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栏

|

文化空间

|

拓宽文化视野

|
发布: 7:00am 27/03/2023

拓宽文化视野

陈亚才

印度教

辨喜

Swami Vivekananda

吠檀多

辨喜精舍

罗摩克里斯那传教会

陳亞才/印度教聖哲的足跡

作者:陈亚才
陈亚才/印度教圣哲的足迹
辨喜上師銅像,立在吉隆坡十五碑辨喜精舍前。

有一天晚上,我讀的書,讀到有幾行字談到上師(原名Narendranath Datta,1863-1902,辨喜是其法名的意譯),腦海中浮現一個念頭,要寫一篇文章來談談這位改革印度教(Vedanta)教派的上師,一位把革新的印度教傳播到西方的重要精神領袖。

辨喜生於印度加爾各答的富裕家庭,屬剎帝利種姓,早期受梵社(Brahma-samaj)的宗教與社會改革影響,後來追隨宗教活動家羅摩克里斯那(Ramakrishna Paramahamsa,1836-1886)併成為其門徒,獻身印度的宗教與社會改革運動。

ADVERTISEMENT

1893年9月11日,世界宗教會議在美國芝加哥召開,辨喜上師幾經波折,最終如願在會上發表演講,其開闊胸懷和精神信仰打動與會者,西方世界開始關注此人的宗教論述。會議之後,他繼續在美國各地遊歷,並分享其觀點。

1896年,辨喜上師創立了紐約吠檀多研究會(The Vedanta Society of New York),為東西方思想搭建平臺,融合西方科學與東方哲學,其開創在於包容各個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士,可以在不改變原有信仰的情況下,加入此會成為會員,共同探索世界宗教。

回國後,辨喜上師與羅摩克里斯那的弟子在1897年創立羅摩克里斯那傳教會(Ramakrishna Mission),宣揚世界宗教,並協助印度的貧苦階層,同年在印度設立了“不二論精舍”(Advaita Ashram)。

陈亚才/印度教圣哲的足迹
創立於1904年的辨喜精舍。
陈亚才/印度教圣哲的足迹
吉隆坡十五碑辨喜淡米爾中學(Sekolah Menengah Kebangsaan Vivekananda)。

辨喜上師的宗教與歷史定位,在於他繼承古代吠檀多宗教哲學,並大量汲取西方科學與哲學的養分,改造和革新傳統吠檀多思想體系,是新吠檀多教派的首創者。他批判商羯羅的“世界虛幻論”,反對傳統吠檀多悲觀遁世的人生觀。辨喜上師屬於“行動吠檀多”,他認為:

“如果你想尋找到神,首先要為人民服務!如果你要獲得力量,就必須為你的同胞服務。”

辨喜上師對印度教思想的主要貢獻在於教派的革新,另外把4種瑜伽,即智瑜伽(Jnana Yoga)、信瑜伽(Bhakti Yoga)、業瑜伽(Karma Yoga)以及王瑜伽(Raja Yoga)帶到西方,並逐漸在世界各地設立中心作宣傳據點。目前全球有大約265箇中心,積極從事教育、出版、慈善等事業。

陈亚才/印度教圣哲的足迹
吉隆坡十五碑辨喜路(Jalan Vivekananda)。
在馬來西亞的影響力

Vivekananda這個名字在馬來西亞(尤其是印裔社群)並不陌生,好些淡米爾學校、印裔人口彙集地區的路名、建築物等,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足見這位聖哲的崇高地位。吉隆坡十五碑有一座辨喜精舍(Vivekananda Ashrama),建於1904年,就是為了紀念辨喜上師。這座精舍發揮社區教育的角色,通過舉辦各類宗教課程和講座宣揚印度教,也傳授淡米爾文。

辯喜精舍在2015年險些被拆掉以興建二十多層樓的共管式公寓。當時古蹟維護者發動簽名運動,致力於維護這座超過百年曆史的古蹟。時任旅遊及文化部長納茲裡親臨現場視察,並明確表明不應拆除辨喜精舍的立場。文化部較後根據2005年《國家文化遺產法令》,在2015年7月15日宣佈,將辨喜精舍指定為國家文化遺產,維護古蹟的抗爭圓滿落幕。目前辨喜精舍也負責管理三所淡米爾小學和一所淡米爾中學。

陈亚才/印度教圣哲的足迹
位於雪州八打靈的馬來西亞羅摩克里斯那傳教會,創立於2001年。
陈亚才/印度教圣哲的足迹
馬來西亞羅摩克里斯那傳教會,有辨喜上師的塑像,2015年由印度總理莫迪主持揭幕儀式。

我國也有羅摩克里斯那傳教會,分佈多個州屬。位於雪州八打靈縣的傳教會稱為Ramakrishnan Mission Malaysia,是一座大寺院,成立於2001年。這傳教會有一座冥思堂,稱為Panchavati,供信徒靜坐冥思。這座寺院也代售印度出版的相關書籍,種類相當可觀。

今年3月初,我拜訪這個團體,謝謝傳教會主席Swami Supriyananda的講解。這傳教會沒有色彩繽紛的印度教眾神的塑像,沒有鼓樂喧天的宗教儀式,著重的是靜坐靈脩。寺院供奉3位聖哲:Sri Ramakrishna、Swami Vivekananda以及聖母(Holy Mother Sarada Devi,Sri Ramakrishna的太太)。2015年11月22日,印度總理莫迪(Shri Narendra Modi)應邀為傳教會的辨喜塑像主持開幕儀式。

陈亚才/印度教圣哲的足迹
今年3月初拜訪Ramakrishna Mission Malaysia主席Swami Supriyananda,向他了解辨喜上師及傳教會的發展概況。
陈亚才/印度教圣哲的足迹
有關辨喜上師、Sri Ramakrishna 以及Ramakrishna傳教運動的書籍。

Ramakrishna Mission Malaysia

No.36, Jalan 10/7,Sek 10,460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Tel:03-7960 0385

Email:[email protected]

http://www.rkmission.org.my

延伸閱讀:
陳亞才/阿耶帕廟的朝聖苦行
陳亞才/Chetty與Chettiar 土生印裔與借貸業者
陳亞才/印度教中的動物與神祇
陳亞才/登高參觀檳城穆魯幹廟
陳亞才/馬口印度廟奉獻大典
陳亞才/馬六甲印度廟巡禮
陳亞才/野新華印聯合廟──獨特、和諧、驚歎
拓寬文化視野/鼓樂喧天,信徒激情的大寶森節
陳亞才/馬來西亞的錫克人與錫克廟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