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信仰不是指令,它是一種與那些有同樣需要的人在一個缺乏歷史、政治和教育構造的王國裡的歸屬感。信仰取決於我們的經歷及我們所處的環境。
ADVERTISEMENT
馬來西亞有一個問題。一個大問題。不,不是經濟問題,也不是政治人物的問題。它只是……我們。
是的,我們,我們大馬人,大多數人都宣稱信仰某一宗教——其實只要我們不按照自己的信仰來判斷其他信仰的人是沒問題的。
我相信對於什麼是信仰有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使我們能夠與不同信仰的人聯繫起來。另一種觀點則會破壞這個國家,使我們彼此對立,而這種觀點不是由任何形式的證明形成的,而只是從文化、歷史和傳統中繼承下來的。
如果我們要與不同信仰的人生活在一起,那麼我們真的應該反思自己,問問自己,我們是否讓我們的宗教老師做出了一個關於信仰的糟糕定義。
當然,我們都願意相信我們的神職人員的話,就像我們都願意尊重工程系老師或建築系老師或外科醫學系老師的話。
當你向老師學習時,你傾向於完全相信他們,因為他們被認為通過自身經驗就無所不知。
我們的宗教老師似乎無所不知,併成為我們渴望成為的那種人。因此,信仰就是相信我們的老師,以及那些自稱“無所不知”的古籍。
其次,這類老師用“比較法”來教育我們,將我們的信仰與其他信仰進行比較,以說明差異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法,其他信仰的追隨者被視為“不潔”,被視為“有罪”、“無信仰”或“無神”——甚至是單純的邪惡。
即使我們認為,比方說,一個有不同信仰的鄰居是個好人,我們也被教導要假設這人最終會變得不道德,並最終落入我們所認為的地獄。
這種關於信仰的觀點簡單地認為:我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永遠如此。
對我而言,這種信仰會破壞任何關於國家建設或共享的想法,甚至是和平生活。這種信仰理念的支持者認為,只有一種宗教被上蒼所接受,其他宗教就是錯的,不能接受的。
現在,哪個宗教教導這種“我們是對的,他們是錯的”的概念?我想,是所有的宗教。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永遠無法相互信任並生活在和平之中。
現在,如果對什麼是信仰有不同的觀點呢?我認為我上面討論的信仰理念是“初學者的信仰”,而不是通過成熟與進步發展出來的信仰。
如果我們通過廣泛閱讀,廣泛接觸,並與許多不同的信仰融合,從而走向成熟;如果我們體驗到親密的友誼,體驗到在災難中生存,或通過捐血或器官與其他非我們信仰的人交換生命,我們將發現一個關於信仰可以是什麼的新觀點。
這種關於信仰是什麼的想法認為,當我們試圖接近上蒼時,並非通過單純的儀式、朝聖和疾呼“保護”我們的宗教;而是通過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直接幫助他人,同時也有禮地接受他人的幫助。
我們真的可以說出我們可以在沒有任何“他人”的情況下過完一生嗎?如果不能,那麼為什麼要因為別人的信仰不同而傲慢地拒絕他們的善意呢?難道我們沒有被教導永遠不要拒絕來自上蒼的祝福,如果這種祝福是用另一信仰包裹的,我們該如何看待上蒼的這種姿態呢?想一想吧。
在馬來西亞,我們是不同信仰和文化的人。這是好是壞?難道我們只能接受它,互相“容忍”,直到一些政客製造出無意義的恐懼敘事來讓我們互掐?
這是我們現在想要這樣生活,以及下一代也想要的生活嗎?那是多麼可怕的生活前景!
我不喜歡生活在一個有一群人認為他們永遠是對的,而其他人永遠是錯的國家。你會嫁給一個認為自己永遠都是對的人嗎?
我們能確定,如果我們幫助、信任和愛全人類,上蒼就不會給我們豐厚的回報嗎?在我看來,我們一些大馬人認為,我們只應該愛、信任和幫助自己的同類,只有這樣,上蒼才會允許我們進入天堂。
我個人不想進入這樣的天堂,因為它的門上寫著偏執和傲慢。我想去的是一個充滿靈魂的天堂,他們無私地幫助他人,而不檢查其宗教、社會或種族分類。
我們需要決定哪種信仰的定義會使我們更接近上蒼,哪種會破壞我們這個國家。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放手一搏,考慮新觀點,而也許這是我們的宗教老師和書籍從未想象過的。
對我來說,信仰不是指令,它是一種與那些有同樣需要的人在一個缺乏歷史、政治和教育構造的王國裡的歸屬感。信仰取決於我們的經歷及我們所處的環境。信仰是動態、不斷變化及多變的,不能僅僅因為參觀不同信仰的宗教場所或閱讀其他經文,或僅僅觀看對方的宗教儀式而動搖。
那些認為信仰很容易動搖的人可能繼承了一個沒有意義的教學指南。正如老子所說:道可道,非常道。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