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什么、捍卫什么,在在考验政治人物以及人民。总之,面对纷扰的公共事务,妥协未必软弱,坚持不见得更有理想,必须将各自的论述一一检视,或有相对客观的看法。
ADVERTISEMENT
美国政治学者亨廷顿认为,新兴民主国家须经两次政党轮替,民主制度才会巩固。若以此为标准,大马的民主体制仍属稚嫩,全国上下仍须学习。尽管1955年马来亚即办理普选,持续至今未曾中断,可说是亚洲老牌民主国家。惟之前国阵长年垄断政权,以致国际认为本地是软威权政体,并非完全的民主国家。
定期选举只是民主政体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民主政治的精神是人人都有权利参公共事务,时时刻刻在日常生活体现,不只是投票那一天。然而,光是进行有效讨论,未因观点分歧陷入纷扰、无序的混乱,反而能在众声喧哗中,统合各方意见,指引国家社会进步的方向,便是民主体制顺利运作的理想状态,这样的理想状态仰赖大众持续学习。换句话说,民主政体对人民的要求很高,集体素质较高,民主政体的问题就少一点,否则国家治理亦可能千疮百孔。且民主是不进则退的政体,须时时维护。倒是身处威权体制的人民,那就简单多了,听官方的话即可。
由于民主政体需要照顾全体人民,然而资源有限,于是必然成为人人都不太满意的局面。面对现实困境,妥协就很重要了,倘若某些进步政策无法一步到位,大家愿意一步一步前进,抑或坚持必须百分之百落实才过关?
部分民众以为,那个阵营赢得政权便能为所欲为,一旦他们认为该阵营施政不如预期,便将政府批评的一文不值。不过,个人关心的优先政务,未必多数人在意,这便是现实。绝非谁赢就全盘推动己方阵营的理念,无视其他人的感受。大家既然生活在同一块土地,彼此是同伴并非敌人。沟通协调是为了增进对公共事务的认识,以及了解观点差异背后的思维,然后求同存异,逐渐扩大共识。彼此都愿意倾听相异观点,才会产生真正的沟通。倘若一味推销自己的看法,那是宣传。而宣传一旦未广受接纳,便怪天怪地怪社会,只不过是“我最对”的个人优越感受挫,谈不上集体失败。
妥协其实是中性的词语,执政者、人民都需要持续学习。当然,毫无原则的妥协也可能造成国家社会原地踏步或同流合污。妥协什么、捍卫什么,在在考验政治人物以及人民。总之,面对纷扰的公共事务,妥协未必软弱,坚持不见得更有理想,必须将各自的论述一一检视,或有相对客观的看法。
民主政治由于众声喧哗,缺乏明确准则适用所有领域,难免让人偶有无所适从之感。比如环保与经济发展,便是各国长年的永恒争论。如今这个难题,似乎能以新科技缓解,比如发展在生水、再生能源、工业废弃物处理等等。妥协若是争取柳暗花明的转机,相信是大家乐见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