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
发布: 4:00pm 24/03/2023

美国

中国

黄婉玮

美国

中国

黄婉玮

黃婉瑋|若能文明共存,美國與中國何需二選一?

中國試圖以中國政治思想告訴世界,即使是文明有反差、經濟有落差,政治實體也可以主張創建和平溝通的渠道。不過,中國在文明論調中還未掌握足夠份量的話語權,因為世界仍然是西方尤其是美國的語言為思想主導的世界。

2016年,習近平選擇中東地區作為首場國事訪問的地點,而埃及、沙地阿拉伯以及伊朗成為他上任以來首三個出訪的中東國家。即使當時的中東受敘利亞戰爭的紛亂所困,“一帶一路”依然走進去開展基礎建設的工作,為長期的經濟合作打下基礎。故此,沙伊兩國在北京的見證下走向和解,應歸為習近平當年出訪中東的成果之一。

ADVERTISEMENT

有了沙伊的案例後,習近平到俄羅斯與普汀會面之事更加受到國際的關注,關注習近平再一次發揮斡旋的本事調停俄烏戰爭,但另一方也在關注中俄會否以結盟方式抗美,而若真如此,冷戰遂即重現。

過去的一年,中國與俄羅斯各別在美國領導的“印太戰略”與“北約”中受到“指名道姓”的針對。因此,選擇俄羅斯作為習近平在第三個任期的首個出訪地點,能向美國表達中國與俄羅斯不是單獨行動者的立場,美國持續的抗中勢必促成中俄的“命運共同體”——俄羅斯受“北約”持續威脅之下,不會參與遏止中國崛起的西方戰略。

中國的外交部將習近平出訪俄羅斯定性為“合作之旅”、“和平之旅”,意即重點仍以強化中俄經貿關係為主,並不只是為了反擊美國。尤其要為中國的能源戰略尋找安穩的供應方。能源供應絕對是中國保持大國實力連續上升的必要條件,而若能不負眾望的調停俄烏戰爭,為俄羅斯解決其侵略之舉帶來的國家困境,也將為中俄關系“錦上添花”。

中國從一個發展中國家崛起,至今越來越接近世界體系的核心,並嘗試以其經濟大國的地位參與和平秩序的建構。但西方國家“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認定文明衝突終將發生,不可避免。於是,中國試圖以中國政治思想告訴世界,即使是文明有反差、經濟有落差,政治實體也可以主張創建和平溝通的渠道。不過,中國在文明論調中還未掌握足夠份量的話語權,因為世界仍然是西方尤其是美國的語言為思想主導的世界。

二戰後,大部分被殖民化的地區以獨立和建國脫離帝國統治,但殖民者輸出的文化及制度不會消亡,精英思想仍在殖民體系的文化影響下,而且文化影響已根植於民眾的生活方式。美國崛起後的美國文化流行世界各地,其政治的話語權在冷戰結束後獨霸一方,在世界各角落撒下美式“民主種子”。民主成為各國公民運動和政治運動中不可或缺的思潮,受到各階級追求以擺脫傳統威權的控制。但是回顧19世紀的美國文化開始滲入歐洲大陸時,也曾讓貴族階層抗拒和反對歐洲被“美國化”。

從世界如何走向美國化的例子來解釋西方國家對中國化的抗拒,就能瞭解大國文明必經的路程。從美國化到中國化,是文化的全球化過程。中國透過設立孔子學院和佈局“一帶一路”戰略框架與世界搭建橋樑,達成文化外交和經濟外交,但生根於西方文化的國家及社會,與早期的歐洲貴族一樣有抗拒感,甚至建造排外的城牆,禁止中國的“抖音”和華為科技進入這些國家的市場,不過跟經歷美國化一樣,終有一天還是會從抗拒轉向接受。

無論過去或現在,都會有精英思想主導的意識形態控制當代社會的認知,但每個時代也總會出現反對跟隨精英思想的新世代。不同於以往的是,這個世代的世界觀裡同時有意識形態,也有嚮往創造性的生活方式,而文化差異正好是生活靈感的最佳創源。因此,不需完全依靠精英推動的美中博弈作為唯一解讀世界的認知,更不需對兩者的文明進行二選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