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國際

|

國際拼盤

發佈: 5:31pm 08/04/2023

暖化

城市食物森林

暖化

城市食物森林

為居民牲畜提供食物遮蔭 城市食物森林抗暖化

绿量无穷 “天然的食品室”:城市食物森林成气候行动典范
鄧巴泉的“城市食物森林”成了其他城市行動計劃的典範。(互聯網照片)

(圖森市8日綜合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中心附近,鄧巴泉社區與城市其他社區截然不同。道路兩側沒有人行道,卻種滿了當地可食用的樹木和灌木,由街道雨水所澆灌。一個街區就有100多種植物,包括當地枸杞、帶有類似日本毛豆種子的沙漠鐵樹和開著黃瓜味花朵的蜂鳥灌木。

創建天然食品室

《衛報》報道,美國氣溫上升最快的城市中,圖森名列第三,而這片始於近30年前的不但為居民提供食物、為牲畜提供粗飼料,其樹冠還為居民遮蔭。許多城市都在面臨氣候危機導致的氣溫上升、乾旱和糧食不安全問題,鄧巴泉成了這些城市的典範。

ADVERTISEMENT

鄧巴泉鄰里護林人組織的共同創始人蘭卡斯特說:“我們正在創建一個天然的食品室。”

鄧巴泉社區的城市食物森林始於1996年9月一個清晨,全社區居民第一次聚集起來一起種樹。圖森許多低收入地區都和鄧巴泉一樣異常炎熱,盛暑難當時路旁沒有樹木可遮蔭。當時的溫度比70年代高出了攝氏2.5度。

種多用途樹
收集雨水澆灌
绿量无穷 “天然的食品室”:城市食物森林成气候行动典范
圖森市“乾淨美麗”組織的志願者在社區中種樹。(互聯網照片)

該計劃由蘭卡斯特引領,旨在路旁凹地種植多用途的耐旱遮陽樹,可以收集雨水,創造“更宜居的社區”。近30年後,鄰里護林人種了1700多棵樹和數以千計的林下植物,將鄧巴泉變成了一個由雨水滋潤的城市食物森林。

該社區的路緣坡將雨水從街道引至路旁植物,站在路緣坡上的蘭卡斯特說:“我們可以種植韌性強的本地樹木,不需依賴外地運來的水灌溉,可以為街道遮蔭,減少熱應力,同時為社區提供食物。”

冠病疫情之前,鄧巴泉每年都會舉行社區磨粉活動,從社區內數百棵牧豆樹收割豆莢,將豆莢磨成粉,為居民提供一年的麵粉供應。

寫成書網上推廣
各地受啟發

蘭卡斯特將鄧巴泉的成就寫成書,也在網上推廣,使世界各地許多人受到啟發,開始回收雨水來澆灌路旁可食用的當地樹種。

諾曼就住在鄧巴泉以東的社區,她也受到啟發,開始在她孩子走路上小學的路旁種植牧豆樹和帕羅弗德樹。她也學了蘭卡斯特的澆灌方法,即利用地心引力和路緣坡將雨水從泊油路引流至積水的路旁凹地。

鄧巴泉鄰里護林組織的工作也對圖森氣候行動計劃起了作用,這些計劃包括合法化全市雨水回收和種植耐旱樹木。

展示低成本集水技術

圖森市氣候和可持續發展顧問盧娜說,鄧巴泉展示瞭如何使用低成本的技術來進行雨水收集,將徑流引入植被凹地,使雨水滲透到土壤中,滋潤當地植被。

圖森市市長羅梅羅發起了“2020年圖森百萬樹木”活動,旨在種植100萬棵耐旱遮陽樹,以幫助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

助理教授基思在亞利桑那大學從事城市規劃和氣候變化的交叉研究,他稱:“如果氣候變化照著目前速度持續下去,到2100年,圖森等西南城市有可能每年會有多達45天的溫度超過攝氏32度。”

樹蔭在城市社區中可產生巨大影響。9月時社區中曝露在陽光下的街道溫度是50攝氏度,而有樹蔭的街道只有攝氏30度——相差攝氏20度。

對蘭卡斯特來說,城市街道的潛力巨大。圖森市一英里的道路每年排出超過100萬加侖的雨水徑流,足以灌溉400棵當地的可食用樹種。

對美西南部糧安至關重要
绿量无穷 “天然的食品室”:城市食物森林成气候行动典范
左圖:鄧巴泉社區一條綠樹成蔭的街道和灌木叢。右圖:凱蒂·甘農是“百萬樹木計劃”的項目經理,也是圖森市“乾淨美麗”組織的執行董事,正參與最近一次種樹活動。(互聯網照片)

美國西南地區持續遭受歷史性大幹旱,這些實踐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圖森等許多城市都必須依賴科羅拉多河進口的水,而該河的供水流量將越來越少。

鄧巴泉經久不衰的集水技術,加上沙漠特色食品的生產將對變暖的美國西南部建立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尤其農業消耗了亞利桑那州74%的淡水。

蘭卡斯特說:“我們需要大大調整自己的生活和實踐方法,確保這些方法不止造福這一代,也會造福整個生態系統,讓人類生生不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6:40pm 24/11/2024
联合国气候峰会 | 助贫国应对暖化危机 COP29达成1.34兆融资协议
阿塞拜疆
在巴库举行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9)期间,活动人士举着横幅和旗帜参与集会,要求富裕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变暖。(法新社照片)

(巴库24日综合电)在阿塞拜彊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周六加时开会后达成共识,富裕国家每年提供3000亿美元(约1.34兆令吉)资金,支援贫穷和脆弱国家应对全球暖化危机。尽管这份协议赢得部分国家代表团起立鼓掌,然而,发展中国家对此表示不满,批评富国未能做出更多贡献。

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缔约方第29次会议(COP29)经过两周的混乱谈判和不眠之夜,近200个国家于清晨时分,在阿塞拜彊首都巴库的一座体育场屋顶下敲定这项充满争议的融资协议。

开发中国家:微不足道

谈判一度濒临破裂,开发中国家数次愤而离席,并威胁如果富国不提供更多资金,他们将退出协商。最终,尽管他们多次强调宁缺毋滥,这些国家还是没有阻挠协议的通过,即使协议内容远未达到他们的期望。

最终协议承诺已开发国家在2035年前,每年至少提供3000亿美元,协助开发中国家推动发展绿色经济,并应对更严重的灾害。这一金额高于目前富国提供的1000亿美元,也高于22日草案中提议的2500亿美元,但此一承诺将于2025年到期。

协议达成后不久,印度代表团代表雷娜在闭幕全体会议上表示,该国强烈反对这项融资协议。她指,“提议的这笔数字糟糕透顶,金额简直微不足道”。

她表示:“我遗憾地说,这份文件充其量只是一个视觉幻象。依我们之见,这无法解决我们全体面临的诺大挑战,因此,我们反对通过这项文件。”

塞拉利昂环境部长阿卜杜莱称,这表明发达国家“缺乏善意”,指“我们对这结果极度失望。”

马绍尔群岛气候特使史泰表示,她会带着只占她争取“一小部分”的回家,她指,这远远不够,但这是一个开始。加速上升的海平面使得马绍尔群岛即将面临被淹没的命运。

小岛国家联盟(AOSIS)、最低度开发国家(LDCs)和非洲谈判小组,这些极具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对协议感到失望。

在地球再次创下气温纪录,且面临愈加频繁的致命灾害之下,一些国家指责阿塞拜彊这个出口石油与天然气的独裁国家,缺乏应对当前局势的经验和意愿。

这项协议遭开发中国家批评,认为其力度不足,但联合国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UNFCCC)执行秘书斯蒂尔称,这协议不完美,但这是人类的一份保单。

在协议通过后,斯蒂尔说:“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但我们最终达成了协议。”

他称:“这项协议将促进洁净能源的蓬勃发展,并保护数十亿人的生命。它将帮助所有国家共享大胆气候行动带来的巨大利益,包括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强的经济成长,以及为所有人提供更便宜和更清洁的能源。”

秘书长忧协议深度不够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军雷斯忧心在巴库达成的这份气候融资协议深度不够,敦促各国将其视为后续发展的“基础”。

古特雷斯表示,尽管达成协议对维持升温幅度低于1.5摄氏度的目标至关重要,但称,“我原本希望在资金和减排方面取得更有雄心的成果,以应对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他指出,这项协议提供了一个可以构建的基础,并呼吁:“协议必须得到全面按时履行。承诺必须迅速转化为资金。所有国家必须齐心协力,确保实现这一新目标的上限。

欧盟气候特使胡克斯特拉表示,“后人将记得,COP29是气候融资新纪元的开始。”

英国气候与能源部长米利班德也乐见近200国在“于关键时刻达成关键协议”。

智库“非洲电力变革”的肯雅人主任指,这COP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场灾难。他说:“这是对人民和地球的背叛,是那口口声声说认真对待气候变化的富裕国家的背叛。”

美国和欧盟希望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富裕经济体,参与进来。最终协议“鼓励”发展中国家自愿提供支持。这对已经按照自己的条件提供气候融资的中国来说没有变化。

会议早前通过一项较少争议的议案,容许富裕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信用额”。支持者认为,有关安排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大量直接投资。批评者则担心,若设置不当,相关计划可能削弱遏制全球暖化的努力。

阿塞拜疆
气候活动人士抗议,对协议感到失望。(欧新社照片)
气候融资协议掀争议 
多国不满发言谴责

各国代表经过3天不眠不休的反复谈判后,终于敲定了一项有争议的全球气候融资协议,然而也立即遭到强烈谴责。古巴、印度、智利,甚至平常形象温良的瑞士纷纷在发言谴责该协议。

指金援数额“低得可怜”

印度代表雷娜愤愤地说,协议中商定的金援数额“低得可怜”。
雷娜指责巴巴耶夫无视反对意见,一意孤行地以宣布协议协商一致通过。这种策略在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屡试不爽。
她看着巴巴耶夫说:“这一切都是被安排的,我们对此事感到非常、非常失望。”会议厅后方的气候活动人士们咆哮着拍桌子表示赞同雷娜。
巴巴耶夫毫不动容地回答:“谢谢你的发言”。

抨富裕国家给“面包屑”

巴拿马谈判代表胡安·卡洛斯·蒙特雷·戈梅斯直言不讳地批评富裕国家。他说几个小时前,富裕国家一直在提供“面包屑”。
据德新社报道,世界气候组织“绿色和平”星期日抨击称,谈判代表向产油国的利益妥协。
绿色和平与会代表团团长殷文特声明称:“人们已经受够了,幻想破灭了。”
他称富国向穷国提供3000亿美元以满足其气候需求的协议“远远远不足”,并补充说他和其他人将期待明年在巴西贝伦举行的 第三十届气候变化大会来修正该协议。他说,“我们不会放弃”。
绿色和平的气候政治专家卡蒂把该融资金额比作给别人“一支滴管来填满海洋”。
“这就好比同意某人需要满满一水库的水才能生存,却给他一滴管的水,还‘祝你好运!’一样。”
尼日利亚代表将该协议形容为“笑话”和“侮辱”。
批评不能改变协议的效力,但是这些意见可能会被记录在案。
一名玻利维亚代表感叹,发展中国家只能独自面对气候危机带来的困境。他断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人人只关心自保的时代。他说,工业化国家对全球变暖负有历史责任,因此气候援助不是慈善行为,“而是法律义务”。
不过,荷兰籍的欧盟气候专员胡克斯特拉为该决定辩护。他承诺,“气候融资的新时代即将到来”,欧盟将继续发挥领导作用。他说,新目标雄心勃勃,同时也切合现实。

阿塞拜疆
气候活动人士手持标语,要富国做出更多贡献。(欧新社照片)
特朗普 賴特質疑氣候變遷
氣候融資目標期望挫低

尽管特朗普尚未就职美国总统,但这位气候变迁否定论者重返白宫,使COP29峰会的讨论蒙上阴影。特朗普并提名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克里斯·赖特为能源部长。赖特曾质疑全球暖化的科学根据、指气候变迁是迷思、反对能源转型。
尽管美国是历史上碳排总量最多的国家,应为气候变迁负起最大责任,但特朗普当选意味着美国在COP29峰会的作用将微乎其微,同时也压低各界对气候融资目标的期望,因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不太可能做出贡献。

阿塞拜疆
COP29主席、阿塞拜疆生态与自然资源部长巴巴耶夫(中)等在闭幕仪式上拍掌。(美联社照片)
达成碳权交易框架协议

为碳信用额度交易建立规范的目标经过近10年努力,COP29峰会终于达成协议,允许富裕国家向开发中国家购买“碳信用额度”(carbon credit,俗称碳权)。不过专家担忧相关框架可能遭利用来粉饰减排目标。
碳信用额度是指允许排放定量温室气体的许可额度。富有的污染国可向其他在本国减排目标上做得更好的国家购买排放额度。
支持者表示,联合国支持的碳交易框架可为开发中国家带来大量直接投资。
批评者则担心,若设置不当,相关计划可能损及遏制全球暖化的努力。
目前,碳信用额度主要透过企业在丑闻充斥、未受监管的市场进行交易。
部分专家担心,各国可能透过碳权交易系统进行交易,进而掩盖其未能真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事实。
今年已是连续第3年在化石燃料生产国举行COP峰会,总统阿利耶夫曾称赞化石燃料是上苍恩赐。最终,此次峰会未能提出具体步骤来兑现COP28的承诺,亦即在2030年底之前推动从化石燃料转向其他燃料的过渡,并将全球再生能源容量增加2倍。
许多谈判代表觉得此事为一次挫败,认为这反映出化石燃料利益对气候谈判的影响过于强大。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加时进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周六就出资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共识,部分与会者起立鼓掌表示欢迎。(美联社照片)
拜登:应对全球暖化
承诺美续支持气候协议 

美国总统拜登称赞在阿塞拜彊达成的气候协议是应对全球暖化的“重要一步”,并承诺美国将继续采取行动。

巴库气候峰会是在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召开,特朗普上任后可能撤销拜登政府奠定的基础。

拜登发表声明说:“尽管我们距离实现气候目标仍有许多未完成的工作,但今天的结果让我们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拜登赞这一目标“雄心勃勃”,但较贫穷国家谴责这远不够。

将在明年1月20日卸任的拜登说,他有“信心”美国会将继续这项工作:“通过我们的州和城市、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公民,以及在《降低通胀法案》等持久立法的支持。”

他表示:“虽然有些人可能寻求否认或推迟在美国和世界各地进行的很干净能源革命,但没有人可以扭转它──没有人。”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