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10日綜合電)法國總統馬克龍上週五結束訪華行程。訪華期間,他曾在北京飛往廣州的機程上接受法國《回聲報》及美國媒體Politico歐洲版訪問,表示歐洲應避免捲入臺海局勢引致的中美衝突,同時強調歐洲要堅持“戰略自主”,避免淪為美國的“跟隨者”。
馬克龍為他這趟遭到各界砲轟的訪華行程辯護稱,歐洲不應插手不牽涉自身的危機之中。
ADVERTISEMENT
指歐要建第三強權地位
他稱,最糟的是歐洲認為自己在臺海問題上,應該跟隨和調整為美國的節奏或受中國的過度反應影響。他重提他的歐洲“戰略自主”概念,強調歐洲應在中美之間建立第三強權地位,推動戰略自主,維持外交政策獨立。
他指出,歐洲需要“覺醒”並考慮自身利益。他補充道,歐洲的首要任務不是適應世界所有地區其他國家的議程。
他又稱,歐洲須在國防工業提供資金,發展核能和再生能源,並減少依賴美元。
傳習支持戰略自主概念
Politico星期日刊登專文分析,習近平和中國熱衷支持馬克龍的戰略自主概念,因為他和北京學者都深信,西方正在衰退、中國正崛起,而跨大西洋關係(美國和歐盟)的弱化會加速這個趨勢。
馬克龍專機起飛返法的幾小時後,中國就在臺灣周邊發動大規模軍演,報復臺灣總統蔡英文訪美會晤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親近馬克龍的人士透露,馬克龍對北京至少等到他離開中國領空後再發動模擬“包圍臺灣”演習,感到滿意。
據隨同馬克龍出訪的法國官員指出,其實馬克龍和習近平有“密切討論”臺灣議題。然而相較於美國甚至歐盟,馬克龍似乎採取更為“調解安撫”的立場。
習近平曾告訴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誰要是指望中國在臺灣問題上妥協退讓,那是痴心妄想”。Politico分析,馬克龍顯然同意習近平的觀點。馬克龍表示,“歐洲人無法解決烏克蘭危機,我們又怎麼能可靠地在臺灣議題上說:‘小心,若你亂來,我們會出面?’若你們真的想加劇緊張局勢,就這麼幹吧!”
Politico揭露,本月6日近兩小時的三方會議中,馬克龍與馮德萊恩立場相似,但接下來馬克龍與習近平私下對話4小時中,馬克龍的態度和語調順從迎合許多。
馬克龍表態引來批評
法國策略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博達安在推特發文表示,馬克龍只談論中國“過度反應”的風險,卻忘記中國想要征服臺灣改變現狀的野心,這才是矛盾之處,並批評馬克龍沒有定義歐洲利益,只說“與美國不同”。
龍洲經訊地緣政治分析師謝豔梅指出,“歐洲更願意接受一箇中國成為地區霸權的世界。部分歐洲領袖甚至認為這樣的世界秩序可能對歐洲更有利”。
馬克龍此番表態正與中國長期希望離間歐美的立場相合,旋即引起國際社會厲聲批評,推特上也大量分享用馬克龍之名創造的詞彙“Macroning”,諷刺馬克龍“說一套、做一套”。
馬克龍自認為“代表歐洲”,與美國保持距離,但同時又對中國順從迎合的言論引起國際輿論譁然,遭各國政治人物、學者、記者譴責,認為他沒資格做歐洲領袖。
多國政要抨無權代表歐盟
烏克蘭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梅列日科在推特上發難:“俄烏戰爭不是什麼‘危機’,而是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戰爭。透過如此表態,馬克龍削弱了法國的公信力。”
芬蘭駐比利時大使館顧問英莎麗則批評,馬克龍無權代表整個歐盟,歐盟並沒有“比以往更需要中國,那只有不代表歐洲其他國家的法國(和德國)”。
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狠批,馬克龍訪中結果比預期的更糟,“真的是完全的災難……以他對中國和臺灣的立場,馬克龍喪失了成為歐洲領袖的任何主張”。
更糟的是,馬克龍這番言論已延燒到大西洋彼岸,恐怕影響歐洲與美國的關係。
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奧在推特2分多鐘的影片中質疑,馬克龍是否代表歐洲,“若是的話,那有些事必須要改變了”,他認為應重審與歐關係。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