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里6日讯)“我穷过、挨饿过,我知道肚子饿的滋味。”穷困的家境及遭遇没有击垮蔡秀珍,但却让她更能苦人所苦,在人生渐入佳境后,与丈夫创立“来一碗再见一面”,为弱势社群提供免费面食。
蔡秀珍与丈夫邱孔源是近日爆红的“来一碗再见一面”免费面食口号的创作者,夫妇俩的故事于本月3日经由《星洲日报》及《星洲网》报道后引起高度关注,除了各大网站转载《星洲网》新闻,网民也狂赞并感动于夫妇俩暖心之举。
蔡秀珍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直言不觉得自己和丈夫邱孔源的行为很伟大,因为当初两人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帮人,毕竟也曾苦过。
蔡秀珍从小在贫困家境中长大,一段失败的婚姻让她成了单亲妈妈,这些经历让蔡秀珍真实感受过“饿肚子”的滋味,以及为生活,打拼挣扎求存的辛酸。
直到遇到邱孔源,两人共组家庭后靠双手努力为生活打拼,如今3名孩子也已长大成人。7年前夫妇俩开始经营“先来茶室”的干面摊,在生意逐渐稳定后,生活渐入佳境。
回忆那段辛苦挣扎求存的往事,蔡秀珍哽咽告诉记者,若非真实体验过“饿肚子”,自己或无法体会底层生活的真正辛苦。
“因为我苦过,如今孩子长大了,我们总希望能做些什么,至少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同样辛苦的他们。”
盼其他商家加入行列
创业的这7年,夫妇俩默默低调行善,但两人后来发现在看不见的各角落也有许多人面临挨饿苦况,决定将善心通过印制的海报与横幅“宣传”,目的是希望其他商家尤其餐饮业也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蔡秀珍数次提及看到上门求助人时难过落泪,坦言很不舍看到有人因穷困挨饿,总希望能帮助更多人。
蔡秀珍说,提议制作“来一碗再见一面”海报与横幅是邱孔源的主意,目的只希望需要援助的人都能看到,并获得帮助。
放下自尊要饭需勇气
创“暗语”缓求助者尴尬
邱氏夫妇因“来一碗再见一面”的善心之举爆红,夫妇俩的善举不仅为弱势社区提供饱肚一餐,更是最大限度保留了求助者的自尊,而独创“再见一面”这句暗语。
“能开口跟外界要求一口饭吃不仅需要放下自尊,更需要莫大勇气,很不容易。”为了缓解求助者的尴尬,邱孔源建议以“来一碗再见一面”口号作为暗语,期许求助者获得温饱的同时,也能保住他们的自尊心。
邱孔源与妻子蔡秀珍表示,受惠者无需为了一碗面感激他们,他们更希望将爱传递下去,期许日后若受惠者有能力,也能协助其他需要援助的人。
报道出街后求助者增
询及《星洲日报》报道后,求助者是否有所增加,邱孔源夫妇点头表示,下单“来一碗再见一面”的人确实增多,但是他们没有去计算每日送出多少碗,认为做善举不该计算太多,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都会来者不拒,给予帮助。
“他们来点了面后会说声谢谢,吃完就走,我们不会过问太多,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我相信他们都是遇到困难来求助的人,而且我们从不期许有回报,”
不以貌取人一视同仁
邱孔源说,“不以貌取人”是他做善举的宗旨,坦言求助者不乏华人,有者可能是开车前来,但是只要对方说出求助暗语,他会一视同仁端上面食,对方吃完就可离开。
“因为你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何必看外表来评论他是否需要援助。我不会介意人家要占我便宜,我宁可相信真的帮助了他,而且我的帮助也不多,就是提供一餐温饱。”
蔡秀珍透露,经营饮食业的兄长看到夫妇俩的善举后,也有意仿效,希望能通过自己力量协助更多人。
美里市长光顾赞暖举
另外,《星洲日报》的报道也引起美里市长俞小珊的关注,不仅亲临光顾,也送上感谢状,表扬老板夫妇的暖心之举。
他今早率领服务团队成员,包括美里市议员范发春等亲临在美里史纳汀“先来茶室”的干面摊,以实际行动支持及表扬摊主。
俞小珊受访时指出,他是通过《星洲日报》报道得知摊主邱孔源夫妇的暖心之举,希望以实际行动表扬及肯定夫妇俩,并期许夫妇俩能带起抛砖引玉的效果,鼓励其他有能力的饮食业者及商家加入送暖行列。
他赞扬摊主夫妇经营的干面摊售价不仅合理,而且份量十足,还为有需要的弱势群体免费提供面食。
他引用“勿以善小而不为”来表扬邱孔源夫妇,直言他们的价值体现不在于一碗售价4令吉50仙的免费面食,而是夫妇俩在万物涨价的压力下,坚持照顾弱势社区的心意与出发点,非常让人感动。
“世界上需要援助的人不少,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给予他人所需要的帮助,这样的善心需要获得肯定与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