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影音

|

煲劇聯合國

發佈: 7:45am 27/03/2023 5104點閱

臺劇

劇評

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

李欣霓

探討婚姻

臺劇

劇評

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

李欣霓

探討婚姻

李欣霓/《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詮釋柴米油鹽下的婚戀價值

作者:李欣霓

李欣霓/《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詮釋柴米油鹽下的婚戀價值

婚姻對你而言,是相愛的證明,還是無謂的束縛呢?婚姻出現問題時,你又會如何去應對?

ADVERTISEMENT

》全劇收錄〈聖筊〉、〈尾號1314〉、〈恭請光臨曾賈府喜事〉、〈梅莉〉和〈沙之書〉5個獨立故事。每個故事中的婚姻都附加了一項特殊的科技產品,具體地延續和強化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的科幻劇本質。這兩部劇的核心都是臺劇非常擅長的家庭題材,只不過不是典型8點檔閩南劇裡的鄉土劇情,而是充滿人文藝術的色彩。雖然同屬探討家庭關係系列的詩選劇(編按:獨立單元劇),但有別於《你的孩子》探討教育與親子關係的議題,《你的婚姻》則是將討論的重點放在婚後的夫妻關係上。該劇透過不同的故事線讓觀眾的真實意義,同時帶領觀眾找尋對婚姻、伴侶關係的定義。

李欣霓/《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詮釋柴米油鹽下的婚戀價值

科技能否改善婚姻關係?

5個故事都是用科幻設定切入家庭和婚姻關係,觀眾可以看見貫穿劇情的科技產品如何取代人性。現代人依賴科技產品與應用程式帶來的便利,但伴侶之間的相處與互動,以及那些須用長時間換取的婚姻生活體驗卻是任何科技都無法取代的。5部單元的劇情發展都和劇名相扣,不斷在提醒一種現象:如果當事人選擇依賴科技產品解決婚姻難題,那這段婚姻到頭來將不受控也不再屬於他/她。整部劇明確地將科技產品演繹成考驗夫妻關係的絆腳石,而非修復婚姻關係的專家。

李欣霓/《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詮釋柴米油鹽下的婚戀價值

李欣霓/《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詮釋柴米油鹽下的婚戀價值

《你的婚姻》探討婚戀關係的價值與人性的本質,勾勒出婚姻的多面向與挑戰,帶領觀眾看見不同夫妻的問題與矛盾。角色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習慣使用AI產品來解決婚姻裡所面對的碰撞,但當他們見識到科技產品那高超的本領後,最終卻還是不約而同選擇迴歸到人際關係的核心──在猜測、對話、相處、理解的過程中尋找癥結所在並淬鍊伴侶之間的關係。

李欣霓/《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詮釋柴米油鹽下的婚戀價值

婚姻中有矛盾才真實

當許多的婚姻故事依舊徘徊在“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勸和不勸離”等理念中,《你的婚姻》則勇敢地揭示婚姻的真實面目。幸福的婚姻不意味著沒有矛盾或問題,而是兩人如何去應對婚姻的問題與矛盾。劇中每一對伴侶起初都會不自覺將自己婚姻的自主權拱手相讓,讓給對方、猜忌、迷信、外界觀念與思維枷鎖以及各種科技產品的預言,最終導致婚姻中的兩人完全失去主控權而被婚姻捆綁。雖然婚姻總是讓人很難完全做回自己,但浴火重生後的婚姻才能豐富伴侶的生命體驗,讓彼此的人生有更多層次。

李欣霓/《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詮釋柴米油鹽下的婚戀價值

李欣霓/《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詮釋柴米油鹽下的婚戀價值

另外,《你的婚姻》也提醒著每一個身處婚姻的觀眾,婚姻始終是兩個人的事,離不開彼此的協作、包容與支持。在〈恭請光臨曾賈府喜事〉和〈梅莉〉中,編導並不一味地為異性婚姻裡的女性打抱不平,反而是以丈夫的角度出發來探討婚姻問題,重新定義男性在經營婚姻時的複雜心理,讓觀眾看見男方也有無法說出真心話與必須在婚姻裡讓步的時候。如劇中所言“婚姻就像老鼠跑在滾輪上,你只能不停地跑,才不會有掉下來的那一天”,這部劇讓每一位正奔跑在婚姻滾輪上的觀眾找到自我的投射,並能在消化劇情的過程中重新探討與反思自己的婚戀價值。

更多文章:

黃愛玲/《絕味之路》尋找美食,尋找自己
區秀屏/《舞伎家的料理人》關於一些透明和真摯 
王晉恆/《她和她的她》厭女社會下的破碎靈魂 
黃愛玲/《有種好男人》離地有餘,可愛搭救 
鍾徵嚴/《星期三》少女Wednesday的成長煩惱 
王晉恆/《四樓的天堂》專屬現代人的身心療愈之劇 
黃愛玲/我們有擺脫“文明社會”的勇氣和能力嗎? 

打開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發佈: 7:00am 03/03/2025 1.3千點閱
王晉恆/《影后》無處隱藏的身外身,轉瞬即逝的夢中夢[1]

王晉恆/《影后》無處隱藏的身外身,轉瞬即逝的夢中夢

臺劇《影后》廣受熱議,除了華麗卡司同臺飆戲,也因為取材自現實中的臺灣演藝圈,引來圈內圈外人的各種臆測,想要知道劇集中那些女演員——從幕前轉戰幕後的知名經紀人薛亞之(謝盈萱飾);想要擺脫三級片陰影,“把衣服一件一件穿回來”的黎芯妮(陳庭妮飾);因為得罪人所以不斷在金鐘獎陪跑的周凡(楊謹華飾);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的新人史艾瑪(林廷憶飾)——究竟影射著哪些明星。

演員被迫冷天下水,吃餿掉的道具食物,以及更多的化妝間衝突活現眼前。劇集想要揭露的現象,探討的議題很多,但是我想從原型議題切入。新銳導演TB自小與母親有嫌隙,衝突不斷,母親為了賺錢不斷參演臺劇8點檔以致女兒出車禍也不知。TB決定將這段成長故事改編成電影,結果惹來母親不滿,指責女兒不顧家庭顏面,將母女的私事公之於眾。戲中戲的手法,精妙刻畫出兩代人的水火不容,卻也不禁讓戲外的觀眾深思,母女倆口中為了藝術的犧牲,是否也在無形中傷害了家人?

王晉恆/《影后》無處隱藏的身外身,轉瞬即逝的夢中夢

被遺忘的恐懼

記得某明星曾將演藝圈比喻成一池的觀賞魚——因為廣受矚目,連私生活也必須活成一種表演。一直認為“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對演員來說特別沉重,當演員與演藝事業死死綁定後,就可能要面對這一生都揮之不去的容貌焦慮,哪怕只是一丁點體重的變化或臉蛋細紋的增長;有了年齡後就要做好被人遺忘的心理準備,就像劇中家喻戶曉,紅極一時的潘茵茵(曾莞婷飾)只能一步一步走向邊緣。如果勢必從C位退下,觀眾還會指望該演員“優雅”地走下坡。

王晉恆/《影后》無處隱藏的身外身,轉瞬即逝的夢中夢

王晉恆/《影后》無處隱藏的身外身,轉瞬即逝的夢中夢

因此,娛樂版與網絡論壇對某角色對應哪個明星耍大牌、背叛經紀公司這類的八卦議論,恰恰從戲外印證了明星不過是產業鏈的商品之一。既然只是失去主體性的商品,各種以性、金錢與權力的剝削便更輕易且頻頻發生。《影后》劇組大膽描畫演藝圈的生態,在這個人際關係的修羅場,有人自甘被物化以求身價暴漲、有人像極了用後即棄的道具、有人出身就是“星二代”,起點遠超拼了老命才出道的素人……

所以強調“真實”、“做自己”的周凡自然在圈內處處碰壁,一直開罪上層與投資人。過於理想主義,崇尚自由的周凡,甚至在好友薛亞之的婚禮上鬧事,抗議她為了男人放棄演藝事業。愛情與事業,原則與變通,真實與偽裝等二元對立的元素通過不同角色的成長經歷,精彩機智的對白與交錯的生命線,兩相對照,深化思考。比如周凡在四十幾歲終於愛上一個男人,以其為榜樣的新秀史艾瑪(人稱“小周凡”)卻為了混入演藝圈而果斷放棄了愛情。這種不同年齡段作出不同決定的對比,更加立體地表現出職業演員一生的情感糾葛與思想變化。

王晉恆/《影后》無處隱藏的身外身,轉瞬即逝的夢中夢

愛情中的自我拷問

楊謹華16年後再演大齡女人愛上小鮮肉這種橋段,使人想起《敗犬女王》中那個質問“難道女人的勝負,真的必須取決於男人,再不怎樣的女人,有了男人就是抬頭挺胸的勝犬,沒有男人就必須垂頭喪氣,乖乖貼上敗犬的標籤嗎?”的單無雙,但是《影后》裡周凡的焦慮,超越年齡,源自演員能否坦誠真心對待另一半,值不值得被愛的自我拷問。愛情講究真情實感的全部投入,周凡卻在戀人面前出現類似“冒名頂替綜合症”(Imposter Syndrome)的心理現象,擔心卸下明星光環與演員面具後,展露最真實最脆弱的一面時,戀人會棄自己而去。

王晉恆/《影后》無處隱藏的身外身,轉瞬即逝的夢中夢

王晉恆/《影后》無處隱藏的身外身,轉瞬即逝的夢中夢

和假戲真做的吻戲和掌摑片段一樣,我們不知道《影后》隱去了幾分真實,大方描繪的又是哪些迷障。編劇捏出的泥人,因為演員吹出的一口氣而活靈活現,觀眾早已分不清虛實,本色演出或演技加持亦無關宏旨,當鏡頭對焦那些精湛飽滿的演出,包括化哭為笑的釋然瞬間、咬著嘴唇忍痛、失而復得時歡欣中又帶著一絲無奈的表情管理,無一不令人深深折服,同時心中有數,眼前的淚與笑,是一出虛構的戲劇,也可以是帶著自傳色彩的紀錄片。

[1] 取自蔡琴歌曲〈給電影人的情書〉,羅啟銳詞。

更多文章:

羊老賊/《最後生還者》優秀電玩改編關鍵在於劇情 
黃愛玲/《照明商店》有死亡,方有珍惜
阿簡/《山花爛漫時》愛和榜樣才是教育的根本
王晉恆/《脫單大作戰》真愛,莫非只是遊戲一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