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6:52pm 03/04/2023

香港

西西

香港

西西

叶福炎 / 西西·我城·素叶

作者:叶福炎(东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我们其实不都是一样的吗?几十年不过匆匆一瞥,无论是为了什么因由,原是谁也不必为谁而魂飞魄散的。”重温〈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仍感受到以极具辩证论调的文字,在小说中讨论女性、爱(情)与阶级交叠,展现出的个体生命。铿锵有力,也饶有批判意味。

ADVERTISEMENT

这是我对西西的第一个印象。大学时期选修中文系的现代小说课,从五四小说一路读到当代小说。选文采取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并将西西的这篇小说列为最后一篇,也算是概括了这整门课的要旨。小说标题——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更常被后人援引及改句,某种意义上启迪了许多读者,进入自我反思。

何止自我反思,西西是让我走入小说世界的一把钥匙(纵然至今都没有全部阅毕)。现今能够悠游于文学研究中,实际上早年对于文学中字里行间的陌生化,极度不耐烦。倒是西西富有自觉式的轻巧语言,丰富了我对小说的认识。从一篇篇的短篇小说开始,再走入其第一本长篇小说《我城》,仿佛跟着作者游历70年代香港。这像是为我们这些接受香港影视文化的90后小孩,补足了香港的其中一课。

我自然不是小说中的阿果,也不生活在阿果的社会。70年代的香港正经历着经济结构转型的变革,也夹杂着香港人的忧患意识。但是,跟随阿果的视线瞭望局部香港,或许也是在提醒届临毕业、深处异乡的我应时刻反刍与这座城市的关系、步调,安身立命。在纪录片《我城》中,西西自述小说《我城》的创作是写给青年人看的,因为当时没人讲他们的故事、没人理会他们的世界。我想,它更像给不论身在何时、何处年轻世代的一份赠礼。

不止于此,1978年素叶出版社的成立,名称乃是西西提出——取名自李白流传的出生地,也以“数页”为音、为意,象征当时香港的文学出版的初始。素叶专门出版香港本土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当时多数的作品皆连载刊登于报刊,却并缺乏机会集结出版成册,西西的《我城》则是其一。后来,《我城》于1979年由素叶出版成册,也成为文学丛书系列的第一册。在第一辑的4本作品推出以后,在出版市场上获得不错的回响。1980年,出版社随即创办文学杂志《素叶》,为香港文学的园地开出不一样的面貌。

从小说创作、出版社创立到杂志创刊的经营,像是西西始终以文字守护“我城”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休息,也必须休息。可我们不可遗忘,不可遗忘初衷。”——这仿佛西西给世人的一个提醒。西西,她只是睡着了。可能太疲倦了,去了她所创造的美丽新世界。可是,大家始终不会忘记西西曾在文学世界中舞剑的模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