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華人南來馬來亞,環境並未如想像中適合居住。放眼望去,四周都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盆地,總得有人開山墾荒。人一旦聚居一地,除了三餐溫飽、有瓦遮頭,緊接著的需求便是教育與信仰,因而衍生了學校、廟宇等建設。那之後呢?人總逃不過死亡,最迫切的需求首推義山。
這個清明前夕,長年研究華人義山的學者白偉權,熟練地領著大夥到吉隆坡廣東義山各個角落探險,談起華人義山的由來、講解各籍貫墓碑的造型設計特徵,更走進幽秘地帶探索隱匿在密林間的數座名人墓……
ADVERTISEMENT
早上10點半的吉隆坡廣東義山,陽光正盛,義山學者白偉權行前叮囑我們帶好防曬裝備。他熟練地戴起了斗笠,領著隊走到大伯公龕前拜一拜,“我們一般相信大伯公管理這座山,無論信不信都好都會先跟祂說一聲:我們來了,希望不會打擾到大家。”
幼時清明隨長輩踏足一片蕭瑟的義山,四周雜草叢生,無人打理的荒冢有之,造得金碧輝煌、壯觀雄偉的墳墓亦有之。但多數時候,也僅是來去匆匆,在自家先人的墓前打理祭拜一番便離去,也因長輩叮囑避忌而鮮少四周觀望。但義山的學問與由來,你想過嗎?
一切要從華人南來說起。簡單而言,下南洋即是人們從一個熟悉的生態環境,轉換到另外一個全新的環境,但在這個適應的過程中,死亡率極高。“高到什麼程度呢?約1870、1880年代,森林剛開發的時期,大概70%來的人會死。死因很多,有的只是被蚊子叮咬,喝了不乾淨的水也會死。”
放在現代,幾乎無法想像死亡是如此普及。人們挖掘地下水,誰知源頭有動物或人的屍身腐化滲出屍水,上游水源被細菌汙染導致霍亂。肉眼自然看不出水的好壞,於是下游的人取水飲用,一不小心就染上疾病。
在物資貧乏的年代,別說要攝取蔬菜、維他命的營養,就連三餐溫飽都是難事。長期下來,勞工營養不良,因此瘧疾一來他們無力與疾病抗衡。這不僅發生在勞工階層,臺灣長達50年的日治時期,蚊蟲成了“抗日英雄”,許多士兵死於瘧疾,就連親征臺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免不了死於那場霍亂。
可想而知,解決死亡問題,成為早期華人切身的課題。
沒有義山的年代,華工客死異鄉葬在哪裡?
人死後總得找個地方安葬——不可能把逝去親人的屍首置放在屋外,待腐爛誘野獸啃食,那並非華人的習俗,“入土為安”是華人殯葬傳統中重要的觀念。即使迫切需要安葬的土地,但根據白偉權的說法,最初並不見得有一個地方,稱之為“義山”。
起初,人們只是草草找個地方把屍首集合埋葬,就像在戲裡所見,用草蓆把屍身裹起埋進土裡。雖然經濟能力較好的一群,能把先人火化後的骨灰置入甕內,寄回中國重葬;但多數人負擔不起高昂費用,甚至在異鄉舉目無親、孤苦無依的情況下,死後只能埋葬在郊外的荒地。
因此,當人們將環境馴化,完成了森林的開發之後,肉眼可見的問題即是“屍骨散落一地,雖然從前都埋在土裡,但牛羊不斷踩踏土地,野狗扒挖,日積月累泥土鬆軟,埋好的屍骨很容易被挖出來。”蒼茫郊外,一片白骨露野,陰風吹來,想像這畫面該有多驚人?這樣的故事,白偉權說在許多百年老義山的碑銘上都有記載。
這證明了什麼?從前的人並無使用棺材的習俗,而是用木頭、布料、草枝將屍體遮蓋之後便下葬。也因為當時社會的產業分工不明確,好比華工南來被分配的工作是開採錫礦或開發森林,而不會有負責處理殯葬的行業,那不是人們經濟最主要的考量。直到一個地區的經濟開始有了起色,產業分工越發細緻,殯葬行業才逐漸發展開來,因而有了棺材、墓碑的製造。
公司山的來歷
義山坐落在土地之上,它最基本的條件即是土地。當一個地區的經濟好轉,社會地位較高的華裔領袖便開始站出來,發動募資和籌款活動,從政府手中買下土地,使它們從不合法轉為合法。早期義山土地的合法,又要視乎殖民政府進駐的步調,好比在雪蘭莪、森美蘭、彭亨、霹靂等地,大約在1874年後才陸續進入英國的統治,繼而出現了買賣土地申請、規劃土地等法律制度。
對華人社會來說,妥善安葬與處置先人極為重要,因而成立了義山組織,通常由當地華僑公所、中華公會或廟宇組織形成的委員會,去執行募資等行動。
白偉權走到一座總墳前指,慢慢地義山進入更具規劃的階段,人們集資建立涼亭,也集資把葬在老義山的屍骨挖出來重新安葬。從前的華工南來,都是由地方性開發如“義興”、“海山”等公司負責,當勞工病死,公司也會免費處理身後事。一般而言,在義山裡所見的“公司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建立。
因此每每清明掃墓,沿路看見一些特別宏偉的墳墓,也許就是某座公司的總墳,裡頭埋的不是一兩人,而是整個公司的勞工。它們最初的埋葬地都不在此,而是從另一處把散落的屍骨挖出來,再重新妥善安葬。
回不了故土,只能異鄉入土為安
談起義山與屍首,會不會聯想起由歐陽震華主演的古裝片《洗冤錄》?但戲裡出現最多的不是義山,而是一間在荒山野嶺、由陰森古怪的老人打理的義莊。
義莊相比義山,雖然都有“安置”屍體的功能,但前者是暫時的。馬來西亞不見義莊,但在香港,義莊就像屍體的轉運站,把過世的美國海外華人屍首運回廣州。
義山的“義”,就是善舉,也象徵華人傳統觀念中的“仁義道德”,把先人好好安葬,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善舉。當時社會經濟不好,許多華工滯留海外無法回國,死後只能葬在異鄉;而地方聞人或會館此時就會負責打理他們的身後事,也算是行善舉積功德,藉以提升社會名望。
這時,白偉權提到了“歸正守丘”,也就是華人希望即使死在他鄉,也能夠被送回故土安葬。就好像港產殭屍片,術士搖鈴鐺,撒黃紙,在屍體未腐化時趕回鄉安葬?就是落葉要歸根這樣的想法,人們生前的遺願都希望能夠回鄉入土。
但現實往往事與願違,回不了故鄉的人們,終歸需要一個入土的地方。可以說,最早的義山就是因各種現實因素滯留外地的華人,最後的歸宿。
相關報道: 【清明墓誌/02】刻在墓碑的文字,記載逝者的生平故事 【清明墓誌/03】名人墓地追思,銘記先賢開埠功勞 延伸閱讀: 【清明專題:拾金/01】華人喪葬習俗之拾金遷葬 【清明專題:拾金/02】人死後,遺體腐化成白骨,要花多長時間 【清明專題:拾金/03】從擇日到新居入夥……拾金儀式大解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