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读者观点

|
发布: 7:00am 31/03/2023

网红

技职教育

蓝领

技职学校

工匠精神

网红

技职教育

蓝领

技职学校

工匠精神

謝上才.對技職教育的看法

谢上才

政府在2022年提供67億撥款給技職教育,華社沒有參與,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我們應該參與國家的建設發展。

筆者曾在森美蘭州一所技職學校服務,知道技職教育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當年筆者掌校的時候,全校678名學生都是馬來學生。華社對於技職教育存有傳統的錯誤觀念,認為藍領“工字不出頭”、“技職教育相等於次等學生”,所以政府技職學校的華裔學生是稀有族群。

ADVERTISEMENT

過去職業訓練是師徒制,即跟一個師傅學習,經過一定的時間,就出師成為一個可以獨立工作的人才。後來教育政策在職業訓練方面出現了一種奇怪的觀念,就是認為考試成績比技術重要,於是把學術成績推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把技術放到一個非常不對等的位置。

隨著職業訓練學位化,一般的職業訓練只被當作一種次等教育,這種政策也在引導學生覺得考試成績好的才是好學生,技工是沒有出路、沒有前途的。奇怪的是,看看日本和德國等其他先進國,職業訓練其實和學術教育同樣重要。日本的教育很有趣,它可能百分之五最好的學生是學術為志業,其他學生都是就業為志業。日本對於技工“”的尊崇是世界知名的;韓國、美國、其他歐洲國家的技工地位也非常高。

本來我國仍然擁有大量的技術人才,紡織、裁縫、輪胎、傢俱、各種工藝技術等等。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我國很多製造業北移,再加上新加坡的幣值上升迅速,技術工人也南移到新加坡,因此外部環境的變化造成我國技術領域嚴重空心化。

跟據學術研究發現大約90%學生是不適合在純學術領域發展,但是他們沒有得到這方面的輔導與幫助。面對俄烏戰爭、中美博弈、氣侯異常、全球通脹、供應鏈斷裂等問題撲面而來,迫使大家身處在至暗時刻,尤其是高校畢業生面對畢業即失業的迷茫及痛苦,另一方面,僱主們(尤其是南馬新山區)也陷入員工大辭職潮的窘境!到底我們要如何化危機為新機?又如何在變局中開新局呢?

唯一可以戰勝經濟壓力,就是把技術提升,惟有提高技術才有談判的能力,才能增加收入。沒有增加生產力,如何要求僱主加薪?員工缺乏有用的技能,教育制度沒有改變,我們的下一代將會很痛苦。

現代孩子面臨各種跨行業挑戰,他們需要釋放自己、開闊視野,而不是守著一條狹窄的出路(如立志做網紅)。無論家長還是教師,都要提防把升學看成是讀書的唯一目標,因為這剝奪了孩子更加寬闊地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面對人工智能(AI)加上強大的ChatGPT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在線內容呈指數級的增長,與虛擬現實互動,不用出門也可以開闢更大的空間,追蹤技術可以帶來更多個性化的產品及服務,我們必須快速學習這些技術革新及更替,不斷更新知識及技能才能追上不斷前進的社會。政府在2022年提供67億撥款給技職教育,華社沒有參與,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我們應該參與國家的建設發展。

首相安華建議大企業與技職中心合作提供有效培訓,讓接受技職教育的學生能夠賺取合理的收入。首相提到,全國約有500所不同部門的技職教育培訓中心,學生逾25萬人,由此我們可以發現了我國技職教育的根本癥結,原來我國不是沒有技職教育設施,也不是技不如人,而是技職教育資源太分散,缺乏統一的組織與調配!

我們希望首相即刻物色一位能力超強的猛將,建立一個機制啟動審計行動,取消不同部門課程的重疊性,關注技職畢業生的就業率,減少資源浪費,向先進國尋找學習高端技術(如5G、AI)的機會,提升我國技術人員的水平,迅速推動大馬技職教育的健康發展。

(作者是華教工作者)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