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協什麼、捍衛什麼,在在考驗政治人物以及人民。總之,面對紛擾的公共事務,妥協未必軟弱,堅持不見得更有理想,必須將各自的論述一一檢視,或有相對客觀的看法。
ADVERTISEMENT
美國政治學者亨廷頓認為,新興民主國家須經兩次政黨輪替,民主制度才會鞏固。若以此為標準,大馬的民主體制仍屬稚嫩,全國上下仍須學習。儘管1955年馬來亞即辦理普選,持續至今未曾中斷,可說是亞洲老牌民主國家。惟之前國陣長年壟斷政權,以致國際認為本地是軟威權政體,並非完全的民主國家。
定期選舉只是民主政體的一部分,並非全部,民主政治的精神是人人都有權利參公共事務,時時刻刻在日常生活體現,不只是投票那一天。然而,光是進行有效討論,未因觀點分歧陷入紛擾、無序的混亂,反而能在眾聲喧譁中,統合各方意見,指引國家社會進步的方向,便是民主體制順利運作的理想狀態,這樣的理想狀態仰賴大眾持續學習。換句話說,民主政體對人民的要求很高,集體素質較高,民主政體的問題就少一點,否則國家治理亦可能千瘡百孔。且民主是不進則退的政體,須時時維護。倒是身處威權體制的人民,那就簡單多了,聽官方的話即可。
由於民主政體需要照顧全體人民,然而資源有限,於是必然成為人人都不太滿意的局面。面對現實困境,妥協就很重要了,倘若某些進步政策無法一步到位,大家願意一步一步前進,抑或堅持必須百分之百落實才過關?
部分民眾以為,那個陣營贏得政權便能為所欲為,一旦他們認為該陣營施政不如預期,便將政府批評的一文不值。不過,個人關心的優先政務,未必多數人在意,這便是現實。絕非誰贏就全盤推動己方陣營的理念,無視其他人的感受。大家既然生活在同一塊土地,彼此是同伴並非敵人。溝通協調是為了增進對公共事務的認識,以及瞭解觀點差異背後的思維,然後求同存異,逐漸擴大共識。彼此都願意傾聽相異觀點,才會產生真正的溝通。倘若一味推銷自己的看法,那是宣傳。而宣傳一旦未廣受接納,便怪天怪地怪社會,只不過是“我最對”的個人優越感受挫,談不上集體失敗。
妥協其實是中性的詞語,執政者、人民都需要持續學習。當然,毫無原則的妥協也可能造成國家社會原地踏步或同流合汙。妥協什麼、捍衛什麼,在在考驗政治人物以及人民。總之,面對紛擾的公共事務,妥協未必軟弱,堅持不見得更有理想,必須將各自的論述一一檢視,或有相對客觀的看法。
民主政治由於眾聲喧譁,缺乏明確準則適用所有領域,難免讓人偶有無所適從之感。比如環保與經濟發展,便是各國長年的永恆爭論。如今這個難題,似乎能以新科技緩解,比如發展在生水、再生能源、工業廢棄物處理等等。妥協若是爭取柳暗花明的轉機,相信是大家樂見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