高生活素質不打亂作息
林偉廉指出,援助原住民是為提高他們的生活素質,而不是要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他指出,該協會的援助方式是視原住民的需求而定,絕不會強迫他們接受。
“如果他們沒有需要,我們就不會強迫他們,不會去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我的看法是,時代在進步,我們也要進步,之前一些原住民孩子需要電腦上網課……看他們在進步,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因為願意踏出第一步。
“這未必是打亂他們原本的生活方式,(比如)一些原住民也已經開始用煤氣(生火),不是用木材。”
林偉廉說,原住民有著本身的風俗、信仰和宗教,與這方面有關的婚喪喜慶,他們自然會按照本身的方式操辦,不需特別的援助,因此原住民接觸文明,不一定就會喪失原本的生活。
他說,耕心慈善為原住民所提供的援助除了他所提倡的農耕,主要還胥視當地原住民的需求,比如可能需要建設橋樑、學習中心、架設太陽能電燈或基本醫療,而他們在拜訪原住民時,也會帶上白米和食油等基本物資。
他指出,該協會主要是與原住民村落的村長溝通,因為並不是所有原住民都會說馬來話,以及基於距離問題,也不是所有原住民都有機會到外頭接受教育。
提供肥料割草機等
鼓勵農耕 也可出售
林偉廉指出,原住民所種植的農作物,可自行食用,也可出售,如此一來,他們就有了謀生和經濟能力,能夠自行購買日常必需品,而無需被動等著他人的援助。
“我很鼓勵農耕,我們(在農耕方面)幫了3年,一直在(幫助原住民)種水果、種榴槤之類,也有種菜。種菜可以賣給巴剎的人,偶爾也有人進來(村落)收菜,或者看有誰出去。”
他提到,在農耕方面,由於原住民已懂得如何耕種,因此,該協會主要是協助提供肥料、幼苗、割草機和建水井等,而無需再教導他們如何耕作。
林偉廉指出,他們在提供設備後,也會監督原住民的農耕進度,他希望每一個農耕援助案例都能取得成功,不會半途而廢,比如他們在彭亨的兩個農耕案例,原住民已可通過農耕謀生養活自己和家人。
他舉例,其中一名在工廠擔任主管的原住民通過農耕賺取額外收入作為社區基金,包括用以支付生病老人的醫藥費,他樂見耕心慈善給予原住民的援助能夠為他們帶來長期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