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雲

發佈: 7:00pm 01/04/2023

王晉恆

音樂

吉他手

民謠

自由

吉他

搖滾

藍調

街頭藝術

自彈自唱

能量

心流

音調

節拍

背上吉他上街去/王晉恆(雙溪大年)

作者:王晉恆(雙溪大年)

小時候怕羞,害怕登臺;長大後卻發現自己其實是個表演慾過盛的人。大學預科班看見身邊的朋友都有一技之長,於是決定畢業後學一種樂器傍身。原想學優雅的小提琴,老師卻以“難學亦難精”為由潑我一身冷水,轉而推薦我參與學院的速成班,3個月內保證我可以。當時覺得吉他過於流俗,所以總是意興闌珊。

兩年後鮑勃·迪倫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我對吉他重燃興趣,投入音樂史的大脈絡,第一次感知手中那把六絃琴的力量。鮑勃·迪倫以憂鬱草莽的姿態和歌聲對抗不公不義的體制,讓我慶幸當年學的不是小提琴,而是隨時走上街頭的吉他。然而,由於學藝不精,抓不好,我從來只是獨自浸淫在自己的音樂世界,甚至在朋友聚會上也鮮少替人伴奏。

ADVERTISEMENT

那日晚餐後,在柔府汽車城偶遇某個街頭樂團。因為父親隨口談及自己的兒子也會吉他,我就被一群熱情的樂手拖入團中一起暖場。我應邀選了一把琴,親切的鬍子大叔接著全神貫注地幫我調音。他們要我隨意彈奏,樂隊自然會配合跟上。我因為緊張怯場,抓不到和節拍,玩貝斯的鬍子大叔便建議我彈最基礎的C,Em,D,G和絃。幾個音節下來,表演漸入佳境。

鬍子大叔的貝斯、肥叔的電子鼓、光頭佬的主音吉他配合我這位矮仔的旋律吉他,緊密地起伏在相同的頻率中,彼此交融,達致共鳴。有個孩子步伐蹣跚地走到我們跟前,往吉他箱投入一塊錢,那便是我演奏生涯賺到的第一筆獎勵金。一般在路上看見樂團表演,我都會打賞幾塊錢鼓勵,如今位置對換,我方能明白那些花花綠綠的鈔票,除了現實意義,更多是追夢的無聲鼓勵。

終於理解以前遇見一位老,口中所謂的“Indulgence”。那是一種入神及至出神的狀態。整個樂團一同陷入一股,彼此裹挾前進在樂章之中而不理會外面的世界發生了何種變化。近幾年,特別喜歡幾個美國民間比如Reina Del Cid、Josh Turner等人的影片。他們一路在美國大陸流浪,無論是楓林、沙漠、海灘、鐵軌;無論玩的是、搖滾、鄉村還是,他們的琴音和嗓子永遠可以聽出的況味,奔放的意志。

或許玩音樂的熱骨子裡一直記得上個世紀的“愛與和平”,就像汽車城的這個Heartfields Band永遠歡迎外人參與。誰都可以在3分鐘的表演中,重覓心跳,想起年輕時所失去的野心、青春、理想,以及身處俗世的困惑。向他們道謝離開後,另一位女孩走向他們,煞有介事地討論起來,不知是否想要加入他們成為主唱,或是向他們拜師討教。當和絃、旋律、節拍和風格成為共同語言,一群音樂愛好者就能迅速地打破語言隔閡,彷彿相知已久般混在一起。

得到老鼓手的肯定

臨行前,鼓手肥叔向爸爸喊道:“He can play! Let him play.”節奏向來是我的短板,得到老鼓手的這一番肯定,我大概可以記上一輩子。他要我學著放開來彈,別太介意所謂的專業訓練。以前他們年輕時都是看人玩樂團很帥,然後有樣學樣,隨便招幾個人成軍才開始摸索的。這是一種難得的天賦,這句話沒有拉近我和街頭表演藝術者的距離,反而讓我對他們更加心生崇敬。

我不敢立志成為一名專業的吉他手,但要是未來有人問起人生有什麼夢想之類的狗血問題,我一定回答:想要把吉他練好,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街頭藝人,甚或在一場示威遊行中,像吟遊詩人那般演唱反抗歌曲。那個傍晚的表演是我音樂路上的跬步,我第一次享有的“音樂時刻”。不知那極其簡單的C,Em,D,G和絃,會否給路過的疲憊靈魂注入些許,正如我一直從其他街頭表演者那裡,所得到的愉悅經驗一樣。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7:00pm 28/03/2025
月熊的归来/罗时秾(吉隆坡)

它总是自如地离开和回家。

它来到我们的生活,是因为不断跟随女儿的脚步,连续两天,都在门口等待她的身影,乍见门开,就随着人们的举动,踵武其后,不离不弃,随形而走动蹲伏,应声而喵言絮叨。

它一身橘毛,深浅有致,条纹分明,脚部下方的白色毛发,接连到指掌,掌心则呈一片粉嫩的粉色。当其惬意倒睡、袒露胸腹时,更是让人赞叹造物神秀,上天厚意,腹部螺旋般的条状橘色与衬底的纯白色交相映衬,愈加彰显了毛发色彩的不落斧凿痕迹。

女儿钟情于它的纹理条纹,当它让我们抚摸慰藉时,让人倍加赞美它的柔顺毛发,更喜爱其喵言噜语。当它被我们家长允许收留下来时,女儿对它抚摸不断,又抱又亲,逗弄不已,并大费周章买了各种东西:项链、逗猫棒、猫粮、猫爪盘等等,不一而足,还为它取了一个与偶像有关的名字——月熊。

也许曾经流浪,月熊是一只外向的猫,总喜欢往外跑,一旦吃饱了,总向着窗外,寻找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家人要找它回来,总是难觅踪影,不见其迹,但就在我们开始放弃,去做其他事情时,却忽闻喵喵之言,它身形一闪,或是爬窗进屋,或是趁大门打开,闲步从容、步履轻盈现身眼前。看见它进来,我们总是叫它名字,它却依然自我,自寻其乐,偶尔才向大家喵语回应。

当然,它也不是如此冷淡,特别是思念美味的牛肉、鸡肉、软骨、罐头、猫粮等等美味佳肴之际,就会热情等待,面朝屋内房间,絮絮叨叨,等待人们回应,收获一顿美食。因此,每个早上,家人们都会听到房门外的呼唤,于是我们总是应声开门,准备随之而来的欢声笑语、盈盈柔言。

我们为月熊准备的食物可能是飘香四溢、远外流传,竟然招来一只自来的小猫。见到小猫新来乍到,月熊必然是严阵以待,对这个乍来移民前后追随,嗅之以鼻、动之以前脚后足。但是,两猫始终未真正的兵戎相见,对峙也只限于熊抱轻打,未见哈气鸣叫,亮爪拼搏,刀光剑影。月熊可说是一只温和的猫,能够照顾新来的“弟弟”。

在我们家人的床上床边时,月熊也总是温言温语,它身体或是卷成一团,或是伸长身体靠在墙边,又或直接躺在我们的枕头大剌剌睡得横歪颠倒、仪态万端。我们也不以为忤,乐其所为。女儿于此多了一个玩伴,我们家里也多了一个“亲人”。我们被它磨蹭,感受其柔顺怡人的毛发,眯缝成线的惬意目光,何尝不是生活的乐事?

叮嘱它,不舒服就回来

遇到月熊病恙,则是我们更加温柔以待的时候了。有次,月熊发烧不断,连续一周之久病情反复,但行有余力,还是趁机溜跑,每见它回到家,总是失魂落魄、眼神涣散、疲软无力。在不得不将之“囚禁”时,只好劝解它努力餐饭,继续休息,但它还是想趁机去外面寻找鸟语花香、云淡风轻。没办法之下,当病情有所好转后,我们只有放行。放行前我与女儿叮嘱它,有事需要回来,不舒服更要回来,这未免一厢情愿,但见它一见门开,就忙不迭一溜烟奔走而去,头也不回。

它最后一次回来,是某天下午,当天早上,月熊依然饱食后舔脚抹脸,整理仪容,忙活一番后,满意自如地奔走窗口之间,跳上我们为它准备的台阶,左顾右盼,钻身离开,寻觅自己的天地。

待我们下午回到家,却看见它竟然一反常态,匍匐在地,看见我回来,它脚软身疲来到我跟前,眼神涣散。看见月熊双眼睁大、四肢酥软乏力,我心中唐突失措,六神不安,于是与家人一阵忙活,赶紧送医抢救。经过一番焦急煎熬的等待,它却仍是无力回天,离开我们而去。

月熊来到我们生活,让家中多了一份期盼:期盼它的骤然归来,期盼它的喵言柔语,期盼它倒伏在我们身边的磨蹭。它的最后一次归来,结果却是让我们家人在诵经的氛围中,让它火化离开,留下缅怀之情、种种想念。

此时环顾家中各个角落,似乎都有月熊的身影,坐在书桌,还真的以为月熊在我身边路过,像平时一样,依然故我,盈步回家,亦不顾我们的呼唤,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是回家了。偶尔望向月熊经常出入的窗口,似乎突然还会有个猫头先钻进来,再续之以一条斑纹分明的猫腿,进而出现一个胖嘟嘟的橘色身影。当我目光转向草坪,又偶然发现一个熟悉的流动图案,它仿佛隐身在植物之间,想要接近我们,又怕我们把它抱回家玩弄“蹂躏”,失却自由。

它的小玩伴“弟弟”小福近来特别粘人,也许小福也有我们人类的想望吧。无论如何,月熊也已经回家了,以别种让人想念的方式,自由自在地回到我们身边,轻言柔语,左右磨蹭,小福你可知道吗?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