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立體派繪畫時對會感覺世界變得很亂,嘴巴歪了,鼻子變形了,甚至原本不應該看到的後腦都跑到前面來了,這是怎麼一回事?是這些畫家的視覺認知有問題嗎?還是他們擁有一雙“特別”的眼睛,看到的東西與常人有異?
ADVERTISEMENT
不。倒不是眼睛的問題。是這些畫家認為,他們可以(或者說他們認為應該)把我們平時所見到的一切重新剖開,重新組合,然後讓大家從不同的平面角度重新去認識這個世界。
在我們平日世界裡,依據正常的視覺,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單一角度。而這個正常的透視法規,讓我們每個人從嬰孩時期就認識一個前後左右對稱及比例準確的世界,或許,這些畫家都覺得這種正常的透視“太正常了”,甚至正常到約束了我們的觀察力,正常到讓我們只能接受“眼前的事實”,所以他們就要把整個世界分解開來,把不同的前後左右重新組合,讓我們的視覺可以一次過看到不同的角度──更重要是,這種做法是有選擇性的,他們或許會強調某一個角度,或者強調某一個層面,或者就看畫家要強調哪一種情感,就義無反顧並不顧邏輯地、誇張地突出某個他們要表達的內容。
立體派首領藝術家
畢卡索可算是把立體派發揚光大的最佳代表。畢先生不可能不知道人的眼睛長在哪裡?他早期作品也能畫出正常的、寫實的人像。但是當他進入立體派之後,他那個《哭泣的婦女》就像白素貞驚變那樣,完全變成一個因為情緒而變形的女人:眼淚誇張地放大,手帕也藏不住她的臉,左眼已經哭到歪歪斜斜彷彿就快掉下來,所有色彩都敵不過手帕上的淚水和緊咬手帕的嘴唇──他就是要你看到這一切,這就是畢先生要強調的一切。
另一幅也是畢卡索先生的“吻”,糾纏到幾近進入慘狀的吻,吻到臉青唇白世界褪色,吻到那女人的眼睛與神情都跑位了,這幅畫我們不僅看到一對接吻的男女,我們還看到“情到濃時的化學心理”。
其實,立體派的創始者是法國畫家喬治·布拉克。而他創立立體派的原意也並非為了把愛情解剖成碎片。布拉克是一種屬於理性探討的畫家,歐洲那個年代喜歡在繪畫上進行科學的理性探討,比如印象派的光點畫法其實就是根據光學原理來研發的,這個立體派,創始意識其實也一樣:就為了要分解透視上的各個平面、分解邊緣線條,分解影子裡的光暗,並且根據畫家意願去重新組合,這位立體派創始者更喜歡用這個手法來畫各種樂器,他覺得用立體派畫法去分解樂器,就猶如把音樂(聽覺)也都能分解出來,變成一片片不同的視覺層面。
立體派本身確實流行過一個時期。而就算現在,在學生學習靜物畫時,很多老師也順便用它來當作“反教材”,利用立體派的顛覆來掰正學生對靜物光暗的“正確認識”。
就連畫風景,也都可以立體派一番的。樹木可以蛻變成簡單的幾何形,山坡、橋樑、房屋,全都可以變成塊狀的顏色,整個世界的視覺可以重新洗牌,你可以不領情,但畫家自己有解剖及重組的權利。但立體派也確實給後世留下巨大影響的。
因為立體派大膽地解剖了並且重組了立體世界,立體派把能見到的及被擋住的全都放在同個平面上,這一點,就是立體派給後世的平面設計開拓了一條毫無顧忌的康莊大道——實用美術從此擺脫寫實主義的束縛,一切圖形都可以交疊出現,不計視覺邏輯,不礙光源原理,要文字的地方就加入文字,設計上所呈現的一切純粹就是一種訴求,隨著商業社會興起,美術從欣賞走向實用的訴求,並且可以完全按照信息之需要去表達一切。所以下次當你再看到那位哭到不成人形的畢卡索女人,可以尊稱她一聲現代藝術的始祖婆婆了。
更多文章: 聆聽巴赫的心靈情感──《萬象更新》巴赫誕辰紀念慶典音樂會 西北孤鳥/扮演、遊戲、交響樂;距離、參與、說書人──一部經典改編為兒童劇的方式 郭少麒/學舞與生活美學 吳偉才/洋人的寵物畫 身體、材料與空間 帶你走近視覺藝術──《勞動與重量巡展》 西北孤鳥/活在真空裡喝心靈雞湯的藝術家——《靜聲》劇評 譚寶婷/追逐赤子心 舞出人生的態度──青年舞蹈家郭少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