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资金引流到低碳市场的方法尽管有待完善,但已经为欧洲金融体系带来颠覆的改变。在英国大型投资机构任职几十年的讲师说:“10年前我开始教这门课时,我还不相信绿色金融会成功,这几年的变化太快了,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这个目标‘会不会’实现,而是‘什么时候’实现。”
来到英国第七个月,我终于把这件事从to-do list划掉了,这幸福来得太突然!
ADVERTISEMENT
什么国家大事这么兴奋?其实不过是开个银行户口。今早心血来潮在手机上试试申请,没想到按着按着就把户口开好了。记得刚来的那阵子我跑遍各家银行都开不了户,有家银行甚至帮我开户后又马上关闭,说我不符合开户资格。今天申请的这间,几个月前要求我必须到分行核查证件。好不容易去到银行,却说必须预约。当我问最快什么时候可以预约时,对方却回答:接下来几个月都满了……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翻开我国有关教育的新闻,最火热的讨论永远围绕在STEM教育,原因无他,因为现今就业市场科技业当道,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无法避免地只能随波逐流。
然而,随着全球创意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STEM教育模式逐渐显现出局限,因而许多国家开始引入STEAM教育,其中“A”的加入为教育注入了新的可能。“A”指的是arts,但并非指狭义的艺术,而是创意思维、感性思考和人文关怀。若是如此,哲学思辨是否能在STEAM教育中发挥其重要功能?

哲学思辨的重要
对许多人而言哲学思辨或许很抽象。它到底是什么?如何进行?有些人将之等同于批判性思考和逻辑学,有些人则认为是古今中外的哲学理论,可是这些并不全然正确。哲学思辨,一言以概之,即透过与他人的哲学性对话发展思考力和形成共同体。
对话如何启动哲学思辨?美国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Matthew Lipman)认为哲学对话可以培养三种思维能力,即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关怀性思维。唯有具备了这3个层面的思维时,才能算是真正的哲学思辨。可惜,学校或坊间的工作坊一般都只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忽略了后两者。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首先所谓批判性思维,就是不轻易相信包括常识和成见在内的讯息,而是先去验证其真伪或妥当的一种态度。填鸭式教育和应试教育并不给予学生斟酌和思考的机会,就企图让学生相信师长传授的知识和信念。再者,在传统的教育现场,老师经常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这些性质都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育。
批判性思维旨在引发怀疑和形成判断,但若仅停留于此,容易导致思维僵化或执着于固定标准,从而限制创造性。因此,具有实验、先进乃至冒险的创造性思维亦同等重要。
英国著名教育学者肯·罗宾逊(Ken Robinson)视传统学校为创造性思维的杀手,而哲学对话则弥补了当中的不足,提供更开放的思维空间。哲学问题通常引发新的疑问,难以轻易解决,这正是其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
在哲学对话中,通过与他人交流和探讨,可以促使深度思考,并启发全新的思维方式,从而为教育注入活力。在课堂上,老师往往会称赞那些说“我懂了”的学生,可是在哲学思辨培育中,若学生表达“自己越来越不懂了”才更应受到夸奖。
什么是“关怀性思维”?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可是“关怀性思维”却鲜少被提起。思考不仅仅是形式性与结构性的问题,许多人认为培育哲学思辨只要掌握好逻辑推理等方法就好。然而实际上,我们的感情在很大的程度塑造我们的思考,为思考提供有别于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建构新的框架和带来不同的视角。
简言之,所有思考都需要有感情基础。例如当我们思考与讨论社会正义时,会与遭受不公的个人或团体产生共鸣,并对如此的社会感到不忿。缺乏感情的思考好比一道机械式的计算题,没了关怀,思考就会失去价值。
哲学对话如何启动关怀性思维?学会认真聆听他人的声音,尊重别人的反驳和质疑正是对他人关怀最直接的方式。很多人在讨论的过程中经常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立场。反之,哲学对话主张的探究团体是基于平等发言的共同体,不具排他性。这样的教育被认为是有利于培育自由思考与具备同理心的公民,因为对话可以让人与人在存在差异与对立的情况下建立与维系人际关系,产生互相关怀的关联。
互联网以至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今天,单纯记住知识的能力和只会思考技巧已经越来越难以在变化莫测的21世纪立足。哲学思辨与传统教育并非相互对立,STEAM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多维度的思维能力,而哲学思辨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通过在课程中导入哲学对话,我们不仅可以培养理性与感性兼备的学生,更能助力教育从知识传授转向全面的人才塑造,为快速变化的未来做好准备。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