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专题

|

周刊专题

|
发布: 7:00am 03/04/2023

墓碑

陈秀连

赵煜

叶亚

白伟权

南下华人

先贤

周刊专题

广东义山

清明节

坟墓

墓园

义山

墓地

华人义山

吉隆坡

【清明墓誌/03】名人墓地追思,銘記先賢開埠功勞

报道:本刊 陈星彤 摄影:本刊 陈星彤、梁馨元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走入墳墓田野工作,白偉權會用紀年推算應用程式檢查逝者的卒年。

為了拜訪先賢名人葉亞來、趙煜和陳秀連的,一行人驅車前往廣東義山另一頭。甫下車,問起陳秀連與“陳秀蓮咖哩魚頭”的淵源,白偉權笑稱:“這已成了學術界的玩笑話,很多人不知道陳秀連的‘連’其實沒有‘艹’。”

吉隆坡廣東義山佔地總面積超過260英畝,除了安葬早期南下的華人,也是不少當地華社領導人安息之處。從吉隆坡開埠功臣葉亞來、陳氏書院創辦人陳秀連,到修築鐵路貢獻不少的趙煜等19位名人先賢,都葬身此處。

ADVERTISEMENT

吉隆坡至巴生鐵路功臣——趙煜(1843-1892)

標準廣東墓,外觀亮綠吸睛

“好,我們現在到了趙煜的墓地。從環抱式的墳墓樣式來看,不難發現它是標準的廣東墓。”在一眾中,趙煜的棲身之處最為顯眼,並非一般的石灰墓,外形被粉刷成亮綠色。長年研究華人義山的學者白偉權說明:“那時是民國四、五年,但這個墓碑都要和我一般高了,可想而知下葬的人身分不尋常。”

趙煜生於1843年,為廣東省台山龍溪人。他是當時著名的錫礦家和商人,在修築吉隆坡到巴生的鐵路系統上有極大貢獻。

他17歲南下先在檳城停留當傭工,後改到太平從事礦工。19歲在巴生找到一塊錫苗豐富的礦地,招募同鄉一起開採,故與同伴在巴生組織義興公司。1867年“雪蘭莪內戰”(注1)爆發,他的錫礦廠隨之摧毀。

但趙煜膽識過人、刻苦耐勞的性格受到葉亞來賞識,便邀請他加入雪蘭莪內戰擔任要角,協助後者平定叛亂。他成為葉亞來總務和買辦,最後更成為親家。那時,他已經是雪州最大的礦主之一。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趙煜圖像。(取自網絡)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趙煜墳墓於1921年3月重修,墳墓採取環抱式、有聚財之意,是典型的廣州墓。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趙煜為雪隆廣肇會館創辦人之一,該會館成員會定時到墳前祭拜。

1883年,雪州政府積極發展交通,但由於勞工短缺工程速度極慢。趙煜毫不猶豫從礦場中調出300人手協助,提早完成吉隆坡至巴生以及安邦的鐵路。因此,在坊間有著“葉亞來修牛車路,趙煜建築鐵路”的說法。

1886年,他與友人更提議興建廣肇會館,趙煜慷慨捐地和錢建館,為吉隆坡謀生的廣肇兩府鄉民謀福利。而後人為了紀念趙煜的功績,舊時在吉隆坡有一個以其命名的路名稱“趙煜路”(Jalan Chew Yok),但隨後改為“蒂蒂旺沙2巷”(Lorong Titiwangsa 2)。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趙煜墓碑上的清朝照,相信是重修時候才重新擺上。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趙煜墓碑採用中國的泉州白石製成,肉眼看到結晶非常小,無論在上頭如何刻印都非常精緻。對此,白偉權認為對外說近期從中國運來大馬,都會令人深信不疑。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趙煜墳墓前設有石獅子雕刻的稜角生硬,白偉權表示非人工而是機器雕刻。

吉隆坡開埠功臣——葉亞來(1837-1885年)

墓園佔地大,凸顯非凡地位

從趙煜生前的故事中,不難發現葉亞來當時在吉隆坡非一般的地位。

離開前者的墓地後,向前走不久,便可看到“甲必丹葉亞來墓園”的立碑。再往下走,葉亞來安息之處映入眼簾。“這便是他的墳墓,但在這裡你不會看到葉亞來的名字”,白偉權這樣說明。只見,墓碑的中榜寫著:諱茂蘭號桂軒葉公大人墓,而從這裡得知葉亞來的本名,實則為“葉茂蘭”。

在說起葉亞來的故事前,白偉權解釋當時華人南下發展的三條路線,“基本上就是馬六甲、森美蘭到雪蘭莪;新加坡、柔佛到馬六甲;檳城、霹靂到北馬,葉亞來基本上就是跟著第一條路線走。”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葉亞來圖像。(取自網絡)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葉亞來原本葬於安邦路,直到1919年才搬來吉隆坡廣東義山。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葉亞來為吉隆坡重建功臣,也是這裡的第三任甲必丹,圖為葉亞來墓園入口。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吉隆坡廣東義山C區,葉亞來與4名家人(父母、妻子和兒子)葬身此處,圖為葉氏家族墓園的界碑。

葉亞來出生於廣東省惠陽縣淡水區沙坑鄉周田村的農民家庭,1854年(17歲)乘大船從中國南來,歷經兩個月海程才抵達馬六甲,這裡也是葉氏族人僑居最多的地方。惟他期間一度沉迷賭博,遂將返鄉的船費輸光。

他只好從馬六甲步行到蘆骨(Lukut)的礦場擔任廚師。在這3年間,葉亞來成功戒賭並存有積蓄,同時積累開採錫礦和管理礦場的方式,為其後經營生豬和收購錫米的生意鋪路。

1859年,葉亞來在時任甲必丹劉壬光邀請下到吉隆坡發展。1866年捲入雪蘭莪內亂,他協助雪蘭莪蘇丹東姑古丁(Tengku Kudin)平定內亂。3年後,受委出任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一職,葉亞來獲得授權,全力開發吉隆坡。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1883年,在葉亞來逝世前兩年,晚清政府封賞他“例授中憲大夫葉茂蘭”,在墓碑上可尋獲此頭銜。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葉亞來兒子葉隆順,1906年葬於此。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葉亞來墓園屬於家族墓園,圖為其妻子郭太夫人的墓穴。

雪蘭莪內戰後的1873年至1880年間,他不惜向英國殖民政府借錢購買採礦工具。當時,適逢歐洲工業革命成功、錫價大漲,成功讓吉隆坡成為馬來半島的經濟命脈。

此外,葉亞來也耗資發展交通,包括巴剎街(Jalan Pasar)、老巴剎坊(Old Market Square)、茨廠街(Petaling Street)和古路街(Pudu Street)等道路,使用乃至今。

“兩個旗杆(界碑)中間代表葉亞來整個家族的墓園,範圍很大,也說明了葬在這裡的人有一定的勢力。”白偉權接著說:“到後來吉隆坡成為發展中心,很多在北部發展的人也會下來,這就是我們說的‘魚頭之王’陳秀蓮了。”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葉亞來的墳墓墓手處的兩頭石獅屬於潮州獅,從向下的耳垂分辨與廣東獅的差別,古人相信可以辟邪。(左圖為雄獅,右圖為雌獅)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葉亞來墓碑上方有龍的刻印,左右兩旁則有花瓶和富貴花,有富貴平安的寓意。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葉亞來墓園一隅也設有紀念碑,記載他傳奇的一生。

吉隆坡華人鋼鐵之父——陳秀連(1845-1927)

安息地偏僻,與世隔絕

移步到廣東義山的另一頭,這名企業家兼慈善家的墓碑不似其他名人先賢一樣顯而易見。白偉權憑著記憶走入私宅,“正是因為他葬的地方偏僻難找,沒有很多人來。”得到住宅地主人的同意後往裡走去,才見著陳秀蓮的墓地。

正如最初所提及,年輕一代對陳秀連的印象,或者僅止於咖哩魚頭。究竟何以陳秀連的名字與魚頭扯上關係?白偉權解釋,因為在以其命名的“陳秀連路”(Jalan Chan Sow Lin)上有一家有名的魚頭店,“誤打誤撞,陳秀連就當了雪隆的魚頭大王”。甚至因為寫錯的“蓮”字,讓許多人誤會陳秀連是女人。

但若仔細翻閱其過往功績,不難發現陳秀連對華社的付出,值得後人銘記於心。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陳秀連圖像。(取自網絡)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陳秀連墳墓地點偏僻,較少人會來到此處,當地居民表示每逢清明,其後代會前來祭拜。

他是廣東番禺人,由於家境貧困,16歲(1861年)前來馬來亞發展,最初在霹靂任礦工後認識陸佑(注2),再尾隨後者來到吉隆坡。最初在沙登開設隆興錫礦公司,但產量不理想而關閉。直到後來陸佑推薦他引進新機器採礦,錫礦業務才得以擴張。

陳秀連跟著在吉隆坡的安邦路,開設雪隆第一家華人機器工業,即美利機器廠(俗稱“鐵廠”),促進地方經濟。要說鐵廠的規模多大?在當時,足以邀請歐籍、廣州和香港的技師來培訓本地工人。

隨著美利鐵廠的成功,周圍機器廠隨之林立。當時,英國政府特別將舊機場一代地區開闢為機器工業區,後該區主要道路稱為“陳秀連路”。

不只幫助地方經濟發展,1897年陳秀連與友人創建陳氏書院,更將茨廠街7間店鋪捐出建祠。此外,他也是同善醫院、吉隆坡積善堂(即殯儀館)、尊孔學校和維多利亞學校的創辦人。

在離開陳秀連墓的路上再次路過民宅,比起其餘先賢名人,陳秀連安息之處難尋,更與世隔絕。我難免好奇問起平日是否有人前來?房子主人指,每逢清明時分墓上的雜草會被清除乾淨,仍會見著陳秀連的後人前來祭拜。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陳秀連除了是雪蘭莪首位的華人州議員,也是獲得太平局紳勳銜的第一人。
【清明墓志/03】名人墓地追思,铭记先贤开埠功劳
陳秀連生前熱心公益,在教育、醫療、弱勢團體上均有貢獻。

後記:慎終追遠,莫忘先人

回想那日用一上午的時間,穿梭吉隆坡廣東義山間,一行人深刻地體會清明時節緬懷先人的意涵。除了與家人相聚略盡孝道,也可從墓碑中尋獲逝者留下的訊息,複習名人先賢對華社貢獻。最重要的是,從他們刻苦的精神,得以提醒後人如今的安逸順遂,實屬得來不易。

【注1】指1867年至1874年發生在雪蘭莪的一系列戰爭,不但造成政治、經濟上混亂,也讓英國有機會介入雪蘭莪內政。

【注2】陸佑同為華人名人先賢,在吉隆坡有“錫礦大王”之稱。生前熱衷教育,捐助海內外的學院及學校,香港大學的禮堂還因此命名為“陸佑堂”,甚至設有其銅像。

相關報道:
【清明墓誌/01】清明話義山:南下華人最後的歸宿
【清明墓誌/02】刻在墓碑的文字,記載逝者的生平故事

延伸閱讀:
【報喪文告/01】為逝者寫的最後一封文告,訃告藏著什麼訊息?
【報喪文告/02】訃告冷知識,你看懂多少?
【報喪文告/03】一則則訃告,牽出一串串暖心故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